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就是重頭戲-伊瑪目清真寺~
伊瑪目清真寺(波斯語:مسجد امام,原名國王清真寺,波斯語: مسجد شاه),
位於伊瑪目廣場南側,
由薩非王朝的國王阿拔斯一世於1611年下令修建。
伊瑪目清真寺是十七世紀建築、瓷磚和木工的永恆傑作,
為了彰顯皇室的威風與氣派,其位於廣場外入口半穹頂拱就高達27公尺。
內廊道、壁龕、天花板等均飾以藍色為主的彩色花紋磁磚,並鋪以金色的大理石地板。
最著名的大祈禱廳藍色拱頂分為內外二層,外層52公尺高,內層高40公尺,
兩層式中間留空的設計是為避免熱脹冷縮的影響。
在大祈禱廳拱頂的兩側,有兩個高43公尺的宣禮塔。
最初建造時西側有講授神學的教室和講堂,
現仍保留多處作禮拜和祈禱的地方。

壯觀的入口~這張是正午拍的,因為剛好遇上禱告時間,
所以不對外開放參觀。

一直到下午才又開放旅客參觀

好多票啊~

入口處的水盆,可以發現後方的大門轉了一個方向

其實是為了配合朝向聖地的方向作禮拜,
所以伊瑪目清真寺在建立之初就設計為非正對廣場大門的形式,
這樣清真寺能不被大門所遮蔽,
從廣場任一處都能看見。

真的本貓走到哪古蹟修到哪

因為門廳的大門在整修~得繞旁邊的迴廊過去

美不勝收的天花板

來到中央的大廣場

再修啊~~最好都不要給本貓看~~

一旁的拱廊


以前的教室如今變成管理單位的辦公室

巍峨壯麗的側廳入口

超巨大的拱頂~

側廳一樣設有水盆,這個已有400年歷史的水盆是大理石製,
固定在一個基座上,
在當年裡面應該是裝滿了淡水或檸檬水,
在星期五祈禱時提供朝拜者茶水。

從門口撒入的陽光,襯出整個空間寧靜的氛圍

對面是另一個對稱的側廳

蹲低一點更顯其壯闊

就一直修啊~~到底要不要讓本貓拍照啊!

從側廳進入主祈禱廳就看一整群人聚在主祈禱廳拍手?!?!
其實這是所謂的回音石,站在這石塊上發出任何的聲響會有很強烈的回音傳回來。
不過這當然不是那塊石頭有附魔或是被祝福過,而是當年伊斯蘭建築工藝的瑰寶。
透過精密的幾何計算並完美地運用於清真寺內,
能讓做禮拜的信眾們不論是身在任何角落,
都能聽到伊瑪目傳道的聲音。

大理石階梯,這是minbar(波斯語:منبر ),是伊斯蘭教的伊瑪目(祈禱領袖)向信徒發表講話、講道或帶領祈禱時所站的平台,通常位於 mihrab 的右側。

mihrab(波斯語:محراب )是清真寺牆壁上的一個壁龕,最早的用途是指示朝向麥加的方向,所以穆斯林在祈禱時應該面對這裡。所以有著mihrab存在的的牆就是朝拜牆。
最早的mihrab通常由朝拜牆上的一條簡單的油漆條紋或一塊平坦的石板組成,但這裡可是當年的國王清真寺,可以看到在金色大理石上方有一個鑲金的白木櫥櫃,裡面據說收藏著兩件遺物:一本由第八代伊瑪目禮薩抄寫的古蘭經,以及第三代伊瑪目侯賽因殉難時所穿的染血長袍。

比側廳更富麗堂皇的主祈禱廳

超級繁複的天花板

來到另一側的側廳

仔細看可以看到這些黃藍色的花紋都是磁磚,
整個伊瑪目清真寺據說使用了1800 萬塊磚和 475,000 塊瓷磚,
這些磁磚使用的是當時最新的技術所製作的haft rangi
(七色磁磚,包括深波斯藍、淺土耳其藍、白色、黑色、黃色、綠色和碧璽色)
比起舊式作法使用不同顏色的馬賽克拼貼方式,
新的製作方式則是一次在磁磚上塗上不同顏色再進行燒製,
不但更便宜、更快捷,還能使用更多樣的顏色,創造更豐富的圖案。

華麗但又讓人心情平靜

通往後方庭園

友善聊天區~可以坐下來與教士討論人生的意義或是尋求引導

一旁部分的空間被改裝成展示館

展示的是美國民主麥當勞歡樂送

葉門反戰的海報

在這種舒適的空間展出許多血淋淋的照片...這反差有點大

沒想到進去逛一圈~外面已經坐滿尋求指引的觀光客了...

四處都有這種提供飲水的大理石水盆

逛了一圈~準備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要走時忽然發現原來連大門也藏有玄機?

原始的大門是木製並鑲有銀雕裝飾,
(現已不再使用)
其上的彈孔是薩非王朝末年,
興起於阿富汗的漢達基王朝於1722年入侵洗劫伊斯法罕時所留下的。

外部也有一個水池,據說這在最初是設計給馬匹飲水用的

廣場居然有馬車之旅~~可惡!想坐!

