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鋼砲風潮再起 Peugeot 208

可能Peugeot有聽到您的吶喊

繼208 R2 > R5

208 T16 Pikes Peak 最強旗艦即將登場

採取了碳纖維材質車身並具備寬體化處理,同時在車尾配置了能夠大幅加強下壓力的大型尾翼,車頂更搭載了一個進氣孔道,配備了全車防滾籠、桶型賽車座椅、方向盤換檔撥片以及數位儀錶板,除了不必要的配備都予以移除外,全數面板都採用了碳纖維材質;但最令人矚目的,就是208 T16 Pikes Peak在座椅的配置上採取了中置單一座位式的設計

PEUGEOT宣佈將參加將於今年6月30日正式展開的Pikes Peak登山賽,不但預計以208 T16參賽,更找來WRC傳奇九冠王Sebastien Loeb擔任駕駛

http://www.autonet.com.tw/cgi-bin/view.cgi?/news/2013/4/b3040298.ti+a2+a3+a4+a5+b1+/news/2013/4/b3040298+b3+d6+c1+c2+c3+e1+e2+e3+e5+f1
JL3855 wrote:
205有分1.6GT...(恕刪)
[img]http://home.pchome.com.tw/communication/toshiba530/b530.jpg[/img][img]http:
我覺得Peugeot這台車的車頭燈跟尾燈很有特色
中控台可以吃手機的3G訊號嗎?

瞪力軍 wrote:
中控台可以吃手機的3G訊號嗎?


中控台可以跟手機藍芽連線,進行免持通話跟音樂串流,
藍芽連線後,手機的收訊跟電池狀況都會在中控螢幕上顯示
不知道208 RC哪時候會有???
希望有2.0 16V + 渦輪+6速手牌
再上一套SPORT避震

應該就樂趣無窮啦

3D的那兩張椅子真熱血阿
不知道實際包覆性有沒有像視覺上來的威

toshiba530 wrote:
可能Peugeot有...(恕刪)

每次20X系列.有新車上市.總是會有如小弟般的205死忠車迷.出來比較一番
對於7年級生來說.206是PEUGEOT的代表.賽道常勝軍.WRC冠軍....等頭銜.
而205不過是一台過氣的老車.資訊幾乎已經查不到.更別說頭銜.舊款車種總性能無法跟新車相比....等.

但是為何205始終還是會被拿來比較?而不是204.203....這些更老的車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它是PEUGEOT平價車的"巔峰之作".

後續的車款.都是延續它的設計而做的修改作品.

以性能來說.強調一下.是以"性能"來說.
205的底盤結構.已經是完美了.100分了.所以在怎麼修改頂多還是100分.
因此.以"性能"來說.後續20X系列根本無須再進行研發的動作和成本.只需沿用就好了.
但是如果以"商業"角度出發來說.205的底盤結構就有升級修改的必要性.
首先.205的前麥花臣懸臂45度角的設計.以"性能"來說.就是最佳角度.
這種角度設計.就是最頂點.即使是現今的超跑們都還是必須依照這種角度設計來造底盤.
不過.由於太過"性能化"了.對於以"商業"角度出發的車廠來說.
真正合乎利益原則的車.是給大部分的人接受.而非以"性能"角度出發的玩家.
所以.性能下降舒適提高.才是後續車款的開發目標.
講白一點.也就是說.後續車款的底盤性能.永遠不會再超越205

再者.往覆式引擎至現今已超過100年歷史.但是1000多匹以上的引擎馬力設計.在你我的父親連隻蟲都還不是時.就已經有了.而現在的超跑頂多也不過如此而已.尚未有太大的革命誕生.
這表示什麼?表示汽車科技60年前到現在並沒有什麼改變.頂多是周邊系統的升級而已.
汽油燃燒效率由當初的20%到後來的40%到現今的47%.
所以說新式引擎性能較強的說法.並不完全.以"性能"來說.沒強到多少.

諾將底盤和性能總合起來.以"性能"來說.後續的20X系列.絕對無法和205相抗衡
這也就是205屢屢出現被當作比較的原因


現在Peugeot 已經把賽車跟商業車區分開來

所以會有208 GTI 跟 208 R2 R5

甚至是比F1還強的 208 T16 Pikes Peak

3.2升V6雙渦輪增壓引擎 最大馬力達875匹 90公斤米的最大扭力 ,

搭配875公斤的超輕車身 採用4輪驅動系統,以及6速序列式變速箱

0~100km/h只需1.8秒,0~200km/h為4.8秒

不是Peugeot精神已死

而是現實讓他不得不低頭

MALON大毛 wrote:
每次20X系列.有新...(恕刪)
[img]http://home.pchome.com.tw/communication/toshiba530/b530.jpg[/img][img]http:
外型一整個大改
原本打算要入手
看一看還206加減開吧
哎呀…我沒說清楚…
3G訊號是想上網XD

內燃機要功率(馬力)不是問題
還要兼顧熱效率(節能)就沒那麼容易了

小時候愛看汽車雜誌,各車廠的馬力輸出性能數據背得滾瓜爛熟
對義、法小車的小引擎哲學完全沒興趣,只會迷戀雙B、超跑那些大馬力輸出
沒想到人生第一部車竟是區區130馬力的柴油義大利廢鐵
現再流行的downsizing PSA 雷諾 FIAT SAAB一直都是這麼做
只不過依靠著當今進步的變速箱科技、燃油直噴、材料技術等等的加持
讓德國人在引擎小型化之路進行的格外順利
搞的多數人認為德國人在汽車工業的任何層面都是先驅

面對人生現實面,現在越來越不喜歡看雜誌
因為盡是買不起的車,而這些都是小時候最愛看的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