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時序進入七月,可以說是國人外出旅遊的旺季。
老狗眼見身邊一票親朋好友陸續出國旅行,當然也要出遠門去走走。
雖然國人出國首選就是去日本,但老狗向來不愛一窩蜂跟隨眾人腳步。
對於出國旅行這檔事,早在9個月前就著手規劃「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當萬事俱備,飛機一來,便把老狗帶到了位在赤道上的新加坡。
這是「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中的轉機國,也是第一國。

不知道網友們對新加坡有什麼樣的印象?
是「鼻屎大」?「很擁擠」?「很熱」?「消費很貴」?
新加坡是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城市型國家,
面積在經過多次的填海造陸後,仍然僅有728平方公里
而長住居民中有大約6成是公民,而公民中又有大約3/4是華人。
所以在街上四處可以見到中文廣告看板。
但是新加坡推動英語教育已經數十年,官方語文主要是英文。
在各地的指標文宣都是英文為主,所以有陌生中帶了點熟悉的感覺。
又由於政府的管理講究效率,大眾運具發達,所以規劃當地交通非常簡易。
整體而言,新加坡就是個相當方便國人自助旅行的大型遊樂場。
不論是購物、娛樂、移動、溝通、飲食各方面都非常方便。
但由於物價相當高,唯一不方便的就是自己的荷包而已…

