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簡單看一下遠近燈光學,近燈約180度發光,遠燈360度發光

這6款燈的發光角度(近燈)

這6款燈的發光角度(遠燈)只有B/C款的發光角度正確

接下來實裝上車,測試燈殼為四代勁戰燈殼
先以鹵素燈泡做標準固定大燈位置,紅線為近光燈切線位置,相機參數一致

這組台灣製造的XLED燈泡可以看到近光燈有標準的切線

再來這組是左右發光的LED燈泡,近光燈切線非常不好,遠燈位置倒是蠻標準的

這組3S LED排列為仿iLED的燈板排列,不過光學倒是仿的不到位,光形位置偏低

紅色這款鋼鐵人也是仿iLED的燈板排列,光學也是仿的不到位,光形位置偏高

六核心這款更神奇了,竟然聲稱可以換腳通用小盤燈泡,近光燈也是蠻悲劇的,不過遠燈是真的超亮

再來這款直上形燈泡,光學也是對不到正確位置,測試的時候還發現一個問題,電壓波動LED會跟著閃,而且不能反接,電路設計有很大的問題

大陸真的很厲害什麼都仿的出來,但是一樣的燈板一樣的排列為什麼打出來就不是標準光形,這就是差異所在了
另外補充正面看LED燈泡不會刺眼的只有B/C/G這三款,前面有做遮光才不會刺眼
然後安裝上也要注意能不能安裝防水套,只有B/G兩款可以順利安裝,其他的都無法安裝防水套,沒有防水套下雨天很容易讓燈殼進水氣起霧

再來測試溫度,使用FLIR熱像儀,熱視圖一看就知道溫度到底幾度啦~

先看一下傳統燈泡的溫度,超出熱像儀量測溫度範圍了(另外用紅外線溫度計量大約有400度),難怪一堆大燈殼會焦掉

溫度越高越接近白色,越低越接近藍色,參考右邊量尺

可以看出來溫度最高的是F款的167度C,這個溫度已經到LED要壞掉的150度C啦,根本是不考慮LED壽命的設計
最低溫的是B款的LED燈泡,奈米散熱材料竟然比有風扇溫度還要低
更新:同溫標範圍

以下是這次測試的綜合數據,應該不難看出大陸仿冒品為何賣這麼便宜

B款缺點就貴了一點
C款做得不錯,用金屬編織帶散熱,可惜近燈打不準,防水套不能裝
D款仿2013 iLED設計,光形很差,防水套不能裝直接打槍
E一樣仿2014 iLED設計,而且芯片看起來怪怪的,不知道是不是正廠CREE
F光形不佳,電路有問題,電壓一動LED就開始變亮或變暗,這個也是不用考慮,不過跟傳統燈泡一樣大小很方便就是了
以前也是看便宜就買,用了才知道始終是一分錢一分貨,要便宜又要好基本上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