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 wrote:蘇花改議題沸沸揚揚,...(恕刪) 當初就不應該以禁行為目的來建造合理懷疑本來規劃是雙線道高流量但回扣拿太凶剩下的錢根本連路都造不出來為了如期通車只好大幅降低通行標準來通過驗收標準政府高層又只要剪綵就好根本不管建造什麼東西
god52101314 wrote:這條路本來設計 不...(恕刪) 如果你去了解高速公路的設計,就知道是沒有再限制甚麼車種的要都是限制車太大道路塞不下,或速度不能到限速的車台灣道路規劃是直接仿造國外的卻只有台灣高速公路限制機車,就知道是台灣奇怪了
RICK wrote:蘇花改議題沸沸揚揚,...(恕刪) 不公告我還不知公路總局對這條路的定位想法,公告後真的讓我嚇到吃手手。原來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是給財團的大貨車回家用的。這個運具定位實在是太一箱情願。幾年前的發生在東澳段的大客車墜海死商數十人命事件一定會在發生。之後蘇澳東澳段的路隊長要換人了。
其實改幾個字看起來更合理1.隧道內空間與視野具封閉性,考量大貨車對於長隧道空氣品質、噪音、溫度對暴露於外之機車用路人具身心理負面影響,評估長隧道大貨車用路者有其不確定性之行車安全顧慮及管理風險。2.考量對環境及生態的維護且通車後降低對地區的衝擊,蘇花改並非以大量通行為目的,因此規劃雙向各1車道通行,同時為改善原蘇花公路的行車安全,大貨車將禁止行駛蘇花改。因大貨車之車流相當高,在超過3公里的隧道,僅1車道且大型車行駛的條件下,大貨車混流行駛其危險性偏高,故不建議大貨車行駛。*考量對環境及生態的維護*蘇花改並非以大量通行為目的*提升大眾用路人的行車安全因大貨車之車流相當高,禁行大小貨車/大客車真的合情合理,下一步就要禁止小客車了。
看來要等到蓋一條蘇花高後,蘇花改就可以給機車與腳踏車行走了....這個國家做個工程都做半調子,既然是以省道名義開的蘇花改不准這不准那的,都不知道當時規劃這個要幹嘛....長隧道且只有兩線,未來你救護車要怎麼跑進去救傷....我們一起等著看吧....(雪隧中央有兩條導坑,初期做為鑽探地質之用,完工後做為救護車緊急通行與避難行人通道用,蘇花改的長隧道有沒有這樣的機制呢..我個人很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