老狗看過不少YT介紹新加坡旅遊,
大部分是到訪聖淘沙、環球影城、濱海灣花園、動物園、星耀樟宜、烏節路商圈,
或是像牛車水、小印度、甘榜格南等歷史保護區。
老狗對於購物和遊樂場沒太大興趣,
所以在新加坡停留的3天中,主要造訪歷史景點為主,其次是名勝景點。
這篇就來分享老狗到訪新加坡的第一站—直落亞逸(Telok Ayer)與牛車水(Chinatown)。
這兩處地方都是華人傳統聚居空間,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老狗是追隨二百年前由閩粵渡海而來的先民腳步,
先到登陸這個小島時的第一個落腳處報到。
但實際上是要來這一帶的Arcade大樓換新加坡幣現金。
不然身上沒現金,只有信用卡,還是怕怕的…
即然要換錢,就順便把直落亞逸(Telok Ayer)與牛車水(Chinatown)想走的景點逛一逛。
又因為搭酷航的夜航班機來到星洲,旅館在早上只能先寄放行李,
所以吃過午飯後,從牛車水回旅館辦理入住手續。
順便稍事休息,在黃昏前再出門繼續行程。
而這一個上午的行程,老狗走訪了直落亞逸的幾處百年古蹟,
可以在一小時內看盡新加坡發展的新加坡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
然後品嚐了知名的天天海南雞飯,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好吃。
最後繞了一圈牛車水市街,欣賞精緻的巴剎壁畫後,上地鐵回旅館。
下面就是各個重要景點的簡介
  • 天福宮 (Thian Hock Keng):為福建移民於1840(清道光20)年創建的媽祖廟,除了主祀媽祖之外,配祀關聖帝君、至聖先師(當地稱「孔子公」)與觀世音菩薩。因為這座廟宇的興建目的是做為福建移民的信仰及權力中心,因此建築外觀帶有相當濃厚的閩南風格,為三進五開間,非常接近在臺灣常見的廟宇。然而畢竟所在位置是新加坡,在細部或多或少有著南洋風格。似曾相似但又陌生,這也是旅行中有趣的地方。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納哥德卡回教聖殿 (Nagore Durgha Shrine):天福宮的左側為玉皇宮,再左側相隔一處綠地,即是納哥德卡回教聖殿。這座建築名為聖殿,並非清真寺,為19世紀20年代首批南印度伊斯蘭教信徒(丘利亞人)為一名曾經到訪過新加坡的聖者所興建。建築外觀帶有古典設計風格,融合東西方建築特色,早期是南印度伊斯蘭教的信仰中心,現今的功能偏向紀念性質,而這棟建築可能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宗教建築。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福德祠 (Fuk Tak Chi Museum):這座廟宇建築由廣東人和客家移民於 1820 年至 1824 年間建立,供奉他們口中的「伯公」,也就是土地公。1825年,廟宇正式落成,後來成為廣東人和客家人的信仰中心,甚至作為一個解決糾紛的處所。1990 年,這棟建築被移交至中國和大馬的工匠對其全面修復,目前內部是座小型博物館,內部展出以過去牛車水的生活景像所製作的模型為主,為後方旅店的一部分,目前已無神明在神龕上。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粵海清廟 (Yueh Hai Ching Temple):這座廟宇為潮州移民所建,據說最初只是一間亞答屋(亞答為棕櫚科植物,樹幹樹皮樹葉可用以建屋)。初抵新加坡的移民必到廟宇參拜,以感謝媽祖庇祐,一路平安。而廟名中的「粵」指廣東,「海清」即指海路清平,祈求廣東人在海水清平之下安然乘船抵達南洋。1820年代被改建為潮州建築風格廟宇,並且增建供奉玄天上帝的上帝宮,兩廟比鄰而建。在這裡可以見到與臺灣常見閩南式廟宇截然不同的廟宇建築風格,精彩的嵌瓷工藝,也就是臺灣習稱的剪黏作品更是欣賞的重點。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中華醫院(Chung Hwa Free Clinic):中華醫院為新加坡的中醫師公會在1956年所成立的慈善中醫診所,同時也是中醫師公會的總辦事處及教學研究治療場所。1978年大巴窯(Toa Payoh)中華醫院成立之後,公會的基地與學院的教學工作移出此地,而這個空間則一直看診至2005年6月。目前這裡已經變成「My Awesome Café 」,應該算是餐酒館吧! 我們經過時還沒開門,所以並不知道已經轉型,還以為是醫院…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安祥山公園 (Ann Siang Hill Park):在牛車水與直落亞逸之間的一個小公園,曾經是一座小山丘,是新加坡市區內原有的小山丘中僅存的一座。這裡最早是丁香和肉荳蔻種植園,在馬六甲富商謝安祥購入後,漸漸轉為牛車水與直落亞逸商業區的延伸,僅存的陡坡被規劃為小面積的綠地。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 (Singapore City Gallery):為新加坡的都市計畫展覽館,主要展示在過去 50 年來,新加坡如何從一座「鼻屎大」的小島轉型為「亞洲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同時說明主政者在「前瞻性、長期和全面的土地利用」思維下,如何利用民間與公部門的力量來實現國土規劃。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展館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一樓的大型的新加坡全國模型,搭配聲光效果分區介紹全國各區的規劃與特色,還有二樓的跨樓層中心區建築模型。透過這2座模型與搭配的聲光展演,可以在小空間裡快速了解新加坡各個區域的特色。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牛車水(Chinatown Singapore)與巴剎壁畫:牛車水是新加坡早期的華人聚集地,以中葡式風格的店屋為街道特色,因而成為新加坡三大歷史保留區之一,但也因此而非常商業化,街道兩旁佈滿了販售紀念品商店與餐廳。老狗個人對這些商店與餐廳沒太大興趣,但對於隱藏在街肆之間的大型壁畫就相當有興趣了。例如「我的牛車水住家」等,老狗覺得畫工相當精緻,比起街肆中店家販售的商品,更能吸引目光。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在街區中的牛車水原貌館整修中,沒能參觀,實在可惜。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之天天海南雞飯(Tian Tian Hainanese Chicken Rice):這道小吃似乎已經成為新加坡的美食代表之一。在老狗還沒吃過天天海南雞飯之前,對於這種類似水煮的雞肉沒什麼好感。在臺灣吃到的海南雞飯不是乾就是柴,令人望之卻步。但在試了一口後,才發現這種類似水煮雞肉可以這麼的軟嫰,白米飯淋上雞汁後可以這麼的香。如果下次再訪新加坡,一定再來這裡找天天海南雞飯報到。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換新加坡幣的Arcade大樓:雖然新加坡很多商店都可以用線上支付,但口袋完全沒有新加坡幣總是不安心,在臺灣兌換新幣的匯率實在令人覺得虧太大,於是拜了拜谷歌大神,找到了位在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地鐵站外的Arcade大樓,這裡面一、二樓幾乎都是換匯小店。我們到的時間太早,大部分換匯店都還沒開門,所以換到了不怎麼理想的匯率。如果是一般營業時間來訪,應該可以換到不錯的匯率。(註:大樓外觀照片拍壞了,借用Google map的街景。)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張路線圖就是這天上午在直落亞逸與牛車水的步行移動路線。
從萊佛士坊站走到牛車水站大約2.3km。
如果加上在各點的步行距離,可能接近3km吧!