因為處於高原乾燥的氣候,伊朗在各公共場所廣設有飲水機,裡面的水又冰又好喝~
(雖然外型很醜)

傍晚的伊瑪目廣場

傍晚的皇后清真寺

離去~這時間剛好去下一個景點~

一旁圍牆上有著諷刺翁山蘇姬的海報

聲援羅興亞難民危機的海報

走著走著~終於抵達這目的~~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波斯語:سی و سه پل),修建於1599年到1602年間,是伊朗伊斯法罕11座古代石拱橋之一。橋分為上下兩層,長297公尺,寬13公尺,共有33個拱,故名33孔橋。因為其壯麗的外觀以及多功能建築的獨特設計,因此被評價為最著名的薩非時代橋梁設計代表。
三十三孔橋橫跨在伊斯法罕市中心的扎因達魯德河兩岸,原始的設計它同時具有橋梁又有水壩的功能,上層主橋面兩旁圍牆開鑿有門洞,並有小門通往兩側的有頂外廊(可通行但是沒保護牆~所以不適合讓熊孩子走出去)。下層是水路但也有石墩與空間能讓人行走。

水勒~~~

一望無際...的草叢???

橋上行人似乎老神在在

因為是枯水期~整片河床都乾涸掉了

橋外側的有頂外廊

再跑下來拍一張~
因為隨著天色越來越昏暗會有更漂亮的景色

龜裂的河床

噹噹噹噹~~請容本貓為您呈現~~夜幕下的三十三孔橋!


橋下的拱廊


有水時得跳這石墩過去

夜晚的橋面~金碧輝煌
然而因為近年來氣候變遷加劇以及人為水壩蓄水影響,
扎因達魯德河的枯水期變長,
不但少了橋梁與水中倒影相互輝映的美景,
更嚴重的是有地質學家和文化遺產專家警告,
因為原始橋梁地基的設計方式是基於浸在水中,
所以現在這種長期處於乾燥的環境中,
橋梁地基與底土有劣化的風險。

這一區是伊斯法罕市中心,所以商業化程度相當高~也有西式的大賣場
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這裡因為遊客多、當地居民接觸外來者多,
影響所及就是被帶偏的也不少,
所以這裡會有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像是一些年輕男人聚在一起對外國女性吹口哨或是要求合照等動作,
有聽說還有藉機勾肩搭背的,
所以如果是女性自由行來這一帶要小心一點。
不過也不用太緊張~畢竟這種行為換到別的地方,
應該會直接被他的伊朗同胞噴死~
之前遇過一個看本貓在拍流浪貓就出腳把貓趕走的,
他差一點點就被站在一旁看本貓玩貓、應該有點背景的伊朗兄弟們架去小巷交流交流了。
所以真遇上的只要表示出害怕的樣子求救,
很多伊朗男性不論老少都會直接站出來的。

忽然在路邊聞到一股香味

原來是路邊攤啊~
本著本貓的求知慾與食慾,
走過路過一定要嘗過!

結合薯條、炒蘑菇、熱玉米的零嘴,很受當地人歡迎

當然要配上本貓最愛的純香瓜汁

當店街~

路旁招牌

不得不說伊朗機車還蠻有型的

又看到了飲水機,
為了至少留一個杯子讓人接水喝,
所以可以看到有杯子用鎖鏈鏈在飲水機上

走了大半個商店街,終於來到伊斯法罕著名的餐廳Shahrzad Restaurant

天價菜單~

甜點單

華麗的內裝

半百的歲月歷練出的好味道



番紅花冰淇淋

這瓶是非常非常道地古早味的酸奶.....本貓無福承受.....

用餐到一半回頭一看發現居然已經排隊到門外,
這家餐廳最有趣的是結帳櫃檯有四部收銀機一起在替人結帳,
熊熊以為跑到百貨公司周年慶禮品兌換處了。
在本貓吃完離開時還遇到中國觀光客詢問是不是很好吃~當然是很好吃啊~~~
但是當他們去問排隊時得到的答案是要再等2小時......好險本貓到的早

吃飽繼續逛~電玩店耶~~~

冰品與飲料攤,那些水果真的不是擺飾,
點哪種就現丟進果汁機裡打~
建議如果去伊朗玩一定要試紅蘿蔔汁~
二十幾根紅蘿蔔才有一杯,上面再加上番紅花冰淇淋,
超級美味!

慢慢逛著回旅館的途中,
因為本貓愛亂拍照又發生了一件事~
就是在拍攝這台機車時,
被在旁邊改裝店聊天的年輕車主看到,
只見車主一個箭步就衝了出來~
本貓當然是趕快解釋說因為跟我們國內機車不同覺得有趣才拍~
年輕的車主沒有多說什麼,
一伸手,
他把鑰匙和安全帽遞給本貓,
跟出來看的改裝店店長會說英文翻譯說:
他很開心我們喜歡他的機車~
說不嫌棄的話我可以騎去街上繞一繞逛個街再回來(?!?!)
不過有鑑於滿街更勝神風特攻隊的汽機車,
本貓最後還是婉拒了他的好意,
乖乖地挺著肚子走回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