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家看看 1985年的人在看的內容,並在2010年在中國摩托迷網站分享
http://www.motorfans.com.cn/bbs/viewthread.php?tid=482901&fid=221
各位可以看看當時中國網友的反應
時代背景:
80年代的台灣社會概況-解放的年代
戒嚴時代:
基本上不擁有集會、結社、言論等自由
社會運動蓬勃:
消費者運動、反污染自力救濟運動、自然生態保育運動、婦女運動 等
經濟開始起飛:
策略性工業發展、紡織業盛行、股市大漲。
解嚴:
1987解嚴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和分水嶺,此後開放政黨登記、報禁、集會自由、外匯管制結束
當時80年代的台灣社會,也正處在一個劇烈變動的時代──黨外政治運動越發蓬勃,至1987年解除長達40年的戒嚴令;經濟上,農村逐漸解體,邁向工業化,走加工出口賺取外匯的路線;社會的變遷,在在帶給人們思想上的撞擊。
摩托車流行狀況
80年代初期摩托車的主流是125和100cc的檔車,到了1985年,一般上班族開始買的起汽車(約3年多的薪水可買1600cc 台灣產三陽本田喜美轎車) CG125等級(金勇)的摩托車大概要花3個多月薪水買一輛.
那時代的雜誌偶見充滿民族主義的言論,150cc以上(不含150cc)重型摩托車禁止進口
藉以抑制摩托車數量
圖片說明
1.封面上的王牌135是第一代,無鋁圈,裝的是一般排氣管而已,在當年的光陽其他檔車幾乎都是像野狼125外觀的四行程車種
實車我曾在1990年代的淡江大學停車場見過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