以下就按照到訪的時間先後順序,來分享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
老狗已經24年未曾到過新加坡,這變化可真是大呀!


🏦 Arcade大樓換新加坡幣

剛來到新加坡,第一件事當然是換錢了。
在樟宜機場兌換的匯率較高,所以來到了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站附近。
據說站外的Arcade大樓中都是換匯的小店,當然是選這裡換匯了。
不過一出站,某人就被這個招牌所吸引。
無所不在的星巴克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萊佛士坊一帶是新加坡的辦公大樓區,星巴克在這裡出現當然不足為奇。
店內的裝潢風格與臺灣幾乎完全相同,稱為「Starbucks風格」應該不為過。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所以,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先買一杯星巴克咖啡來拍照打卡做為紀念…
星巴克可以用信用卡,所以口袋沒現金是沒關係的。
事實證明,在新加坡生活3天,口袋沒現金還真的沒什麼關係,到處都可以線上支付。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買完了必買的咖啡,走進大樓換錢去。
因為我們到達的時間太早,大樓裡的小店大部分還沒開門。
一、二樓走了一圈,只有少數店家營業,當然無從比較匯率。
加上只換了5,100元臺幣而已,所以隨便挑了一家有開門營業的兌換。
老狗這回出門隨身帶著Insta360 Ace Pro,順手錄了一段大樓內部的影像。
可以想像如果在正常營業時間,這裡會多熱鬧。
畢竟新加坡的外來工作人口很多,換匯是生活中必須的動作。


出國玩耍的時間很寶貴,不要浪費在換匯這種差不到幾塊錢的地方。
還是快快進入這天的行程吧!


🏛️ 粵海清廟(Yueh Hai Ching Temple)

