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你的分析,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冷靜的比較與抉擇,
其實這也代表了蠻大部分歐系車主在選擇時心中所考慮的點,
希望寶嘉高層可以看一下,
麻煩獅博士勇敢傳達回公司,
但可能得請請版主將1-5整理在同一篇,
而且連在一起,
這樣看起來才不會這麼吃力。
回過頭說,
如果當初我有這個預算,
我可能也會掙扎於Variant和407SW,
但最後可能還是會因為造型和稀有度,
而選擇407SW,
但寶嘉請注意會因為造型而衝動購車的人畢竟是少數。
就車子本身,兩款車配備規格其實差不多,
那面對冷靜且客觀的客戶,
寶嘉還能做什麼,
提高業務的專業素質及服務態度,
更活潑的銷售策略,
可靠的維修體系等等,
這些應該都是大家討論許久的議題,
希望寶嘉能聽到,
能拿出辦法,
做點改變吧!
當初我也有考慮307sw,但在半年多的看車過程中,寶嘉的業務也給我一種無力感。不是說業務不好,而是他們對於我提的一些問題,回應上差了一些,讓我覺得是代理的體系還沒能成熟運作。
希望寶嘉現在能漸入佳境了,平價歐洲進口車能夠在台灣有多點選擇是很重要的。
奈何近日兩小女剛學會爬行每天忙著陪小壞仔們運動
晚來了
hsieh5770大請多見諒
不得不說passat對我來說算是心底小小的遺憾
每當我看到身旁有passat經過
我心底都會輕聲的問我自己這個問題
Why not passat??
(同樣的問題,當我看到520d、mondeo tdci的時候也會悄悄出現)
產品本身而言我覺得passat跟407不相上下
試乘後我的心得是407的引擎運轉質感比較細緻雄渾
但DSG表現出乎意料的驚奇
空間方面407慘輸passat(我甚至懷疑jetta可能都大過407不少)
外型上面passat輸,(不好意思我直接說,
我一直覺得passat給我蔡同榮的感覺—粗暴肌肉派的性能 + 有點年紀的外型)
選車的過程對我來說好像幾乎沒有別的意外我幾乎是在一開始就確定我要的是407
但是VW,passat是不是一個我錯過的另外一個不錯的選擇?
每當我到科學園區拜訪客人的時候看到竹科滿坑滿谷的
BMW,VW, audi, golf, passat,
(竹科的歐洲進口車比例應該是全台灣最高的地方吧?)
我可以知道德國車真的是一個有點錢的男人該有的基本配備之一
但是我是坐405長大、開406度過青春歲月的男人
所以優雅冷冽的407似乎是我註定要換的車型
而或許是去年十月我買407的時候很多事情已經塵埃落定
所以當我問到hsieh5770無法被解答的那些問題幾乎都已經有了答案
保養費用明細我跟王組長一要他就馬上印給我
寫得很詳細
也真的會嚇到潛在買方
我想至少她們挺老實的
(雖然當我作完10000公里保養我發現實際上保養的費用大概只有那張表上面的8折左右價錢,奇怪了)
寶嘉是不是很稱職的代理商?
我覺得見人見智
可以改進的地方真的很多
可以作得更好
也可以賣得更好
但是某種程度上
我還算感謝寶嘉
至少它讓我還有407可以選
至少寶獅還在
不至於在法國車的價值觀(水準上的操控,最高等級的優雅姿態)
下長大的我不至於不得已非改選擇國產車或進口德國車
(坦白說我非常欣賞德國車的札實設計組裝,但是同等級的VW..passat的外型真的讓我很難作出那個決定)
但是從各方聽來的評價的確寶嘉可以改善的地方真的不少
我一直相信寶獅是一個可以大賣的品牌
過去協和時代的206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曾經在我大學時代開車上學的女生同學裡面
一般人幾乎都開march
比較有錢的幾乎都開206
因為人人都喜歡那外型
也因為人人買得起
現在在台灣的peugeot
206被認為是被取代的世代
207處境真的很艱難
因為同等級類似的國產車跟進口車太多可以選擇
(fit, yaris, mazda2…….)
307也已經被認為是被取代的世代
308真的很新,售價相較於國外雖然合理
但是對這級距買家來說還是太貴
會買407的人幾乎都不會買407
(雖然心底幾乎都會讚嘆這部車從裡到外帶給她們的震撼)
407 coupe 跟 607不是主流產品
現在幾乎沒有一個車型可以像當年206進入車市的時候一樣
從裡到外到價錢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同年份的小車,外型誰可以跟206比?)
然而寶嘉真的是以熱賣暢銷為她們經營寶獅的方針?
顯然不是
敝人服務的電梯公司一樣是歐規電梯廠商,許多相似的理念與經營方式讓我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你很難期待一個沒有巨大規模的歐系廠商像日系廠商或國產廠商一樣拿出100%的銷售籌碼來跟客戶搏感情。
我常假想一個問題
今天假如我營運寶獅這個品牌(只是假設..我很喜歡幻想)
我或許會需要國外給我一大筆資金讓我燒
前三年我保證
所有車系價格
所有零件保養費
比照同等級 Toyota
(WHY NOT LEXUS?因為LEXUS的基本風評比PEUGEOT高太多)
營業所、保養廠密度至少比照lexus
當一般人發現她們買寶獅的經濟花費與後續保養便利性都不遜於toyota的時候
我相信第四年你已經可以看到寶獅的能見度應該可以比現在提高10倍以上
而就我對歐洲廠商的了解
即使是這樣
應該離真正的賠錢還有一段距離
但也就我對歐洲廠商的了解
我可以跟您保證那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那是看一個廠牌是不是有想法要真的把他作大而已
今天假如audi有那個理想要在台灣打下江山
我跟您保證同樣的資源給peugeot
peugeot絕對會比audi更輕易很多的成為倍受肯定的品牌
( 因為她原本就是銷售量應該遠高於audi的平民車款 )
想了那麼多我還是只能期望寶嘉加油
我不想講風涼話
也不想一股腦不理智熱血跟寶嘉講說我以後絕對會從頭到尾忠誠的繼續支持寶嘉,因為寶嘉進步的空間還很大
但我會一直支持PEUGEOT
因為那心底已經不計毀譽的
熱血獅子心
優雅態勢
那從小到大被培養教養出來的
自信自豪自傲自在
不管是高速奔馳或是輕鬆寫意時候
那是我迎風馭風 切風的姿態

