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之全球最大水上飛機(Seaplane)機隊—TMA 搭乘紀錄、水上飛機專屬Noovilu Seaplane Terminal、進出韋拉納國際機場(Velana International Airport, MLE)之紀錄—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馬爾地夫篇 第三回 水上飛機與韋拉納(馬利)國際機場
結束了馬爾地夫5天4夜的度假村悠閒之旅後,
我們搭著AirAsia的A320班機來到了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國際機場。

老狗原先規劃的「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是利用必須途經第三國轉機才能到達離馬爾地夫的行程特點,延長在轉機國停留的時間。
再加上縮短交通時間及機票效益最大化的考量,採取來回進出不同國的策略。
去程安排停留新加坡3天,返程停留馬來西亞4天,
又因為選擇搭乘夜航的AirAsia班機離開馬爾地夫,
所以省下一個晚上的交通時間,形成在12天造訪3個國家的精簡交通時間行程。
可是人再會算,終究還是比不上天算。
因為家中出現突發狀況,以致於必須提早回臺灣,
因此原本規劃的吉隆坡+馬六甲行程,就縮短吉隆坡國際機場半日遊。
那麼,吉隆坡國際機場有什麼行程,值得開一篇專文來分享?
近幾年去過吉隆坡國際機場轉機的朋友,可能會聽過KLIA和KLIA2。
不過這已經是舊稱,現在稱為Terminal 1和Terminal 2。
也就是說,吉隆坡國際機場實際上由兩大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1998年啟用的航廈KLIA,後來被稱為KLIA1,現在官網上稱為Terminal 1。
另一部分是2014年啟用的航廈KLIA2,現在官網上稱為Terminal 2。
兩部分之間的交通要靠機場快線(KLIA EKSPRESS)或Shuttle Bus接駁。
而Terminal 1又包括Main Terminal Building 1 , Contact Pier與Satellite Terminal A三部分。
Terminal 2旁又有 Gateway@klia2 這棟綜合購物中心與交通中心相連。
整座吉隆坡國際機場,可說面積廣而且十分複雜。
再加上吉隆坡國際機場官網內容十分簡略,網路上查到的資訊又十分破碎。
因為老狗原本打算自己通關領行李,入境馬來西亞玩4天,4天後再出境,
所以光是弄清楚動線就花了不少時間,只是沒想到卻變成待在機場大約9小時。
即然如此,那就來寫一篇有關吉隆坡機場轉機的分享文。
讓之後有需要利用這裡轉機的朋友有資料可以參考。
在以往,因為轉機需要入境再出境,馬來西亞的通關速度是出了名的慢,
再加上KLIA1和KLIA2之間有一段不算短的車程,
所以以往在吉隆坡轉機要預留3小時以上的轉機時間,不然可能趕不上下一段班機。
現在有了快速通關,就可以多點時間逛機場內免稅店。
但是如果跨航廈轉機,仍然要預留一些搭車和等車的時間。
所以,這篇分享文主要在於分享現在通關與跨航廈轉機的過程,
內容沒有美景可欣賞,但卻有很實用的資訊。
另外再附帶因為停留在機場9小時而出現的吃吃喝喝訊息,
包括Gateway@klia2 中的星巴克和KLIA1中的亞坤咖椰吐司。
如果需要從吉隆坡入出境或轉機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看,
對於讓行程規劃順暢一定會有幫助。
這篇分享文分成下列幾個段落,可以快速點選跳轉。
- Terminal 2 (KLIA2) 入境
- KLIA2 轉乘KLIA EKSPRES 或Shuttle Bus 至KLIA1
- KLIA1 公共區、景觀台、休息區
- 亞坤咖椰吐司
- KLIA1 管制區及接駁巴士
- KLIA1 Satellite Terminal A
✅ Terminal 2 (KLIA2) 入境
自2024年6月1日起,持臺灣護照可以在馬來西亞快速通關。所以,從前在移民官入境閘口前大排長龍,花上1~2小時等通關的狀況將不復發生。
老狗這次入境馬來西亞,就有使用到快速通關。
只是目前在網路上似乎不容易找到完整分享,所以來做個簡單的分享。
吉隆坡國際機場的Terminal 2(以下稱為KLIA2)是專供廉航專用的航廈,
但在實際使用上,使用KLIA2的極大部分是AirAsia的航班,而AirAsia也只使用KLIA2。
所以如果搭AirAsia進出吉隆坡,那肯定就是從KLIA2入出境。
老狗下飛機時錄了一小段影片,可以看到在空橋上要走上不算短的時間。
順著指標前進,就會來到通關入口閘門。
在這裡很高興的看到中華民國國旗,
因為只要入境前3天內上網填妥「馬來西亞數位入境卡(MDAC)」,
就可以從這個方向走自動通關。

