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的卡鉗要換煞車皮先要拔螺絲插銷 插銷上面還有個一字的鋁螺牙蓋子 馬車還設計成是右卡 如果不常騎兩三年後絕對是整組鏽死的連那鋁蓋都打不開 這種設計跟煞車總幫的壓克力視窗一樣屬於車廠跟車主討錢的方式 時間到一定會出問題 要避免螺絲卡死就是新的來螺牙就要拆下來上一點點很薄的黃油當介質 就比較有機會不卡死
卡鉗拆下來刷刷活塞,噴噴清潔劑? 我可以說這一點都不"順便",還很容易衍生各種麻煩,最後被歸類於黑店。
然後老闆該收多少,消費者願意付多少去做這個看不出效益的"保養"?(除非煞車已經壞了,不然保養完根本無感)
這種討論最後的結局都差不多,總是出現要求車行"順便"幫消費者省錢的論點
問題是,老闆處理舊卡鉗、上網訂料,甚至幫消費者去凱汰場找料,時間不用錢嗎?
DIY也只是把這些時間成本轉到自己身上...除非消費者的時間很便宜,否則划不划算還很難說
以我個人來講,有些東西與其這樣維修、保養,我還寧願等它壞了直接換新的
只能祝大家都能找到時間免錢的車行
如果真會咬死影響安全,路上那些阿伯阿婆早就都掛了,不會抱怨車行要他們換新的問題。
至於說到有車行"保養"卡鉗,該不會只是清一清,刷一刷吧? 如果我說這樣保養壞的比不保養的還多,你相信嗎?
正確的卡鉗保養程序(引用webike網站),在我看來至少把活塞推出來清潔才叫保養,其它的可能越弄越糟。
1.不把活塞推出來,單用清潔劑噴一噴,刷一刷,剛好把粉塵砂土全部推進活塞和卡鉗的縫隙,或是通常清潔不到的另外一面。
2.活塞如果生鏽了不換新(前提是要有料,而且跟新卡鉗比起來划算),推出來、塞回去就是再傷害一次油/土封,甚至會把比較薄型的土封卡住帶出來。
3.一般車行根本不會上橡膠專用黃油,普通黃油上了比沒上還遭。
以國產車來講,這樣處理的工錢和可能會用到的修理包,跟卡鉗總成已經相差無幾。 不這樣處理,那只是外表好看,保養心安的而已,倒不如把錢省下來定期換新卡鉗,不一定比較貴。
以我個人評估,國產車卡鉗、前叉、鍊條都已經有這種特性,考慮時間成本,不一定值得保養維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