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s2019 wrote:
只用來跑短程,可能機油都還沒熱開就已經熄火了,這樣的測試其實沒甚麼意義
要玩真的,就在夏天中午或氣溫30度以上的條件下,連續20天每天都高速行駛個50~100公里左右,這樣測起來才有意思
其實我只是當買菜車機油使用的概念
又不喜歡用15w40 10w40 10w50的機油
我覺得很難騎
說實話我覺得沒有5w50來的好騎
但當買菜車機油也很可以了

如果覺得討論有幫助可以評分,如果沒幫助也請一笑置之~
99yen wrote:
其實我只是當買菜車機油使用的概念
又不喜歡用15w40 10w40 10w50的機油
我覺得很難騎
說實話我覺得沒有5w50來的好騎
我知道啊,因為我在冬天時也會嘗試一些黏度較低的油,雖然黏度較低的油在冬天時發動阻力更低,冷車起步也更順,油門也更輕快
可是當要用來跑百公里以上長途(尤其是山路),或是當引擎的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夏天),或是在急拉轉的時候,引擎的雜音或碎震也會比正常黏度的油還要更大,有的車甚至連傳動系統都會產生共震(急拉轉時),而且油的滑溜感也比剛發動的時候要更差,引擎也更沒力,因為我不喜歡這些現象,所以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會遵照原廠手冊的規定
正因為機油是靠黏度(油膜厚度)跟抗磨劑來阻隔金屬機件之間的接觸,所以我不認為時下貪圖油門輕快而無視原廠的黏度規定、犧牲一部分保護性的稀油觀點是正確的
phos2019 wrote:
可是當要用來跑百公里以上長途(尤其是山路),或是當引擎的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夏天),或是在急拉轉的時候,引擎的雜音或碎震也會比正常黏度的油還要更大,有的車甚至連傳動系統都會產生共震(急拉轉時),而且油的滑溜感也比剛發動的時候要更差,引擎也更沒力,因為我不喜歡這些現象,所以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會遵照原廠手冊的規定
正因為機油是靠黏度(油膜厚度)跟抗磨劑來阻隔金屬機件之間的接觸,所以我不認為時下貪圖油門輕快而無視原廠的黏度規定、犧牲一部分保護性的稀油觀點是正確的
遵照原廠手冊使用是正確的
像我車子從新車到現在6年跑8萬一直使用0W20
就是因為日本原廠出場手冊寫可以用0w20
機車也要看手冊
我這是末代化油鵝十幾年老車了
那個年代還沒有0w20
手冊也沒寫
而且依據磨損來說
理論上我不能換更稀薄的機油來使用
因為公差間隙已經更大了
但我其實很簡單
是當買菜車再騎而已
因為我自己換油
我以前連混油都在加了
剩餘的10w50與新的5w50湊成800cc加入
很多機車行老闆自己的機車也會收集客人未完全加入的剩油混合幫自己機車加
壞了嗎?沒壞

但我不建議這樣使用就是了
每個人使用狀況不同
依據自己情況考量選擇
自己選擇就要承擔後果
我會加入未使用完的0w20也是看很多人也都這樣加ok我跟著用而已
如果覺得討論有幫助可以評分,如果沒幫助也請一笑置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