因為AK73是凌晨4點多降落的飛機,同時段沒有其他班機降落。
所以照片裡看到的,排自動通關的旅客都和老狗同一班機。

下面這張照片是通關前拍的,和上一張照片只有3分鐘的時間差。
看起來不短的人龍才幾分鐘就消化掉了。
實際使用吉隆坡的自動通關,發現它的速度很快,
只要放上護照再拍個照,應該不到30秒就過關。
老狗的感覺是比回臺灣的自動通關還來的快。
先前在網路查到的第一次進馬來西亞要走人工通關,在老狗身上無法體驗。
因為27年前度蜜月時就到過蘭卡威、檳城和吉隆坡,
不知道是不是27年前的紀錄還在…


原本預留1個小時的通關時間,大概5分鐘就解決。
在通關後2分鐘就走到行李轉盤。
原本以為行李等我們,沒想到行李還沒出現…


再過2分鐘,終於出現第一件行李。
也就是說,以後進出馬來西亞轉機的時間可以縮短許多,至少快了1個小時。

因為時間太早,KLIA2的免稅店都還沒有開門。

往另一邊看也是免稅店,一樣還沒開門。

商品很多,據說馬來西亞物價較低,比較適合採買。
但只能徒望商品興嘆!

領完行李後,因為商店都還沒開,所以先順著指標走,看看能遇到什麼。
因為我們回臺灣的班機是14:55的華航CI722,在吉隆坡機場要待上頗長一段時間,
在不趕時間的狀況下,就選擇搭Free Shuttle Bus到KLIA1。
其實拍這張照片的時間才5:00,
如果真想到吉隆坡市區去走走,是可以搭KLIA Ekspres進市區再回來。
因為KLIA2往市區的第一班車是4:55發車,到KL Sentral是5:28。
再轉地鐵進市區,應該也才6點不到。
只是我們搭AirAsia航班過來,飛機真的不好坐,很難小睡。
而且還推著2大箱行李,所以想找地方休息…


再往前是座面積頗大的商場,就是Gateway@klia2。
這裡可以看到有營業中的美食街。

在這裡看到星巴克,老婆說想坐下休息,於是進去買咖啡和食物,坐一坐!

馬來西亞的物價比起新加坡和馬爾地夫,果然便宜多了!
機場內的價格和臺灣差不多。

✅ KLIA2 轉乘KLIA EKSPRES 或Shuttle Bus 至KLIA1
在星巴克小睡一下子,繼續往KLIA1前進。要往Free Shuttle Bus站的路上會先經過KLIA EKSPRES的入口。

還會經過在KLIA2的過境旅館。

這家「南洋茶室」挺大間,客人也多,不知道是不是名店?

再往前走,到了盡頭,這裡是上下自用車的地方。
如果是包車的話,應該就是在這裡接客人。

要搭巴士就下樓去吧! 馬來西亞的機場指標色彩超鮮豔,深怕人看不到一樣。

搭上手扶梯下樓去,斜面的設計方便推行李下樓。

這個看板是Shuttle Bus的時刻表,但是在那裡搭車? 前面圍起來的地方嗎?

走到另一邊,看到這個紅色箭頭,原來在剛剛的時刻表後面。
這裡是搭長途巴士的地方,如果想省點錢去麻六甲(Melaka),可以從這裡搭巴士。
如果要往吉隆坡市區方向,那就搭KLIA EKSPRES就好了。

原來Shuttle Bus的乘車位置在這扇門外。

找到這支柱子就對了。巴士會停在這裡。

等了一小段時間,上車了。
以航廈間接駁來說,這趟車程算是久的,大概搭了20幾分鐘。

經過約半個小時,我們在Terminal 1(以下稱為KLIA1)的1樓下車。
2座航廈間有段距離,趕時間的話搭KLIA EKSPRES會快很多,大約3分鐘就到了。

✅ KLIA1 公共區、景觀台、休息區
從1樓上來KLIA1的公共區大廳,瞬間感受到眼睛一亮!寬敞的大廳,開闊的空間,有著非常現代化的空間感。
照片中這一側是航空公司報到區,就是照片中紫色顯示器的位置。
航班起飛前3小時左右才會開櫃,我們搭的是下午2時左右的華航,中午左右才開櫃。
因為體力有限,同時也不想來回市區那麼趕。
所以早上這半天就先在機場裡找地方小睡一下,然後逛逛賣店和景觀台。

機場內的馬來西亞傳統住屋造景,裡面是可以進去的。
於是老狗和老婆就跑到裡面的發呆亭去,躺下來小睡一下。

不止我們,也有其他旅客在這裡休息。
這算是另類的體驗馬來文化嗎?

