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台5年的車,吃機油的量跟20年老車差不多的時候,就會開始想,這顆引擎就是設計要來吃機油的。
如果是這樣,原廠的機油液位檢測機制就是虛設的,它只能保證引擎正常啟動,不能預防引擎磨損。
然後,雖然效率高,但是不環保,因為吃機油,而且一不小心還得修引擎。
我覺得重點在於它的性能,原廠應該把它設計成跑不快,它才真的能達到省能源的目的。
它的馬力不夠用,但是車身不重,所以游刃有餘,於是我就會經常拉高轉速,而這種引擎為了預防什麼...低速預燃的現象,就必須吃專用機油,不能像傳統引擎加黏度高的機油來減輕吃機油的症狀。
而該集團新發表的車款還是繼續用這顆引擎......
目前里程7萬1千,跟大家一樣,我這台也開始吃機油了,6萬的時候換過正時皮帶,當時已發展出新的特工,所以不用拆引擎,節省不少工時,也可避免一些人為失誤。
換下來的皮帶據說狀況良好,不像其他車友已產生磨損脫屑的現象,所以店家也沒有特別建議我清油底殼。
我會開始經常檢查機油量,是從一次故障碼開始。今天12月16日,車子亮引擎燈那一天是9月24日,車子在高速公路跑,平順的跑著,就在我準備退檔重踩油門超車的時候,它亮燈了。
雖然亮引擎燈,不過一切都很正常,下交流道,停在路邊一番檢查也沒什麼異狀,那就繼續開吧,再找時間進廠查故障碼。
當天傍晚進廠,查出來是凸輪軸相位感知器,因為店家已有類似經驗,說這可能是偶發現象,如果不再發生就沒事。如果再發生,可能就要注意可變汽門正時的電磁閥。
以我對電磁閥的了解,電磁閥負責控制,就是開、關的動作,應該就是讓可變正時機構開始或停止動作,當然電磁閥本身也有壽命,也會發生作動異常的現象。而我也沒看過這種電磁閥長什麼樣子。
但是可變正時機構,我猜,是利用引擎機油壓力驅動,所以,機油液位如果接近下限,是有可能造成機油壓力不穩定,例如上坡或下坡。
我固定每週檢查機油量,就跟車友說的一樣,機油消耗的速度取決於右腳,不過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再亮過故障燈。
至於機油配方是否影響皮帶壽命?我想理論上是有的,但是不一定要用原廠機油(這是我自己的推論,你自己的車該用什麼油,請自行判斷),我這台過保後都在外廠換油,也在外廠換正時皮帶,除了吃機油,車子也沒什麼問題(在原廠保養的車子,一樣吃機油)。
到目前為止,金額比較大的費用就是換了一組前避震器、還有換正時皮帶。
聽說前避震器是有保固的,可能是某個批次的避震器有瑕疵,但是我這台的避震器撐比較久,只能自費了。
我這個批次的車子也有蒸發器保固...應該是蒸發器吧,我記得是要拆中控台的,所以當時沒有去換。
另外,換輪胎也是很大的花費,不過這是我自己的駕駛習慣造成。現在用瑪吉斯的胎,雖然性能比較差一點,但是耐磨,也可以讓自己記得放慢速度。
什麼時候會換我修引擎呢?我覺得換成傳統4缸引擎也不錯,不過,好像工程浩大
block1026 wrote:
你都在邑獅保養了那邊...(恕刪)
收到,所以是設計瑕疵導致吃機油。
我並不知道為什麼吃機油,我又不是修車的,也不是設計車的。
正時皮帶確實沒什麼問題,以前有一種說法是皮帶碎屑導致機油壓力不夠,我現在才知道是最後一缸容易積碳導致吃機油。
過保後我就不回原廠,很久沒清積碳了,請問最後一缸容易積碳是在哪一個部位積碳?聽說這種引擎容易在汽門周圍積碳,這樣好像跟潤滑沒有很直接的關係。
另外,您提到的因為設計瑕疵導致最後一缸容易積碳,這個積碳用一般的氫氧除碳或灌藥水進燃燒室清積碳等等方法能夠清除嗎?
我覺得一個設計合理的引擎是不需要跑個5萬公里或6萬公里就開始擔心積碳問題,既然您提到是設計瑕疵,那就需要注意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