走出如迷魂陣的摩天辦公大樓區,花了幾分鐘找到了位在漆街與菲立街交叉口的粵海清廟。
可以先看一看下面這一小段影片,就會發現粵海清廟是位在現代化水泥林當中。


粵海清廟由潮州移民籌資建立,何時立廟已不可考,而最早的文字紀錄在1826年。
廟名中的「粵」是指廣東,「海清」則是「海路清平」。
意即祈求廣東人在海水清平之下安然乘船抵達南洋,
華人在遠渡重洋上岸後第一件事,就是向海上女神–媽祖答謝庇祐平安渡海。
所以,粵海清廟的廟門前方原本是海邊,後來填海造陸,成為今日高樓林立的萊佛士坊。
而廟裡祀奉的當然就是媽祖,後來潮州移民再將篤信的玄天上帝一同奉祀在此地。
在1850年至1855年間擴建成今天的規模,形成「上帝宮」與「天后宮」並列的現況。
老狗遠自臺灣來,當然也要像先民一樣,先來這裡參拜媽祖,祈求保祐這趟旅程一路平安。
粵海清廟在1996年6月被列為新加坡國家古蹟,廟門維持近百年前的規模。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走進廟門就會見到兩座並列的廟宇,這和臺灣常見的廟宇形式有很大的差距。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位在左邊(龍邊)的是上帝宮。
以老狗參拜廟宇的習慣—龍進虎出,所以先從上帝宮參拜起。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廟宇屋頂有許多嵌瓷工藝品,相當值得駐足欣賞。
臺灣把嵌瓷工藝稱作剪黏,但同樣的技法,不同的應用方式,做出來的成品就截然不同。
粵海清廟的嵌瓷作品數量如此龐大,作工繁複,是在臺灣看不到的。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除了屋頂外,兩側檐牆上也有嵌瓷,內容應該都是民間故事或神話。
虎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廟匾為石雕作品,也不同於臺灣的廟宇。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往內走是前殿(三川殿)、拜殿及正殿。
可以看到多面匾額,以及與閩南式廟宇完全不同的建築細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在兩側過水廊牆面上除了有民間故事構成的嵌瓷外,下方還有由嵌瓷構成的龍、虎圖騰。
虎側過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過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中間是拜殿,大木結構與臺灣廟宇一樣,都是捲棚頂。
但在裝飾細節和臺灣閩南式廟宇完全不同,擂金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兩側的木刻與彩繪等細節不同,
因為拜殿與正殿是所謂“對場作”建築風格,
廟方在當年整修時,將建築從中軸線分成左右兩邊,
分別由兩批不同工匠在同樣的基礎下在細節發揮才藝,
因此最後成品就成為兩側細節不相同,但又看起來不違和的建築成品。
虎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正殿外側的檐牆由大型的瓷藝作品作為裝飾,個人認為工藝比較接近交趾陶燒。
虎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在正殿檐牆上有勿向正殿內部拍照的標示,基於尊重,回頭拍前殿內部。
可以看到在前殿內多了一對門,門上的門神都是擂金畫。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參拜完玄天上帝後,走過兩宮中間的門,來到天后宮的正殿。
在天后宮這邊,屋頂下方掛了不少清治時期的匾額。
其中貼滿金箔的「曙海祥雲」為清德宗光緒帝於1900(光緒25)年賜匾,
是相當有價值的文物。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除了「曙海祥雲」外,還有好幾面匾額,都是歷史文物。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天后宮的大木結構與上帝宮相當接近,拜殿一樣是捲棚頂,通樑上有擂金裝飾。
虎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正殿的大木結構是中式建築中的「抬樑」。
但通樑與童柱都是方形,上面有許多許擂金裝飾,和臺灣的閩南式廟宇有很大的不同。
虎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和上帝宮一樣,天后宮在前殿與拜殿之間多了一對門。
門上有仙女擂金繪。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至於前殿的大木結構同樣為「抬樑」式。
童柱變成了熟悉的瓜筒,通樑也呈現較圓的形狀,接近臺灣常見的「三通五瓜」。
虎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天后宮門神彩繪風格也和臺灣常見的不同,為有著魁梧身材的潮汕門神。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走出天后宮,抬頭可見廟匾同為石雕。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天后宮這側的屋頂,與上帝宮一樣有著許多嵌瓷作品。
前殿下方的木欄杆和木門,在上世紀90年代被拆除。
在最近一次整修中找到原件,於是又裝回去了。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拉近點看一看,屋頂上的嵌瓷作工相當細緻。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仔細看還有大門戲台等等構造,,要維護就比較辛苦了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回到山門後,上方一樣可見許多崁瓷裝飾。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在山門旁的牆上有這些石碑,告訴我們粵海清廟的簡史,而現今由義安公司管理。
最近一次大整修在2011~2014年間,相當用心的修舊如舊。
重修落成紀錄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簡史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福德祠(Fuk Tak Chi Museum)、應和會館(Ying Fo Fui Kun)

離開粵海清廟,順著直落亞逸街南行,兩側街景呈現明顯的對照。
右側是殖民地時間的中葡式建築。
特點是屋頂以橙色中式瓦片覆蓋,立面的裝飾風格大體為葡式。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些建築的另一個特色就是門前會有為適應熱帶地區的雷陣雨而設計的騎樓。
1882年英國殖民當局在新加坡推動的城市改造計畫,
規定店舖臨街必須保留五英尺的通道,最後成為英屬熱帶殖民地的市街廊寬標準。
這樣的規範在由英文轉換為馬來文,再轉換為閩南話後,變成「五腳基」。
這種形式的建築在「落南洋」人數眾多的金門也會見到。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走著走著,見到了這座福德祠,算是不期而遇,於是決定走進去看一看。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放上隨手錄下的一小段大門口影片。


