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到底是法國大貓會灌水,還是德國BMW比較兇狠

各位大大要公正喔!我有去內湖詢價耶... 型錄也拿到了(各位如果覺得有必要小弟可以開個型錄的箱)
RCZ 200萬那一輛標配就是235/40 R19W
馬力較低那一輛好像賣18X還是17X萬,輪胎是235/45 R18W
這是型錄上所寫的規格,我也確認過價錢了,賣價會有些折扣

但還是覺得太貴...


roc18 wrote:
要不要回去看看第一篇...(恕刪)


如果今天後勤服務的能量跟得上同行

那其實也不會讓大家覺得貴

因為買車不只是買"一部車"還包括後續的軟硬體服務

很多人用銷量當藉口

那看看VW好了

太古接VW的時候,協和正在大賣206

那時VW的銷量多慘呀

等到2005年柴油車大門開了

太古才能大賣

就這麼簡單嗎?

當然不是

在那個關鍵點

大家對柴油小客車還充滿疑慮的時候

如果當時太古的服務據點跟現在的大貓據點半斤八兩

夠說服力把客戶圍進來嗎??????

我個人很懷疑



用銷量解釋軟硬體服務品質無法提升

說真的,這理由挺爛的
我沒有分身 wrote:
如果今天後勤服務的能...(恕刪)


我只是一般的法貓車主
平時都給嘉義廠保養
說真的 實在是很滿意嘉義廠的服務
至於寶嘉怎樣爛 實在是沒什麼感覺
大概是車沒遇到問題吧

說到VW
VW在台灣賣最好的應該是GOLF 1.6
和GOLF最接近的車型是308 1.6
二台都是一百萬初
但是308規格比較漂亮(馬力,扭力,軸距,迴轉半徑)

VW能大賣,寶嘉的確是要好好學習/慚愧
銷量和服務是一種連動關系
想要賣的好 還是要敢投資才行

showermin wrote:
銷量和服務是一種連動關系
想要賣的好 還是要敢投資才行


整個討論串

肉肉長一堆都沒有用

結果竟然是你一擊中的

打一堆文的

不如你這兩句話精簡扼要

給你5分


p306cc wrote:
正業不做,搞什麼交叉持股,又不是要股票上市


他們告訴經銷商的說法確實是

全省統一售價,避免殺價(雖然這個其實不是主因...)

這個想法挺有趣的

如果客戶是非理智型消費者,非大貓不買,那這個說法合理,絕對痛宰客戶

但如果客戶是理智型客戶,多角度思考......嘿嘿嘿

如果數字沒錯,去年賣的544部車

扣掉308HDi1.6省油賽用車.107試乘車.3008試乘車.5008認證與媒體車

去年真正的新車銷售有沒有到500部都很有疑問

未來繼續少眾化是可期的
peugeot 3008 2.0 在台灣的價格152萬, 個人認為 加少錢可以買 XC60, X1, A4 avant.....

peugeot 總代理賣很貴, 1年也有約500人去買. 500台平均利潤這樣高, 已足夠他們1年的公司費用. 仍有利可圖.

500人也很開心開他們的車, 各有所需 ^^ ok的!

個人認為.... 車貴, 易手價超低. 但是, 如果可以車開超過10年, 也沒差.

現在的車子科技一日千里, .... 1手車很少會開超過10年. 也許, 5年後, 油電車會普及; 也許10年後, 電動車會開始普及.





小弟也在本版潛水好一陣子了,從我擁有法國車到割愛...

一直覺得分身大的言論很客觀,而且印象中他也是開法國車的...(好幾部?)

算是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吧..感到痛心又心酸的應該是這群死忠的法國車迷..

希望分身大能繼續努力捍衛一些想要入主寶獅隱性車主的荷包

至於寶嘉究竟會不會正視這些文章?老實說我不在乎了
我也很喜歡法國車...

但是, 現在看到 volvo 與 peugeot 在台灣的銷售量. 兩者真是相差十分大.

相反, 在國外peugeot 的銷售量較volvo 好了許多許多.

這點, volvo 台灣代理真的應該給一百分的讚揚.


其實, 在mobile01 的peugeot 區, 應該都是愛peugeot 的朋友一起分享心得. 而不是說 peugeot 代理的不是.

peugeot 台灣代理, 我們是恨鋼不成鐵....






灌水率的算法是有問題的, 不同市場與不同代理商應不能這樣換算...



一般我們賣東西好了, 要看取得成本, 與要看它的成本攤提


假設一部A車(假設308CC), 大約僅能賣個8輛/年配額

(假設付出成本有驗車,辦活動,廣告,展示車,教育訓練,說明書...etc.)


B車(假設SLK), 代理商大, 市場大, 而能賣個200輛/年 (同樣攤如上成本)



那A/B車的成本在台灣就不一樣, 這個還要再算原廠給予台灣總代理的折數優惠.


寶嘉應該還是小咖代理...大家愛上標緻車就要將就囉 ...成本是消費者要攤平的~

愛買車 wrote:
灌水率的算法是有問題...(恕刪)


您的說法在車商那一端很合理

可惜在消費者這一端
這不關消費者的事呀
台灣售價比國外價格灌得越少,就是實惠

連雙B都灌不贏它的品牌
要維持市場競爭力,就要把本事拿出來呀

這一篇
只是提供參考

對於買車只買大貓車,不買會死的人...我就算對比出來價格灌三倍,他們還是會買,所以根本不會在意

對於理智型消費者,如果能接受您的看法,那這經銷商的營運規模.售後服務能力.永續經營能力就也會被列入考量,而不只是比個價就會決定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