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翻右轉,止不住無盡的翻騰
終於,早餐吃了兩次
一次甜的,另一次是酸的

中南美洲曾出現過四大文明,最大的是印加,瑪雅跟阿茲特克也較為人熟知,但最早的納斯卡文明卻最神秘,留至今日可供人探索的也只剩納斯卡線

納斯卡線就是當時人留在地面上的圖案線條,1939年一位熱愛印加文化的美國考古學家Paul Kosok沒事做時就開著小飛機在祕魯上空繞,無意間發現地面上怎會有巨大的圖案線條才讓納斯卡文明公諸於世,但也只剩這些線條證明納斯卡文明曾經出現過
圖案很大,每一個都有幾百公尺長寬,目前已知最大的圖案面積大約5平方公里,地面上是無法看清楚,所以要看到這些圖案必須得坐小飛機才行

12人座小飛機(不含正副駕駛)一趟約2小時的航程要價不菲

除了300美金的機票外還要另加5.55美金的機場稅

小飛機的飛航限制較多,得依當時天氣狀況決定是否能啟航
當天整團人數超過12名需分成兩梯次,原計畫中午前全團都能完成,但天氣因素一延再延遲遲未能順利起飛,以致第二梯次返航時已是下午近3點

由於太平洋中神祕的祕魯寒流使得安地斯山以西的降雨量相當少,祕魯靠近太平洋這側都成為沙漠地形,空中俯瞰的沙漠有一種淒清壯闊的美

飛行約半小時後機長告知第一個圖案(鯨魚)在下方,說實在的,我真的看不出來,顏色實在太淡
雖然每個圖案的長寬都超過百公尺,但在飛機上看起來還是不大,加上慧根非常重要,今天沒帶在身上

就像這張畫面上有個猴子的圖案,其實已經很明顯了但還是得像尋寶一樣放大再放大才能看到
這趟航程會飛越十多個圖案,就如上飛機前拿到的參考圖,幾乎所有的圖案都有看到,但得睜大眼睛尋找

由於沒有文字紀錄,這些圖案的作用只能推測
有說是外星人畫的,也有說是畫給神看的,而目前最貼近生活的說法是這地區缺水嚴重,找到水源時會將代表自己家族的圖徽畫在地上,而製作這些圖案的技術後來繼續研究的德國數學家Maria Reiche則說用不同半徑、大小和角度不一的三角幾何圖案就能做到,所以也不是得依靠地外文明才能達成
只是沒有文字的納斯卡文明卻能畫出這樣的圖案,讓人驚訝當時的數學能力應該蠻強的

這張照片中包含手、樹跟蜥蜴三個圖案都在公路旁,路上奔馳的卡車可以當成比例對照知道圖案大小
隨著後來的尋找,有越來越多的納斯卡線圖案被發現,據說找到的數量已有上百個,只是真實用途至今仍是謎
飛行中機長為了讓兩側的人都能看到,每個圖案都是左傾45度繞一圈後再右傾45度繞一圈,統計中沒吃暈機藥的乘客中10個會有8個暈,同機夥伴就有一位在翻滾後強忍著將溢到喉嚨的早餐再吞下去,下機後笑稱同一份早餐吃了2次,一次甜的,另一次則是酸的

完成整個飛行回到機場時給了一張證書,證明我來走過這段曾經嚮往卻看不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