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YSP經驗分享...怒!

nonon520 wrote:
我有一次破胎,去YS...(恕刪)


80便宜吧...,有一次早上趕時間,

也是去淡水學府路YSP補胎,拿一千找九百,

我說補胎一百哦@@?老闆娘還很理所當然的說一百很便宜了~

那次以後讓我想自己買補胎組了~~~


同樣是YSP,淡水另外一間態度真的好太多,

打死我都不會再去學府路那間= =
小小小柯 wrote:
唉...也有認識的在...(恕刪)

大家都知道原廠一定比較貴

只是貴要貴的有道理,不能貴的沒有天理

通常開傳動換東西工錢通常只算一次,那有換三樣算三次工錢還外加賺材料錢的

材料錢是一定會賺的,工錢沒人這樣黑的啦!

另外請問那一家修機車的師父一個月薪水有到4~5萬的或老師父6~7萬的?

我快找我朋友跳過去,我有一個修汽車的師父修了十多年了一個月也才近五萬(在一般私人業界已經很高了)

月休四天每天上班上到九點十點的

那可能一個修機車的一個月有五萬以上.....
我所知道台北某間YSP技師的薪水
大約在42000~50000左右(也是看業績的)

你說:那可能一個修機車的一個月有五萬以上.....

我只知道台北某YSP一個月的營業額就破百萬
10年前,改一台馬車就花了20~30萬的人多的是


另外有位說Y拍皮帶$550的
普利珠$230是正常的,當然車種不同價錢也不一樣
不過我說過有很多仿的零件,一般人看不出來
GTR皮帶$550不可能是真的
這跟網拍很多一千塊的NIKE鞋是一樣的道理
很多人會好奇我憑啥那麼肯定


因為....我看過很多原廠報價單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FI...清理-節流閥還有引擎部份...

用特殊機器...(高雄某家還不錯的機車店...

清理一次要1.5張小朋友呢...

剛剛去問過...
車行開店也是需要成本呀,難道車行都不用賺了?!

我常去的YSP服務就很親切,價格跟別家比較起來也沒比較貴

技術也好,並不是每一家YSP都貴出名的...

我目前除了改裝,所有的基本維修、保養都在YSP。
magickyo wrote:
幫朋友發表因為他也很...(恕刪)


工錢一定要給這個我想沒人會懷疑

但像那種順路工卻照單一更換價收錢的就滿黑的 ...

例如換皮帶料錢500 工錢400 (900) 普利珠料錢200 工錢300 (500) 碗公料錢600 工錢400 (1000)

這種算價錢的時候如果收你900+500+1000=2400 ....真的還滿黑的 好歹也給人家打個折吧

順路工收個100元意思意思不是大家都開心??? 900+300+700 = 1900 ..........

這樣給樓主想好了
去餐廳吃個炒飯要60~80
但是成本可能只要20

其中的差額的是什麼?

可是你還是會吃對不對?
---
你固然會換,可是你可以保證你換完就一定沒問題?

你固然會炒飯,炒的有廚師那麼好吃嗎?
s5230086 wrote:
氣動板手(台製4分的,$2500就不錯用了。便宜的$1000就有了)+套筒組(大陸or台灣製,氣動專用,一顆$100~200)+空壓機 (小台20L,$4000),不到一萬就一整組了。 (誰說什麼東西都要買名牌的)...(恕刪)


YSP會買這種貨嗎?
047771407 wrote:


工錢一定要給這個...(恕刪)


像那種順路工卻照單一更換價收錢的就滿黑的

那請問我去賣場買十幾樣家電用品,是不是只能算一個賣價,其他都要算進價???

我也是順路一次買,請店家一次送貨,為什麼每樣都比工廠價貴!!

去餐館點一樣的東西兩份,食材一樣,製造過程也一樣,也是順路工

為什麼第二份還是要算賣價,而不是進價


不管你買的料有多便宜,那是你的本事

每樣的修車零件本來就是連工帶料的賣價,

你要用他的工用他的料,再一樣一樣拆開店家的賣價說他黑,這說不過吧.....

再說修車的成本不單只有看的到的料錢,任何行業都一樣

不要每次上來都看到一推認為成本只有看的到的料錢

再請店家順路工收個一百塊或五百塊的一次工資,這樣店家就可以淨賺幾百塊,開店真好賺

而無形的服務耗材成本及保固責任或店的支出成本,這都不是成本??

這些成本不算工資內要算在哪??

難道要料錢 000+成本 000+工資 000 這樣算嗎!!

淨賺的工資裡扣除每日固定的無形成本,店家賺多少??

工資不是淨賺的,加加減减剩沒多少,真以為車行那麼好賺


自認為工資應收多少的人

哪天開專業一點的職業修理店時,

不是那種一台小空壓機跟幾把簡單便宜容易把螺絲轉壞的小工具的業餘修理店

也不用說準備名牌工具,只要能用久一點不用常買同樣的新工具,足以應付維修所有市面機種的工具,

以及能滿足客戶需要的免費基本服務耗材,含免費清潔耗材免費拖車免費零件保固交換成本

能懂得細算不含料錢所有店支出的成本後(含稅金),再來認為應該收多少工資


說這麼多還是會有人認為店家只能賺多少,扣除料錢就是店家賺很大

消費者只知道扣除有形的料錢店家還賺一倍的這一面

不知道店家除了扣除消費者知道的成本外

還要再扣除所有準備的無形人力/物力/固定支出成本,剩下有多的才是賺錢

這些是消費者看不到也不會算到的一面




s5230086 wrote:
樓上很多大大都沒去求...(恕刪)
j



工具應該不會用這種等級的吧
這種等級偶爾用用還可以
天天都要用
不就天天要換一套工具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