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林是德國首都,曾經被柏林圍牆分割成東柏林、西柏林兩邊。雖然柏林圍牆已經倒下20多年,柏林圍牆僅保留一小小段作為歷史的見證,供人憑弔。但東西兩邊分治的痕跡似乎仍有一些些跡象可循。十多年前,我跟老婆是以度蜜月的身份到柏林一遊。這一次是帶著小孩一起再重遊舊地。
我們預計在柏林待四天,因為柏林有太多東西可以參觀了。不過首先要解決的當然是露營地的問題。在Google Map上我們找了一家位於柏林西北方的露營地Wohnmobilpark。會找這家是因為離我們下的交流道比較近。畢竟柏林市大城市,我們沒有開這麼大的車在大城市的經驗,因此能減少車程是我們的主要考量。不過這家露營地的入口實在太小太不起眼,導致我繞了兩圈還不能確定這個是不是露營區的入口啊。好不容易停好車,也確認進駐的細節,除了每天22Euro的營地費用外,每一個人都還要額外加1Euro的城市稅。


完成進駐後,我們開始討論在柏林停留的行程。這個營地附近就有U-Bahn可以搭乘,加上我們有腳踏車,所以我們這次的主軸便是兩鐵(地鐵+鐵馬)遊柏林。我們在營地買了Berlin Welcome Card可以在一定區域內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某些景點也會有優惠折扣,算是遊柏林不錯的選擇。柏林的博物館島是非常有名的景點,是我們第一天的目標,因為這博物館很集中,也不可能在館內騎車,所以我們是輕裝出發,目標是Pergamon博物館。裡面的收藏非常豐富,有希臘羅馬古典時代、中東、伊斯蘭文化的藏品,甚至重建了巴比倫時代的Ishtar城門,非常值得一看。無怪乎Pergamon博物館是柏林最有人氣的博物館。我們原本貪心地想一天看兩個博物館,但是參觀完Pergamon博物館精彩且豐富的展品後就沒力氣了。直接就在博物館旁的草地休息野餐,享受一下悠閒的午後。



第二天,我們就出動了腳踏車,先到Alte Nationalgalerie(舊國家美術館)參觀。裡面有非常多的古典、浪漫主義的藝術作品。有許多畫作以前只在書本看過,沒什麼感動。但現場觀看,許多畫作畫風非常細膩,真的是讓人十分感動與震撼。難怪許多學生或藝術家都會到現場臨摹這些大師的作品。出了美術館,騎上鐵馬,經過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跨過Spree河,沿著河岸騎了一小段路到Mühlenstraße路的柏林圍牆。這一段柏林圍牆是被保留下來最長的一段,圍牆上有很多的塗鴉畫作,不過除了一些比較有名的外,很多都應該是被後來的人不斷覆蓋上去新的作品,與10幾年前看到的有很多不同。當天天氣不錯,我們在圍牆與河畔間的草地上野餐。我們經常這樣野餐,通常會帶著麵包,準備烹煮好的德國香腸、水煮蛋,再配上當地的酸菜、水果,新鮮又有飽足感。雖然不豪華,不過經濟實惠啊。沿著圍牆欣賞這些藝術塗鴉,我們一路到Oberbaumbrücke。這座橋也是柏林主要景點之一,除了造型特別,也有其歷史上的意義。有趣的是,oberbaum德語的意思是”上邊的樹”,其名稱來自早期這裡有大樹幹攔阻河道以免夜間的走私。當然有“上邊的樹oberbaum”,也就有”下邊的樹unterbaum“,就在Spree河的稍微下游的地方,只是那現在沒有橋而已。我們在橋頭停留,聽著街頭藝人的表演,傍晚時分,頗有情調。不過雖然是說傍晚,但是也已經是晚上九點了,小孩早就累到騎不動。只好趕快找個地鐵站搭車回營地。




第三天,一樣輕騎出發,首站是查理檢查哨。這裡大概是來柏林必到之處,旁邊的博物館收藏了許多柏林圍牆在冷戰時期的物品,包括一輛拆掉內裝,把人塞進去,以便偷渡到西柏林的小小車。還有許多用來越過圍牆逃離東德的用具。我們在這裡的視聽室觀賞了一部那個時代背景的愛情片,心裡實在是有很多感觸。很多人會跟穿美軍制服的衛兵拍照,不過那個衛兵應該不是真的衛兵,而且拍照還要收費呢。

