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3D與2D的差異

ELITE 2D也騎了三年多快四年,累積里程約65000KM。
傳聞3D台灣可以開賣,至今也好久好久快不可考了。
但是近期不斷的有試車報告出來,所有的試車報導全部爬文一遍,但是都沒有跟2D的差異性做比較。
如今總算盼到實車,感謝桃園六輪工房讓我可以試到實車隨便騎,免去試乘會排隊繞一圈。可以一償宿願看看可不可以當一個"皺結輪"

ELITE 3D與2D的差異
首先乘坐上去,感覺龍頭把手距離變遠,騎乘時身體要往前一點(也許這設計是外國SIZE),而且是固定是不可以調整龍頭角度遠近,變成要改變自己乘坐姿勢。或者改成跟2D樣的龍頭後,就可以調整。

龍頭比2D多了8cm的寬度,有點像騎越野車的感覺,手臂要伸開一點。

多了一個腳煞車,感覺彷彿回到騎偉士牌的年代,要多使用一陣子才能習慣。


ELITE 3D與2D的差異
打開座墊,居然是油壓可自動上升,這是以前2D沒有的功能,而且以前令人詬病開啟角度不夠大,在此終於有達到改善,從此有傲人的角度可以抬頭挺胸的做人。



ELITE 3D與2D的差異
車頭最寬之處達到80多cm,比原本2D寬約10多公分,騎乘時要習慣一下寬度,有句俚語"頭過身就過"用在此騎乘時正好適用。


ELITE 3D與2D的差異
上方儀錶板區域,變得比較方正寬大,日後要加裝許多改裝需要顯示有比較多的範圍可以使用。

路上騎乘時的感覺跟以往2D的感受完全不同,是不難操作,但迴轉半徑變大。比起2輪顯得不太靈活,要達到人車一體,身隨意駛,要有愛且多花一點時間,讓習慣變成自然反應。同行試車的車友表示:是很特別的騎乘經驗。

加速跟以往2D較優~ 也許是排氣量變大了,而且在大羊起步抖動的現象,完全感受不到。

極速不要問我~ 新車不敢試,而且騎這種車就是要RV~ 而且比尾速也沒意義,但是初估達到130KM應是沒問題!

有報導說煞車不夠犀利及線性,個人是覺得不會,因為每個人煞車方式及力量都不太相同,所以要習慣並適應車子的煞車特性及距離才是安全的駕駛方式。所以還是多騎騎吧!才能把煞車變成自然反應,並能預估需煞車的距離及使用力量的方式。

騎乘經過窟窿或伸縮縫,手把的穩定性太棒了,完全不太會抖,有要通勤快速道路的車友們,真的強烈建議騎這一台,因為安全性太好了~

停等紅綠燈時,平衡感好一點的,雙腳根本不用放下來 @@~

後記:這次騎車的感受顛覆了所有2輪的駕駛感受。有機會請自行試試吧!

2015-06-19 16:5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ELITE 3D 差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