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各位大大的回覆以及意見. 國產的品牌目前在台北大家都尚未聽過.但中南部大部分的機車行都已經知道這個牌子.因為公司不打廣告.直接把那些打廣告行銷的費用回饋給機車行或材料行. 輪胎品牌是三井動力, 親戚曾在日本待過好幾年來學製造輪胎以及機油的技術.因就有如各位大大說 國產輪胎生產線都移到大陸生產,再大量外銷國外去. 價格由低價到高價位都有.之後準備陸續開發重機輪胎.
那就是MIC囉?我個人可以接受大陸是世界工廠的事實,但我想還是有不少人對於MIC有些疑慮,我常去的那間機車材料行老闆說他堅決不賣MIC輪胎。其實現在也不用花錢打廣告,在FB開個帳號分享自家產品型號、特色,也可以以免費試用來換取試用者的心得文即可。供你參考。SCOOTER001 wrote:輪胎品牌是三井動力, 親戚曾在日本待過好幾年來學製造輪胎以及機油的技術.因就有如各位大大說 國產輪胎生產線都移到大陸生產,再大量外銷國外去. 價格由低價到高價位都有.之後準備陸續開發重機輪胎.
SCOOTER001 wrote:因為公司不打廣告.直接把那些打廣告行銷的費用回饋給機車行或材料行 廣告不廣告,是兩面刃不打廣告說好聽的,是把行銷的費用回饋給機車行或材料行說難聽的,其實是對廣告效益沒有把握,怕錢會白花,捨不得去建立品牌形象這是低資金實力的人最常有的想法,搞薄利多銷,最後注定賺辛苦錢,既沒有毛利,又衝不出數量打廣告 (不只是文宣印刷,甚至包含網路行銷、社群行銷)打廣告建立知名度 = 培養品牌競爭力 = 增加客戶指名使用機會 = 建立商品基本價格和客群在台灣,千萬不要小看廣告的效應,不做廣告,又有MIT的正新瑪吉斯擋在上面,你MIC又賣低價就永遠注定當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