福德祠於1820 年至1824 年由廣東人和客家人移民建立,
祀奉他們口中的「伯公」,也就是土地公。
後來福德祠成為廣東人和客家人社區的信仰中心,一直到1990年移交給政府動工整修。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但是當老狗往內看時,卻發現廟埕上出現雕像?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走進去一看,這裡應該已經不是廟宇了,因為沒有香爐,內埕被代表舊時代的雕像佔據。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而神龕的位置只留下匾額,帆船模型取代了神像。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在神龕前有座昔日市街模型。
很顯然的,這裡曾經是寺廟,但已經不是寺廟了。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再往內走會發現通到後方的建築物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裡好像是一間旅館的接待大廳。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大廳裡有中式彩繪壁畫。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還有百家姓牆。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然後還有不少舊文物,是當年粵籍華人下南洋的歷史資料。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還有一些我們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的文物。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些老物件我們都看過,但在異鄉出現有種很不一樣的感覺。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回到福德祠內,仔細看看這組模型。
這應該是描繪19世紀時福德祠前的街景。
當年的直落亞逸街就是海岸線,另一側就是港邊。
福德祠前面搭起了戲台,演戲酬神是生活日常。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模型兩側清楚的描繪當年新移民在新加坡的生活樣貌。
右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福德祠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左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放在模型上方的解說牌,有興趣可以看一看。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牆上有些石碑,紀錄曾經作為寺廟的過去。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門神造型相當特殊,同樣是擂金畫。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再往前走是應和會館,為新加坡的客家氏族會館之一。
初建於1882年,為新加坡首個客家組織。
初期是廟宇,為來自嘉應一帶的中國廣東籍移民提供服務。
功能由傳統救濟、協助的功能,推展為連繫新加坡及中國原鄉的橋梁。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應和會館的大門。
1998年12月18日,應和會館成為新加坡國家古蹟。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逛完福德祠,繼續順著五腳基騎樓前行,往下個目的地—天福宮移動。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納哥德卡回教聖殿(Nagore Dargah)

順著直落亞逸街往南走,在到達天福宮前,先看到這棟造型特殊的建築物左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根據立於一旁的解說牌,這棟建築為納哥德卡回教聖殿。
為19世紀20年代丘利亞人為一名曾經到訪過新加坡的聖者所興建。
因為並非伊斯蘭教堂,因此不須面向聖城麥加。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棟建築外觀帶有古典設計風格,融合東西方建築特色。
早期是南印度伊斯蘭教的信仰中心,現今的功能偏向紀念性質。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棟建築的右側。據說可能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宗教建築。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天福宮(Thian Hock Keng)

再往前走個幾步就到了天福宮,由福建移民於1840(清道光20)年創建的媽祖廟。
在19世紀初年,福建移民移入新加坡後,落腳於牛車水一帶,漸漸形成福建移民聚落。
在1821至1822年間,福建移民與建一間簡陋廟宇,
用以祭祀媽祖及表遠對於媽祖庇佑平安渡海的的感激之意。
1839年,福建移民商議重建媽祖廟,商人兼慈善家陳篤生捐納最多。
1840動工興建,樑柱建材與媽祖塑像等皆取自中國,至1842年完工,斥資三萬西班牙銀圓。
之後由福建會館主導廟宇一切庶務,且由陳篤生自1856至1916年間出任天福宮大董事。
同時,天福宮及福建會館亦成為華人社區的權力中心,
在住房安排、就業安置、社會福利、教育、婚禮、葬禮服務等方面為為華人提供服務。
1906年,隨著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的成立,華人社團的權力基礎開始轉移到新組織。
此後,天福宮致力於推動慈善和教育事業。
1973年,新加坡古蹟保存局指定天福宮為國家古蹟,之後陸續有所修繕。
從廟宇的正立面可以看出為五開間閩南式廟宇建築,面寛相當寬。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因為面寬相當寬,用拍照的方式只能拍到局部。
所以老狗這回改用隨身攜帶的Ace Pro錄影,才能見的到較多建築細節。


在牆外的解說牌,裡面有簡短的天福宮介紹。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因為天福宮從本質上就是一座閩南式廟宇。
所以在臺灣傳統寺廟見的到的特色,例如龍柱、斗拱、檐牆透雕…等等,在這裡都見的到。

虎側(外)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虎側(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中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外)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檐下的斗拱、獅座、墀頭、吊筒等,雕工很細緻。
虎側墀頭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虎側獅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中門上方斗拱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獅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墀頭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位在前殿兩側牆面中有功德碑及興建碑記各一面。
虎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走進內埕,往回看可以見到廟門上的門神,和前面幾座廟宇一樣,都是擂金畫。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內埕兩側有過水廊,外側還有廂房。
虎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正殿為歇山重簷頂,高度宏偉。
不過正殿內部禁止拍照,所以就只參拜,祈求一路旅途平安。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香爐頗大,可見天福宮香火鼎盛。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從側面走出去往後殿移動,見到一口井。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後殿後殿供奉關聖帝君,以及觀世音菩薩與伽藍聖王等佛教神祇。
因為正在舉行科儀,所以遠遠的拍張照片做為紀錄。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兩側廂房供奉多位神明,其中還包含了至聖先師,當地人稱孔子公。
可見新加坡的福建移民和臺灣一樣,都是儒道佛神祗共祀,形成特有的民俗宗教。
虎側護龍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龍側護龍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阿爾阿布拉回教堂」(Al-Abarar Mosque)中華醫院(Chung Hwa Free Clinic)

