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
C w C 與太座共同前往美國紐約,展開紐約留學博士班之旅,
為了體敘太座懷孕坐飛機的辛苦,能夠有更大的空間、更舒適的環境,
特地升等為「菁英艙」!!!
有鑑於目前很少有長榮菁英艙的分享文,C w C特地來做個體驗報告啦!
一走進去當然是跟經濟艙分開嘍!
最前面是頭等艙,接下來依續為:商務艙、菁英艙、經濟艙。
希望以後能坐到商務…甚至頭等艙。
ok!菁英艙開箱嘍!
坐位前後寬敞,C w C身高180cm,還是可以完全伸腳,很舒適。
前方電視螢幕大,估計為7吋螢幕
所採用的娛樂系統也很不錯
最新電影也相當有看頭
左方有兩個按鈕,一個為抬腳的,另一個為躺下的
靠頭枕可以調上調下、枕頭兩邊可以折,這樣睡起來就可以靠著。
桌子抽出來後,可以打開兩折或一折,兩折有較大的桌子,一折則為一半桌子。桌子還可以前後移動,躺下或坐起來用桌子都很方便
還附贈牙刷、膏、及乳液
睡覺前來個Party feel
餐點照的有點醜,但事實上卻是意外的很好吃
居然還附上冰棒一支
評論
推:
跟經濟艙比起來,真的是人性化許多,位置一個還算高、一般胖的人坐起來,還是很夠。座椅也很柔軟,視聽娛樂完善(經濟艙的耳機常常有問題),如果經濟預算還算夠,菁英艙真的是不錯的選擇。
劣:
最主要當然還是費用嘍!比經濟艙多出1萬多,來回就2萬多了!對於平民來說,算是高消費了。另外,雖然睡的很寬敞,但是當躺下去的時候,椅子靠大腿的地方會稍微隆起,導致大腿會不舒服,擔心會麻。
最後,坐在菁英艙,用iPad看雜誌,真的是很棒的享受 (自high中 ^ ^)
C w C
本篇文章同步於C w C部落格
CI012 TPE-ANC-JFK
回程多一餐,一共有三餐
CI011 JFK-ANC-TPE
台北的貴賓室方面,CI的氣氛比BR好,但BR的食物比CI強! BR的貴賓室真改找個設計師處理一下.有點老土...
白鳥胖子 wrote:
一樣是台北往紐約,華航還是用B744 未改艙,椅距小多了,還要中停ANC
CI012 TPE-ANC-JFK
回程多一餐,一共有三餐
CI011 JFK-ANC-TPE
台北的貴賓室方面,CI的氣氛比BR好,但BR的食物比CI強! BR的貴賓室真改找個設計師處理一下.有點老土...
EVA在很多方面與華航比,都比較帶有土味些。但基於飛安考量,本土的航空公司,我還是盡量選擇EVA。
關於餐點,提醒搭乘高艙等的人,多加利用【提前網路選參】的功能,餐點選擇多半會多很多(看航空公司與航線)。
幾年前,有次搭乘EVA頭等艙飛SFO,隔壁坐位老外,看我的晚餐有龍蝦吃,而菜單上遍尋不著,就問我為何我有龍蝦餐可吃,但他在菜單上卻沒看到有龍蝦可點?我說,那是因為秘書事前已於網路上把餐點預定好。
機上的晚餐菜單如果只有三種,網路菜單則可能多達十種。所以,搭機者宜多加利用網路點餐功能。
如過要搭全平躺.國泰的魚骨艙就是了...不過感覺有點窄,像是睡在箱子裡
CX TPE-HKG-SI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