TO寶嘉
真的要加油
也真的
不要輕易放棄
shinekuo wrote:
直很想上來好好回復一...(恕刪)
台灣人因有嚴重的品牌情節
如果要靠低價位來扭轉市場的占有率
是可以...但不是長久之計
即便像德國房車vw,audi因新車價位較合理
所以賣很好
但零件價格貴
一旦過保固
車主若要花大錢修車的時候
就會考慮賣掉了
這無形中都會影響到該車的二手價..
我相信每個人買車都是要妥善率佳的車
沒有人願意車子買來一下子修這個 一下子又壞那個的吧
我覺得歐洲車要在台灣要長久經營下去
最基本還是要從原廠品質控管去加強改善
才能讓該廠牌的車在台灣有好的風評
也才能真正慢慢扭轉形象
否則歐洲車小毛病多 零件貴的形象似乎還是會一直存在著
而為什麼日系車in台灣可以那麼吃香 靠的不就是親朋好友好口碑與互相介紹購買
就拿寶騰 proton來講好了
雖然車價很便宜
但..車子品質不好 你想那些人會推薦給親朋好友買嗎?
shinekuo wrote:
現在在台灣的peugeot
206被認為是被取代的世代...(恕刪)
當年206在台灣會大賣
真的只能說是當時的代理商狗屎運好
外型 / 價格 / 匯率 / 經濟榮景 / WRC冠軍加持….
所以當時206在國內根本沒有對手~
可惜的是
代理商還是只看到當下賣車的近利
後勤服務 與 永續經營 的理念依然淡薄...

shinekuo wrote:
會買407的人幾乎都不會買407...(恕刪)
407的車不是不好
只是搞不懂當時的鞋盒在幹嘛?
期初的好高騖遠
把407當精品在賣
還把目標設定的對手是Audi A4、Mercedes-Benz C Class以及BMW 3系列?!

再看到期末結束代理時
狗急跳牆的價格崩盤大爛仗...

這讓所有Peugeot車主心痛
更讓原本就不看好法系的旁觀者看笑話!

當時曾在CPR上寫過一些感想
但是後來看到407令人傻眼的策略
只有無言

果不其然
隨著206的生命週期進入尾聲
鞋盒的生命也隨之結束...

至於寶嘉...
剛接手時 餅畫很大 話說很滿
現在呢?
大家自己去看看吧
一 切 盡 在 不 言 中 .......

最愛威尼斯 wrote:
台灣人因有嚴重的品牌...(恕刪)
關於妥善率的這個問題,小弟有聽過一個說法,歐系車普遍會較日系車(以進口車來
說)容易有小毛病的原因是,新車上市前的QC除錯完成率差異。歐系車通常是到90%
就推出上市,剩下的10%則是依使用者的回報或是車廠依車輛售出後保固期內發生
的狀況來進行調整,當接近100%時通常也會是該車款的中後期。所以常會聽到有人
說歐系車不要買頭2批的說法,這種生產觀念所製造出來的產品比較能夠貼近使用
者的真正需求,特別是到改款前末代年份的車子通常很會完美,不過缺點就是累積
妥善率的不良名聲,還有下代車快改款的銷售壓力。而日系車是至少要到98%才會
上市,這8%的差異性在日系車是由車廠研發人員以經驗去進行修正,所以新車上市
初期日系車通常不會有啥大毛病,剩下的2%也是依歐系車那種模式來修正,而這
2%如果不影響安全時甚至連修正都不做了,等到下代改款再一起改。
這兩者的差異在於那8%的修正是否真能符合使用者與各國不同環境需求,也因此常
常會有人感覺日系車就只是個交通工具,而歐系車會像有生命一樣感覺越來越好。
什麼人能升到高位, 就代表這間公司的文化。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