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們趕快打電話給林口廠的某位業務員,跟他說明這件事情的狀況,同時我們也把玻璃裂痕的照片傳給他看,電話過程起初他個人判定猜測說這是人為的因素造成,例如雨刷更換錯誤敲擊導致,或是說是否是大熱天洗車之類的...。此時的我明顯感覺原廠官方人員好像都有經過很多訓練,似乎是有經驗的教戰守則一般。我是奧客嗎? 車主反應都是浪費時間的感覺。
但我還是堅持就在當天把車子開往林口寶嘉PEUGEOT原廠給業務員做鑑別與影片紀錄,後續將提供影片給原廠確認。有趣的是,當時負責的業務員在電話中,由一開始懷疑是人為因素或撞擊造成,當下看到這種破裂的方式卻明顯面有難色,可能是他覺得這的確不是人為外力或是使用不當造成的結果,連個撞擊點都沒有,明顯是前擋雙層膠合玻璃的外側玻璃瓦解了。
準備要離開時,他告訴我們這大面積的玻璃裂痕不會有任何行車危險要我們放心開車,不會有什麼影響。這樣的安撫過程雖然對我們來說理應是好事,但也感覺得出來是不希望我們嚴肅看待,離開時業務員也說會主動與我聯繫,所以我們就抱持著感謝的心情離開了。
事發超過一週,7/29 ,我們主動聯繫這位業務員,請問他原廠是否有所回應 ,但業務員回應說 : 還沒。沒看錯,就只有這兩個字,有一點感覺越來越不是滋味。
事發將近20天了,始終沒有得到主動回應,8/10 ,我又再次聯絡林口的業務員,此時得到的回應是說 : ( 寶嘉PEUGEOT原廠 )回應是( 里程 )超過三萬了,所以無法申請...。我們才逐漸明白事情沒那麼單純。我們認為,為什麼擋風玻璃裂成這樣卻用一般的邏輯見解來推託說是行駛超過30000公里無法保固? 不調查還沒事,但我們認真去查了一些歷史討論內容,才發現,社團或網路上其實可以查到很多相同的案例,且陸續有車主遇到這樣的狀況。
有經驗的車主都知道,各廠招修的模式是為了保障與彌補消費者的安全,常態上,都會主動通知更換或調整各廠產品在設計與製造過程中的瑕疵與不穩定問題,亦或是上市後經過消費者長期的使用才遇到的普遍產品問題,各廠都能主動回應問題與面對損失,才能維護消費者的安全與權益,而不是在個別案件的對應上,害怕營運損失與風評折損,私下不公開的方式去面對客戶的安全,選擇失去一個客戶的權益或是少數的使用者反饋,也不願妥協與負責,難道要等到都出人命或是上頭條才願意讓高層道歉解決了事嗎?
我們都沒遇過更換擋風玻璃這種情事,可能是接近一萬元費用的一般玻璃,亦或是更高的天價價格也說不定,更麻煩的是,連玻璃上的隔熱紙,都一併要消費者去買單嗎? 如此一來,誰還願意相信保固的內容,還分什麼里程、年分或是完全是官方說法的評鑑方式,都是各憑運氣與本事嗎?
想請教各位車友們或著是有經驗的車主們?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真的很難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