走出天福宮,繼續沿著直落亞逸街南行幾步路,會見到一棟米白色建築。
這座不怎麼起眼的建築物是阿爾阿布拉回教堂(Al-Abarar Mosque),
1974 年被新加坡政府列為國家歷史古蹟。
有別於一般人對於伊斯蘭教清真寺金色圓頂的華麗印象,
「阿爾阿布拉回教堂」沒有任何的裝飾,只有簡單的紅磚屋瓦和白色尖塔。
尖塔上帶有清真寺的象徵的星星和月亮。
樸實的外觀使它成為新加坡所有回教堂中最低調的一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相鄰兩棟街屋之外就是中華醫院,
為新加坡的中醫師公會在1956年所成立的慈善中醫診所,
同時也是中醫師公會的總辦事處及教學研究治療場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棟建築上有著這麼多的中文字,很難不被它所吸引。
據說目前這裡已經變成「My Awesome Café 」,一家由法國人經營的餐酒館。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我們經過時還沒開門營業,所以並不知道已經轉型,以為這裡還是醫院…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裡的街屋有著濃濃的殖民地建築外觀。
有著西方的圓拱門窗與外推窗,又點綴著許多中文字。
色彩鮮豔的街屋外型,很難不令人多看幾眼。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對面轉角處是廈門街熟食中心,如果想吃些什麼,可以到裡面去找。
不過老狗心裡的打算是去找天天海南雞飯,所以就跳過這裡,不去覓食了。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 安祥山公園(Ann Siang Hill Park)

繞過廈門街熟食中心後是廈門街。
在這裡會見到一幅象徵先民渡海來新加坡的彩繪。
下方右側的拱門迴廊是畫出來的…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廈門街與相鄰的直落亞逸街相比,多了幾分寧靜。
但是街景同樣是中葡式街屋風格。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而這裡早期應該也是福建移民的社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在廈門街旁是安祥山公園的入口。
老狗打算從這裡爬上這座小山,來去麥士威熟食中心找天天海南雞飯。
安祥山公園是在牛車水與直落亞逸之間的一個小公園,
這裡曾經是一座小山丘,是新加坡市區中原有的小山丘中僅存的一座。
這裡最早是丁香和肉荳蔻種植園,在馬六甲富商謝安祥購入後,
漸漸規劃為牛車水與直落亞逸商業區的延伸,
廈門街和上方的安祥路就是其中一部分,
僅存的陡坡被規劃為小面積的綠地。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到達階梯的頂端可以見到直落亞逸這個小區的建築物後方。
有點歷史的中葡式建築後方掛著分離式冷氣,反差挺大的。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馬六甲富商謝安祥的介紹。
原來,這一帶以前全是他的…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想看看爬山的影片嗎? 請看:
後面還有一小段安祥街街屋的影像,頗令人感受到南洋風情。
要不是時間不允許,應該要走進去繞一繞的。



🍚 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之天天海南雞飯(Tian Tian Hainanese Chicken Rice)

