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平面化是趨勢,各大廠早就都紛紛改成平面化logo了,你lag了6 大車廠扁平化 logo另兩個法系logo之前別樓有人P圖把新308的新廠徽改成舊廠徽,嗯,你會覺得新廠徽搭在新車真的協調又好看,反而舊廠徽很不搭,設計是整體設計的(含廠徽),會在設計中取得視覺平衡
要標配雷達感應器,所以原來的廠徽就會變得很礙事。特別是車牌,台灣車牌還要另外向上提高,才不會擋到感應器,的確是塑膠平面化比較好,新208就很慘,向下擋感應器,向上擋廠徽。洗車也好洗阿。不過我覺得旁邊的點點太密集了。
ajuggrutaiwan wrote:各位有沒有覺得獅子的...(恕刪) 現在車頭立體標改為平面標的車越來越多,例如賓士的車頭鏢也是,一大顆,沒細看,還以為是印刷廠用滴膠做的辣漆貨色。平面的就是容易會有這種廉價感。現在賓士都是左岸大陸設計中心在設計、母公司戴姆勒幾乎都快變陸資的。設計口味也就符合陸客市場所需,很正常。過往賓士德國的工藝設計,例如W211世代的頭燈與引擎蓋板、葉子板輪弧,過往德國都會另外獨立後加工滾壓的反折倒勾鈑金,使其引擎蓋板等鈑金,有更強的硬力表現,現在幾乎都沒了。就變很標準的亞太車造工,鈑件就變成外蒙皮+內襯件,打膠對組。平面鏡罩要有質感,得採用Mazda鏡面標,保留外罩料厚,呈現出類似蔡斯鏡片的那種工藝收邊料質感。不得不說,Mazda的設計總監-前田育男真的有利害。我們在汽車工業設計與物料成型,主要會看這些細節處理。如果把鏡面標全設在沉面內,就很容易會lo掉,平面化了。而車廠這個問題,通常是車標後面埋設ACC模組。車標1~2萬,模組10~13萬。車頭一大撞,光修就30~40萬。幾乎都是這個命。相較之下,部分日系車廠感應器做在前擋玻璃上方,對車頭肇損相對成本壓力會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