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的俄國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 Мuseum of F.M. Reshetnikov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4bf80d2be9d46361bb97431407a533d5.jpg)
Date: 四月 13, 2017Author: peilin
0 迴響
葉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在蘇聯時期是發展重工業的陣地,所以旅遊景點也少較少。最出名的就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殺之地的滴血救世主教堂(Church upon the Blood),以及遺骸發現地。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2adda2109d7bea43bcff7663b857c856.jpg)
(葉卡街景)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a8a19f1f126669c933254391540bd9e0.jpg)
但是現在的葉卡捷琳堡為了發展觀光,也是做了些努力。城市將所有景點串聯起來,所以只要沿著城市地上所畫的黃線走(還是紅線啊?),就可以一覽城市重要景點。我是沒走完,朋友說地上的線滿常不見的就是了。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0eb861451b19b3c3c718700ce1af3e7e.jpg)
(這應該是勞工紀念碑,莫斯科也有一個)
我前兩天爬了烏拉山以後,又讓導遊帶到郊區去看了開放是博物館,今天下午四的點飛機,就自己沿著線到處亂走。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af4ed04d7877d1a1eba841ac3cf74494.jpg)
(滴血救世主教堂對面公園的裝置藝術)
在滴血救世主教堂正前面,隔了一條馬路上有許多博物館,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保留了十九世紀郵差的博物館了。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085484e3688855e69a1019ef0d7d9f9a.jpg)
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Мuseum of F.M. Reshetnikov)是一棟兩層樓高的建築物,於1840年所興建的。房屋的最後擁有者是當地郵政局長的妻子,但是目前收藏的作品是F.M.列舍特尼科夫( F.M.Reshetnikov 1841 – 1871)的作品。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c9f67c154729eba28dd76780ad76c243.jpg)
(庭院)
在華語圈裡他的知名度是比不上契訶夫跟托爾斯泰的,但是館內的文學與紀念品都與出生於郵務世家的他緊緊相連著。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455838bf90764855b3749f747ba4e573.jpg)
他大量的以他叔叔、員工、馬車伕為藍圖作為作品的題材,在他們穿越了俄羅斯廣大土地時所發生的事情、郵差旁白等等。許多器皿與家具都是使用十九世紀後半葉烏拉爾所出產的產品。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d60355189eeac816cce56dcc04f3b99d.jpg)
(十九世紀貴族的衣物)
當時進去博物館,館員拿了一本英文的介紹給我,詳盡地描述了屋主與作家的日常生活,是說,我的英文如果那麼好,今年就不會在這裡了。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3a076b44b53a18f74824eb7eeaec5387.jpg)
(作者的作品)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2cbf552b2eee7650847ba83e8e054cf6.jpg)
(十九世紀物品)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6caef0133632ff466fa3e14d6447cf54.jpg)
(手抄的郵件寄送資料,好像還有信件的樣子,拍了忘了放。)
離開主屋以後,館員帶我到了當時安放馬匹與馬車的地方,還有當時馬伕吃飯的地方,我覺得介紹的非常詳盡。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4d26b86abb70dbd98e47d77faf71c5d6.jpg)
馬匹放置的房間,裡面放了許多馬車使用的東西,例如馬蹄鐵、馬鞭等,只是放在中間的稻草馬看起來頗空虛就對了。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4bf80d2be9d46361bb97431407a533d5.jpg)
這是郵務士乘坐的馬車,在當時十九世紀的郵務士,基本上可以雇用一名馬車伕,然後依據財力購買的馬車大小也不一樣。冬天的時候,車上會放置暖爐,蓋上毛毯,後面是放行李的地方。你也知道俄羅斯可是世界國土最大的國家,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光從海參崴到莫斯科就要坐55小時的火車了,更何況是十九世紀馬拉的車。
這個馬車比較大,所以基本上會掛上兩批馬。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f7e62c70d4123f58b875f3af395f75e7.jpg)
這是比較簡陋的馬車,下面都是雪橇形,夏天才是輪子的馬車在跑。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e8218b6977d756086d23f538e5b62212.jpg)
郵務士是公家的,所以都有個保險盒,都是兩層的設計,黑色的鐵盒可以拿起來,下面放大鈔或是貴重的物品,上面都是些小零錢等。導遊讓我拿了一下,滿重的就是了,這樣要被偷也比較不容易。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87a18a0892ffc549ff400b918c21e7cb.jpg)
(馬伕的服裝)
馬伕的來源基本上都是罪犯,之前在奧伊米亞康也寫過,許多罪犯犯的都是窮人罪,例如:折斷地主的樹等等。馬伕背後會有一張紙,紙上會記錄他幫郵務士工作時的狀況,由於這份工作是公家的,所以馬伕非常重視信用,一旦有郵務士在上面寫了不好的評價,接下來他就很難接工作了。大部分的馬伕是不識字的,所以有時候郵務士寫了壞話,他們也不知道。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9397eed1a135b6a7c7193b66610b539d.jpg)
這張是馬伕用餐的餐廳,一般馬伕用餐跟郵務士是分開的。馬伕在這種大堆頭的餐廳裡用餐是免費的,所以廚娘脾氣也很差就對了,各位可以自行想像。然後用快速的方式料理食物,也希望馬伕吃快點。
然後右手邊有個窄一點的長板凳,導遊解說是由於天氣相當寒冷,當時的俄羅斯人是不鎖門的,怕在路上行走的人找到避寒之處。可是不是所有人都受屋主歡迎,所以才在烤箱旁設置一個坐了很不舒服的椅子,不受歡迎的客人能避寒,屋主人也不用跟他攀談。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ea0bb5a1e6be5b5d3a19e367cd625473.jpg)
當時很多人搶著當馬伕,雖然馬伕薪水低微,可是在鎮與鎮移動之時,可以幫當地人送東西,賺點錢,這些當然不能讓郵務士知道。然後你也知道男的又可以到處留情,馬伕可能在每個城鎮都有個老婆什麼的,標準的四處為家,又不會落人口實。
![[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4/thumbnail_720_mobile01-1d5e5dc30801ba0dd83442176dcea7e4.jpg)
整體來講導遊覺得郵務士還比馬伕倒楣就是了,他們的吃住都是要自己付費,尤其位階越低的,薪水越少,然後一趟出去,就是半年到一年不等,還要擔心被搶,應付寒冷的氣候等。聽起來是真的覺得當馬伕快樂很多就是了。
因為導遊講得很詳盡,所以當時的郵務士生活就歷歷在目,覺得很有趣。
住址:6, Proletarskaya St., Yekaterinburg
電話:+7 (343) 371-45-26
開放時間:10 a.m. – 6 p.m. (星期一~五)、11 a.m. – 5 p.m. (星期六)
官方網站:http://www.ompural.ru/en/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ijiatravelling/
更多文章:https://travelerleeblog.wordpress.com/
本文同步發表於:十九世紀的俄國郵差生活~列舍特尼科夫文學博物館 Мuseum of F.M. Reshetnikov – Here, I am travel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