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標線真的很滑,尤其是剛鋪完柏油上標線的時候,遇到下雨真的是會OOXX到出飛。再來希望能改善的是機車專用道上轉彎路段(橋上->寬度較窄的那種)的接縫處,雖然感覺這個可能沒辦法改變什麼,但還是希望有方法能稍微改善,不然下雨天時候遇到這路段,都可以看到很多飄移畫面(不管是我還是他人)
塗料 雖也有影響,但影響更大的是 工法、施工機械↑ 台灣的標線,塗料不用錢似的,厚厚一層。其一:塗愈厚,用料愈多,請款愈多(油水)其二:施工機械太差,沒法控制精準用量。(當然是故意的,不這樣哪來油水)熱融劃線機(標線車):↑ 台灣,普遍用這種古老式的。出來就是厚厚一層。↑ 日本,電腦控制噴射式。噴出來的量剛剛好,標線明顯,卻不會填滿瀝青道路原本的粗骨材縫隙。實際上這種工法,塗料用量更省,也就是省成本。但省了塗料,沒油水可以撈啊...
摔車公式:政府...+不良外包業者...=人民摔車政府...+不良外包業者...=人民摔車後被後車輾過政府...+不良外包業者...=人民摔車後被後車輾過,送醫政府...+不良外包業者...=人民摔車後被後車輾過,送醫不治死亡政府只負責給錢外包,不負責後續問題,政府發言人會說:「我們對此感到遺憾,日後會嚴加監督業者」...但...人民又摔又喪命...政府一付事不關己...不良業者用低價標案,再轉包給下游,下游錢少只好偷工,最後出事了就叫下游扛,業者發言人:「真的不好意思,政府給的錢不多我們只能用不良材質,以後我們會改進,希望政府下次錢給多點」...但...人民摔車又喪命...不良業者推給政府推的真乾淨...傷者感言:幹!死者靈魂:幹!死者家屬:幹!結論:最後...倒楣的都是人民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