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北極圈,追夢極光、
築夢,在那聽雨歌樓上的年輕歲月,而今聽雨僧廬下,不忘初心。
[夜臥火車]
自赫爾辛基到拉普蘭的羅瓦涅米,列車奔馳在冬季酷寒的芬蘭大地上,一路向北,地面厚厚的積雪暉映出的朦朧夜色中,飄雪只能在列車進入小站時的路燈下看清,但窗外鐵道旁林木高速向後滑出,溫度計零下19度帶出的心頭寒意,窩在溫暖舒適的車廂裡笑談人生…
回首向來折腰處,汲汲營營,享受的就是這一刻。
[聖誕老人村]
園中成排立柱標註北緯65°33'46",那是北極圈邊際線,遊客可取得進入北極圈証書。
四處晃晃,沒看到聖誕老公公,他們在屋裏與遊客合照挺忙的(要收費)。
也沒看到歡樂工廠,如迪士尼影片場景般,許多小朋友在製作薑餅人、糖果屋…..
整個園區積雪深厚,在園區閑晃,飄雪不斷,雖沒聖誕老公公,還是很開心。
[哈士奇雪橇]
10隻哈士奇排成兩列,在風雪中拉著雪橇前進,橇上4名乘客縱坐成一排,雪橇在林中穿梭,漫天風雪吹襲臉龐,霧霜迎面撲來,零下21度低溫凍得人鼻水直流,套著厚實手套的雙手緊握雪橇手把,狗吠聲此起彼落。
落雪與迷霧齊飛,鼻水共長天一色,拉普蘭的極地哈士奇雪橇體驗,棒……
[羅瓦涅米雪地摩托車]
戴上頭盔,換上全套極地禦寒服,在羅瓦涅米的原始森林中騎著雪地摩托車,手把上的油門控制雪地摩托車的速度,臀部微抬,壓低身形,瞇著眼,前方車尾燈逐漸遠去,加大油門,摩托車下兩支雪橇在被壓出凌亂溝壑的雪地上顛仆追趕,緊握著把手不使摩托車失控,左右側傾的身軀控制車輛高速過彎,想像自己是終極警探第二集中追殺歹徒的布魯斯威利,前方車尾燈逐漸拉近,酷斃了…
拉普蘭積雪深厚,來到此地後沒踩過一吋土地。月光積雪輝映下的夜色清亮,這場活動在夜間進行,為的是觀賞極光,可惜極光並未出現,但雪地篝火,拉普蘭原始林中燒烤香腸,啜飲熱藍莓果汁,也是一大享受。
[Saariselka 的雪地摩托車]
Saariselka位於北緯68°25'10.79",妥妥的位處北極圈內,行程安排駕馭雪地摩托車,前往與俄羅斯接壤的冰湖內,鑿冰垂釣。
在進入冰湖之前,雪地摩托車在丘陵荒野的雪原中疾馳,雪原高低起伏,由於是第二次騎行,大夥兒有了經驗,帶隊的教練拉高了車速,稍一鬆懈,前方車隊就拉開距離,這與第一次地羅瓦涅米原始森林中小徑騎乘不同,雪原上只有前方車子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跡,擔心在雪原上迷失方向,一路急趕,在雪原丘陵處的彎道,除了速度,還得小心控制不讓車子翻覆,驚心動魄的感受,事後回味其趣無窮。
冰湖上的垂釣無所得,那不重要,騎乘雪地摩托車才是重頭戲。
[極光]
在Saariselka小鎮飯店內晚餐時,有人喊 : 有極光,團員大都不顧身著單衣,拔腿就往室外衝,在零下10幾度低溫中追逐極光。
極光活動的強弱,以KP值指數區分0-10級,KP=0 機乎看不到極光,但用相機可以拍攝到,KP值3~4時肉眼能看清楚。當晚一開始KP約莫等於1,極光在天空中看起來只像一條淡灰雲氣,以手機拍攝,可得綠色極光。
慢慢地極光漸強,空中顯現出淡淡的綠色極光,專程到羅瓦涅米原始森林追極光無所獲,卻在小鎮街道上捕獲。
自羅瓦涅米到赫爾辛基的飛機上,有幸見識高KP值極光,大片綠色極光橫過天際。
[三寶號(Sampo)破冰船]
波的尼亞灣介於芬蘭西岸與瑞典東岸之間,一年中有6個月是冰凍著的,破冰船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船底如巨大斧頭般破冰前行,冰凍海面寒風刺骨,站在船尾避風,看著巨大冰塊在船尾浪花中翻滾,也是難得的體驗。
三寶號是艘觀光破冰船,行駛出港到定點後,會停下來讓觀光客穿上防水保暖防寒衣--特製龍蝦裝,下海躺在船尾後方的冰窟窿裡浮游。
龍蝦裝穿脫費事,下海擠冰窟窿看起來不怎麼有趣,但據下水的團員說 : 感受挺特別的。
[拉努阿北極熊野生動物園]
看到了北極熊、狼群….
[薩米文化博物館]
館內撥放的薩米人(原住民)吟唱的歌謠,唱腔韻味像極了台灣的歌仔戲,不知是不是兩地族群歷經了相似的苦難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