接著我們騎到猶太人博物館,這是個造型很特別的建築,設計師在這裡用了很多心思來表達出猶太人受難的感受。裡面有很多講述猶太人歷史的史料,以及歷來猶太籍的歷史人物。不過感覺上展出的內容比較沒有強調猶太人在二戰受難的歷史,也許是為了平衡建築本身所代表的受難意象吧。
第三站則是布蘭登堡門,這個景點更是柏林的代表。這裡發生過許多歷史重要事件,最近的當然就是布蘭登堡門重開,象徵東西德重歸統一。我們到的時候正好有民眾遊行示威,所以一路都有警察,但氣氛也不是劍拔弩張。我們又到國會大廈去,但是若要進入得事先預約,所以我們也就在前面的廣場坐下來欣賞這雄偉的建築。天色晚了以後,我們回到布蘭登堡門南邊的歐洲受害猶太人紀念碑。這個紀念碑不是一個碑狀物,而是由兩千多塊大大小小的立方混凝土塊排列而成,佔地將近6000坪,是很特別的紀念碑。參觀完這裡,我們的柏林之行就告一段落。雖然還有很多地方想去,不過就待下一次再來拜訪了。





隔天我們啟程繼續往南進行我們的義大利之旅,不過這一天我們預定的過夜點是慕尼黑近郊的高速公路休息站。回到德國後,我們就很放心地在休息站過夜,這倒是毫無疑問的。不過相較之下,德國休息站就沒有像瑞典對露營車那麼友善,不是每一個休息站都會有處理露營車廢水與行動廁所的地方,補充飲水也沒那麼方便。不過還好,德國水很便宜,就算是氣泡水也是兩公升一瓶0.7 Euro。啤酒也便宜多了,算是各有優缺點 XD。
繞過慕尼黑,因為要進入奧地利,所以要先購買奧地利的高速公路通行證,不然聽說被抓到罰金可是不低。沿路的休息站都會提示這裡可以購買通行證,我們是在德國境內最後一個休息站才買的。有10天、兩個月、一年有效期的通行證可以買,我們是買10天、3.5噸以下的車8.5歐元。從德國93公路切入奧地利變成E45,沿著Inn河而行。聽說Inn河一般是綠色的,可是在這個時節,融雪增加,沖刷了阿爾卑斯山的大理石質的山坡,整流河流都變成是乳白色的,很特別。我們原本想到Innsbruck參觀一下施華洛世奇的水晶,不過Google Map定出來的位置看不到這家店,加上是星期天,也沒什麼人。所以我們乾脆就放棄了,直接往義大利前進。Innsbruck曾經舉辦過兩屆的冬季奧運,所以這附近的山區有很多滑雪設施,纜車可以說是滿山都是。不過Innsbruck是很漂亮的城市,遠遠看座落在阿爾卑斯山脈跟Inn河之間,很有山城的味道。而且這裡是義大利通往歐洲北部重要的通路之一,Innsbruck的名稱由來就是Inn河上的橋(brücke)。我們在經過奧地利時,在一個休息站停留,但是這個休息站並沒有可以支援露營車的設備,但我不確定這個是整個奧地利都這樣,還是只有這裡沒有。畢竟我們在奧地利也是一下下就穿過去了,並沒有停留太久。但是出奧地利前有一個收費站,還是得乖乖繳錢,原來這是長隧道的通行費,不是高速公路的通行費,通行費其實是包含在之前買的通行證上了。


不過義大利的高速公路就要收費了,所以進入時要先按鈕取票拿一張通行卷,等下高速公路或收費閘門結算。這裡有趣的是,取票機有上下兩個,上面給大貨車、聯結車比較高的車使用,下面則給一般房車使用。但是露營車正好介在中間,坐在駕駛座搆不到上面的按鈕,也碰不到下面的,還得特別起身,也許是考量露營車開太久,特意設計讓駕駛起身動一動 XD。
我們走的是A22,穿過奧義邊界Brenner隘口一路往南,這一條路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從道路兩旁的山麓到處都有城堡要塞就可以得知。古代羅馬軍團也曾經穿過這裡進攻中歐。進到義大利第一件事就是找休息站,處理快滿出來的廢水。義大利這一點倒是還不錯,我們停的這個休息佔滿大的,重點是,他的廢水排放處就直接做在通道上,所以開過去停好,就可以直接排放廢水,處理化學馬桶的設備也在旁邊而已,省得搬來搬去,相當的便利。我們一路殺到Verona才轉往東邊,沿著E70通道地中海的目的地-Venezia威尼斯。



2015 38天露營車遊歐洲 (1) 德國Stuttgart -> 瑞典Sundsvall
2015 38天露營車遊歐洲 (2) Sundsvall -> 北角
2015 38天露營車遊歐洲 (3) 北角 - > 羅浮敦群島
2015 38天露營車遊歐洲 (4) 羅浮敦群島 -> 德國柏林
2015 38天露營車遊歐洲 (6) 義大利威尼斯->Cortina d’Ampezzo->Zugspitze->Füssen->LEGO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