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騎快,前輪,mitas mc35 的中版、街道版就很不錯用。
可惜mitas 現在沒有軟版、超軟版,要不然前輪一定推超軟版。
車子在往前衝,殺車的時後,重心會在前輪。
所以急殺的時後前輪的磨擦力很重要。
後輪目前推象牌ROADTEC,及倍耐力的天使胎。
MICHELIN 10 吋的都普普,10 吋的MICHELIN 讓我驚豔的只有一條,MICHELIN city grip winter、這條救過我一次。
後輪也有用過mitas 的mc35,好用,但是磨耗太快,放棄,只放前輪。
後輪也用過MITAS TOURING FORCE-SC,但沒讓人驚豔、一樣普普。
你說的壓到坑洞異物,是不是指後輪壓過後、車身騰空掉下來、灣掉摔車?
如果是的話,那這是坑洞太深、或是異物太高造成的,這情況跟避震器無關,就算是帶氣筒的避震器,壓過也一樣會騰空。
騰空之後再掉下來容易失去平衡,所以容易灣掉摔車。
不過如果排除失去平衡的情況,假設你技術好或是運氣好,沒有失去平衡,那麼進口胎的胎壁夠硬,比較不會軟掉、撇掉摔車,用進口胎就可以。
我對輪胎也很重視,10 吋胎的預算跟你差不多,前輪bt39 ycx 350-10,後輪象牌ROADTEC 100/90-10,換下來不到4000,給你參考。
lunmin wrote:
2024年前後輪90...(恕刪)
這幾年國產也有好胎,現在的MAXXIS R1 跟以前用的BT39 mini 可以說不分上下了,所以我也很久沒買過進口胎。
首先溝通個觀念,幾乎沒有廠商說過自家的產品是熱熔胎,即使是英文也沒有。所以先忘了這個名詞,我們只管性能跟特性是否符合使用需求。
A.機車胎都很窄,只要膠料夠好,其實雨天問題不大。

這尺寸120/17R15,沒有什麼排水線,雨天一樣很好用。
B.先檢查你的前叉吧,不然胎壓放低一點比如24psi。
C.忘了熱熔胎這名詞,正常輪胎不管便宜還是高級,漏氣速度都差不多。所以你要留意框唇、氣嘴是否有微漏氣。接著換成鎖式氣嘴,不管L形或直形都很好用。
進口胎要1年內新胎,比較不容易啦,國產胎倒是很容易。現在10"胎賣得少,可能沒太多店家會剛好有你要的1年內進口胎,我沒辦法推薦。

90/90-10的MAXXIS R1,很好用啊。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