休息了一個多小時,陽光從屋頂的縫隙直射,是時候起來四處逛逛了。
KLIA1的大廳相當大,中間往下一層是通往管制區的出境通關通道。

往通關處的入口。
老狗得等到華航開櫃才能從這裡進去,所以繼續在大廳繞一繞,看看這裡有那些店家。

從四週可以看到通關區的動線。
有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嗎?沒錯,就是快速通關。
拿臺灣護照一樣可以在KLIA1走快速通關出境。

通關處的空間一樣非常大,旅客人數雖然不少,但相較之下顯的相當稀疏。

在公共區大廳四處繞一繞,看看這裡的商家賣些什麼。
馬來西亞零食賣店。

DIOR,這不用多說了吧?

這家是馬來料理餐廳。

電子用品、器材賣店,價格當然和掏寶、蝦皮不能比,賣個方便。

咖啡店,好像在很多地方都看過這家。

亞坤咖椰吐司,等會兒找老婆來吃一吃,看看大馬的和新加坡的有什麼不同。

膠囊旅館。如果一到KLIA1就看到這家,也許就入住休息了。
不過時間都過了一半,進去休息浪費了點。

糖果飲料賣店。

韓式炸雞賣店。

看了一下菜單,價位還好,比桃機的餐點便宜。
只是感覺來到大馬,吃韓式炸雞怪怪的…


看店名就知道是麵店。

菜單中有中式、臺式,還有娘惹料理,總之大雜燴就是了。

走著走著看到畫廊? 應該是利用機場空間舉辦的藝文展出吧?

牆上的說明列出了藝術品的作者們。

大概看一看,畫作內容很有趣味性。

也有寫實派的作品。


看過畫廊往另一邊去,看到了麥當勞。

這家是大馬料理餐廳,佔地不小。

裝潢具有熱帶風格。

至於菜色就真的有看沒有懂,只知道價位不低。

旁邊是三明治速食店。

然後是藥局。

堆積成山的虎標萬金油相關產品,除了萬金油還有痠痛貼布。
除了虎標之外,當然還有其他治痠痛的產品。
是說搭飛機坐太久,就會需要這類治療身體痠痛的產品嗎? 好像是這樣…


另一家餐食館,好像是賣義大利麵這類的。

然後是我們臺灣之光—鼎泰豐。
在吉隖坡機場看到臺灣就有的店面,其實引不起進場消費的慾望。

另一家知名化粧品專櫃。

回到公共區中間的大看板外,老狗要搭的班機與登機口出現在左側最下方。

差不多快到華航開櫃的時候,來去觀景台繞一繞之後,去找老婆推行李過來。
在公共區還有一處觀景台,凸出於航廈外側,通過長長的迴廊就可以眺望機場飛機起降。
老狗錄了一小段影片,有興趣可以看一看觀景台是什麼樣子。
在觀景台上可以看到航廈兩側的登機口,還有停靠在一旁的飛機。

回到公共區,往下看會看到KLIA1的未來願景模型,
因為比現在的機場多了一組衛生航站。
現在只有照片遠側的Satellite Terminal A。

接下來就是到華航櫃臺辦理報到了。
✅ 亞坤咖椰吐司
來到亞坤的攤位旁,柱子上的大海報介紹亞坤的起源,還有特色餐點。
在攤位上的菜單,看看價位,在國際機場中算的上是平價的了。
土司上次在樟宜機場吃過了,這次來試試別的好了。

