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去樹林一家原廠查看,
一個年輕小伙子很快的查到是有鐵片刺到,
然後跟我說胎紋快沒了,要換掉,
我心想才騎7千而已,而且我看警示的胎紋還沒不見,
怎麼會是胎紋沒了?
雖然這樣想,但其實我心理是想要換掉原廠胎的,只是一直找不到理由...
當下也附和那小弟的意見,然後他推了一款比原廠稍貴2百的胎,
但我心理早有中意的胎了,所以跟他說換瑪吉斯就好,他說這牌子比較貴一點,我說沒差,
等他拆輪子時,他又叫我過去看後避震要換掉,我問說為什麼?他說有在漏油,
我說沒關係,他說會有危險,我心想我只是騎來上班,又沒在卡普,沒差,
但他好像以為他剛剛推銷換輪胎很成功,以為這次也可以...
但必竟我不是容易被人說動的那型,所以最後他使出拖功,
但我還是不理他,最後是我認識的一個主管出來看了一下,說那個是因為使用者自己上油黏到灰塵,
這下子他才放棄遊說我換掉...
其實我認為該換的我會換,但不該換的店家也不能這樣子教育底下員工,要顧客沒理由的換吧...
如果你覺得美國那種給小費方式是對的,你可能要留在美國討生活比較好。
回來台灣,要嘛你就只做高階客戶的生意如500CC以上重機的修理。那個客群可以接受你工錢和零件分開,因為本來就是高單價少人競爭的市場
一般機車修理最好不要另外算,台灣的消費者已經習慣工錢含在料錢裡面了。因為台灣的機車行比美國的便利商店還多。台灣隨便一個路口就可以找到一家。大家就習慣降價競爭了。
美國的保養廠不像台灣多到氾濫。所以美國人可以接受技術是有價的,工錢是合理的。
台灣有太多人搶著做。你要算工錢,別家不算工錢。做出來也不會有太大差異。那消費者當然選便宜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