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d1980 wrote:
那篇文看看就好,
錯誤太多......(恕刪)
瞭解 除了那篇文 再把這篇考慮進去 尤其台灣的小125.150幾乎大同小異用GY6改出來的
所以缸(頭)溫應該也跟這篇不會差太多 雖然我自己也不會用到0W-20之類的
但是早期很多車行用15w-40 20W-50當菜市場油 或是有些人一聽到長途就會推薦XW-50 XW-60也是很奇怪~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474162-1-6.html
oyc4388 wrote:
機油要用多黏的看引擎內部的機油幫浦設計,幫浦間隙較大用太稀的機油會造成抽油量不足,還會起泡,造成潤滑不足溫度過高,
間隙小用太黏的機油流動性不足會造成機油抽不上去,當然一定會造成潤滑不足,
當引擎到達工作溫度時機油必須符合引擎設計標準每分鐘能抽多少量的機油充分潤滑引擎各部機件,
所以原廠都會提供機油的建議黏度,要看適不適用看機油壓力表最準,
但也要有原廠設計值來比對,正常使用照原廠規範或是稀一點的絕對會比濃一點的好,但也不要太稀
至於汽缸和活塞環有沒有磨損,氣密性用缸壓表測量最準
你是行家 !
其他一堆只會拿國際大廠/貼紙標籤認證/越低係數越先進/多少進多少出/頭去撞撞/5000公里換油沒油泥/沒感覺有衰退的....都是鬼話連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