於是點了咖哩雞麵和咖哩雞飯,再加上一杯熱茶和熱咖啡。

咖哩麵和咖哩飯上桌,應該是同樣的咖哩,只不過麵放在咖哩裡,飯另外放。

感覺亞坤的咖哩像是加了椰奶還是椰漿,多了一種臺灣吃的到的咖哩所沒有的香味。

至於咖啡和茶飲就是一般水準,沒有特色可言。

✅ KLIA1 管制區及接駁巴士
在華航櫃台托運完行李,拿到登機證後,開始從公共區到登機口漫長的路程。為什麼說是漫長呢?
因為登機口在C區,就是位在機場當中的衛星航廈A(Satellite Terminal A)。
我們所在的公眾區位在主航廈(Main Terminal),要先經過終端航廈(Contact Pier Terminal),再轉搭接駁車才會到達衛星航廈A(Satellite Terminal A)。
這段路並不長,但必須要找路、等車,大概得花上個20分鐘。
至於怎麼走到這裡,請繼續往下看。
在通關後進入管制區,一樣會見到一些商店。
這裡所賣的商品就像一般免稅區一樣,以化粧品、食品為主。

像這家就是規模不小的商店,全都是賣糖果等零食伴手。

還有換錢的地方,匯率高低就沒研究了。

在這幾家賣店的兩側會見到各有一條通道,通道兩旁都是登機門,編號都是G與H開頭。
這裡就是前面提到的終端航廈(Contact Pier Terminal)。
下面照片這一側是進來後的右側,登機門編號為G+數字。

下面照片這一側是進來後的左側,登機門編號為H+數字。

吉隆坡國際機場的登機門標準配置像照片中這樣,安檢裝置設在登機口。
所以像是水這類的物品就難以帶上飛機。

這裡是終端航廈(Contact Pier Terminal)的平面圖。
在國際航線層使用的只有偶數號登機門,總共11個。
老狗有觀察到使用這裡的登機口的,不是馬航就是峇迪航空,進出機場可以省下很多時間。

至於其他的登機口就要搭手扶梯往下。

往下一層還不夠,還要再往下…


來到地面層搭接駁車才能到編號為C開頭的登機門,也就是衛星航廈A。

等接駁車等了幾分鐘,而車子也開了幾分鐘。

下車後立馬見到照片中的景像,像是一個中間有超大圓柱(圓環)的十字型建築—衛星航廈A。圓柱中間包著一片樹林。

往內走到圓柱(環)邊,看到這面指標牆,開始找自己要搭的飛機在那個登機門登機。

✅ KLIA1 衛星航廈A(Satellite Terminal A)的店家與登機門
衛星航廈A就像是一座在機場中的小型市集一樣,中間的圓柱週圍都是店家。照片中的Little Malaysia就有許多小東西,吃的、用的、紀念品都有。

和公共區相同的餐廳,賣的食物當然也一樣。

呈十字形建築的衛星航廈A,由中間圓環向四個方向各分出一支登機門動線。
在我們要上機的C24登機口旁有好幾個按摩椅

還有個人雅座。

價格還好,在這裡休息一下也不錯。

由中央的圓環分出的登機門挺長的,應該有7個登機門。
還有長長的電動步道提供服務。

整座衛星航廈A建築物,感覺相當通透明亮。

一樣是在登機門前設置安檢裝置,所以食物飲料這些都帶不上飛機。

我們要搭的華航班機在這座登機門,還沒開放,也沒看到飛機。
老婆去坐按摩椅,老狗四處去繞繞!

來到一個挺棒的拍照角度。
這裡在登機門與天花板間的夾層。

在夾層也有一些餐廳,看起來是頗有水準的餐食。

從夾層鳥瞰位在中央的圓環,下面都是店家。

中間的圓環當中是刻意保留的熱帶雨林。

圍繞中間圓環的店家有好多個,還有化粧品專櫃。

而在夾層的下方也都是商店,所以說這裡就像座大型市集一樣。

又是另一個適合拍照的特殊角度。

夾層以餐廳為主,照片中是另一個分支,麵食館在公共區中也有出現。

在圓環四週也有與夾層等高的步道,可以繞著雨林走一圈。

另一處分支入口處的店家。

這裡也有可以小睡和洗澡的膠囊旅館。

從另一個角度看位在中央的雨林。

在這裡可以欣賞機場內的大鐵鳥。

回到C24登機門,回程的華航飛機出現了,準備登機。
老狗的「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即將在數個小時之後劃上句點。

那麼「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還有分享文嗎?
有的,老狗另外會再開一篇以旅館為主題,以及另一篇以航班為主題的分享文。
分別放在「住宿訂房」與「航空翱翔」大類當中。
如果對這兩個主題有興趣的朋友,就請稍加等候。
老狗會儘快找時間把它們寫出來的。
所以,老話一句:
欲知詳情,請待下回分解。。。

馬爾地夫 The Standard Maldives 度假村與H78 Veli轉機旅館、新加坡V-Hotel Lanvender 威大酒店勞明達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住宿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