新迪爵廣告出來了,但這不是映像中的迪爵
說起迪爵可是滿滿的回憶,
對於迪爵有幾個映像
1.把手上雙大燈(可以轉哪照哪)
2.鋁合金後把手
3.前置物箱可以上鎖
4.加油口在椅墊內
5.油箱可以裝到滿
6.整車少有會傷人的毛邊
7.腳踏板算夠寬,可以載點東西
8.和豪邁幾乎共用零件
9.儀表上的遮陽片很貴(這裡可以暫時塞東西)
以前因為喜歡大燈在把手上的,轉龍頭就照哪,所以選擇迪爵
初代迪爵有黃色大燈殼版(前不久還看到一輛在路上跑)
買的時候已經是透明燈殼
但又喜歡黃色的燈殼,所以後來有換過一邊
成了一白一黃
還有人把迪爵豪邁的大燈改成一體
變成了斜板和龍頭都有大燈
後來迪爵有了可以裝前包(鯊魚頭)
側擾流板,
下大包,
還可以在後飾條上鎖擾流板
還有加長貨架
前置物箱很多人還裝上喇叭
更後來還有人在前斜板裝上名流150的水箱蓋
總之(迪爵)的名堂,花樣,可多了
騎上合歡山,有時會沒電,
踩一下就可以發動,就算沒電池也ok
(曾經幾次把電池拔下來借給腳踩壞了的機車,自己沒裝電池騎)
現在噴射的,弱電就不行了
現在不少機車的踏板有夠小,有時連載個東西都不好載
現在的人營養夠身材高大,可是踏板卻一直縮水
(載貨款的加長型不算)
有機會,很想來一台往日的
迪爵+豪邁合體+全武裝(車音響+無線電)
把桌下那雙黃燈殼的大燈拿出來裝上
這幾天的啥(新迪爵)廣告片
看了,跟迪爵有啥關係!(看無)
如果是復古復刻,但看起來一點也不像
如果是新一代,那世代差太久了
跟(迪爵)好像只有公司一樣
其實只要提升產品穩定度,耐用度,應該就會讓消費者滿意
稍微改一下,零件就不一樣
前後款很多零件無法共用
(內部零件)有的是料號不一樣,但尺寸規格是一樣的
價格卻微漲。
後來的環保期數
噴射
讓價格一直往上加
傷腦筋……
雖然廠商也是要賺錢
但一直漲好像不太合理
總之車廠就加油吧!
過了20多年每天路上還是看到一堆迪爵在跑
這次的新廣告是要表達一個大叔從年輕騎到老嗎?
實在不敢奢望現在的車還可以像以前騎那麼久

對新迪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這交流
2017三陽全新迪爵125~集中討論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