老狗的步行路線會經過安祥山公園,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從直落亞逸直接走到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
原因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覓食…
雖然對老狗而言,旅程中的食從來不會是首要目標,但沒得吃可一定不行。
但是即然要吃,就花點時間,找些好吃的吧!
老狗上網找找,牛車水一帶既平價又值得一試的,大概就是天天海南雞飯。
於是我們繞了幾分鐘的路,來到了這裡。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麥士威熟食中心的規模不小,像這樣的鐵皮屋頂屋有3棟,每棟都有個幾十攤。
老狗到新加坡政府網站查了查資料,整個新加坡像這樣的室內市集有三十多處。
看樣子這已經成了新加坡在地文化的一景。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雖然這裡面沒有空調,但整體而言算是整齊清潔。
臺灣也有像這樣的食肆,但總覺得整潔程度不如他們。
新加坡早期靠重罰維持良好衛生習慣,
但幾十年的時間下來,整齊清潔真的變成一種習慣,而且是人民引以自豪的。
或許當年人民會抱怨重罰是很大的負擔,
但現在相信不需重罰,這些攤商也能將衛生做的很好。
除了整潔已經變成習慣外,更重要的是讓外來觀光客可以放心用餐。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在熟食市場內的攤商,大概可分成熱食和冷飲兩大類。
雖然熟食不少,但卻聞不太到油煙味,這點最讓老狗認為值得稱讚。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老狗和老婆繞了半圈,看到眾人排隊中的天天海南雞飯。
老婆立馬決定加入排隊行列,雖然現在時間是上午十點多。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老狗則四處去找空位,等老婆買好後端過來。
後來找到在「潮州魚圓面」和「湖汝飲品」之間的座位。
大熱天,有熱湯的魚丸麵實在吞不下。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不如就利用老婆排隊的空檔,點個2杯飲料來喝。
雖然這價格實在令人覺得咋舌,不過這裡是新加坡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等了大約10分鐘,老婆端著這三盤來到座位。
用已經許久不曾見面的保麗龍餐盤裝飯,看起來質感差了點。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是中等份量的海南雞飯(SGD6),看起其貌不揚,但一入口就發現自己錯了。
這雞肉皮薄Q不膩、肉軟嫩不散,再沾上一點附上的辣醬,更收畫龍點睛之效…
飯淋上特色醬汁,帶來雞汁特有香氣。
這一盤和臺灣的百貨公司美食街內的海南雞飯相比,可以說高了不知道幾個檔次。
老狗在臺灣,可是完全不碰這種看起來白白的雞肉的…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盤是魷魚豆芽(SGD6),豆芽淋上雞汁與醬料,配上切條的魷魚,可說相得益彰。
不論是口感或滋味都是上乘。
在大熱天裡吃上幾口,令人神精氣爽,不會有燥熱之感。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餐還有向一旁的湖汝飲品點的2杯飲料—甘蔗汁(SGD2.2)與荔枝水(SDG1.8)。
甘蔗汁是白甘蔗現榨的,新鮮!
荔枝水在臺灣幾乎看不到,原來是從荔枝罐頭來的。
兩樣都不錯,好喝!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餐在天天海南雞飯部分總計SGD18,
加上湖汝飲品的SGD4,總共SDG22,相當於NTD530。
看到這金額,難怪身邊大部分的人都往日本跑…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吃完離開前,看到另一家排隊中的攤子,想必也是名店。
但是中午時候喝熱湯,對老狗而言不是好選項…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要離開前繞經麥士威熟食中心外圍,原來還有外側這一排攤商。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分享掛在身上的Ace Pro所錄到的影像,就知道這座熟食中心有多熱鬧。
雖然不是正對用餐時間,可是要找個空桌來用餐還真的不太容易。


離開對面的城市規劃展覽館前,所拍攝的麥士威熟食中心全景。
應該這一面才是入口正面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新加坡的正中午氣溫高,離開熟食中心後,在太太陽下步行不是什麼好主意。
這時如果能在冷氣房裡躲個一個小時,那就再理想不過了。
於是我們越過馬路,來到了對街的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
這是新加坡眾多的公眾場館中,唯一不對外國人士收門票的場所。
不但不收門票,裡面還提供免費飲用水。
可以說是自由行旅客的好伙伴。


🏢 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

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本質上就是都市計畫展覽館,
由市區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URA)負責管理營運,成立於1999年。
展覽館內主要展示新加坡在過去 50 年來,
如何從一座田園小島轉型為「亞洲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同時說明如何實現「前瞻性、長期和全面的土地利用規劃」,
以及「私營和公共部門之間的夥伴關係」。
展館共分三層樓,一樓大部分為特展展區,包括一座大型的新加坡全國模型。
在這重利用聲光展演分區介紹各區域的特色,以及國家對於國土的整體規劃。
二樓與三樓為常設展區,其中最有意義且值得一看的是一座跨樓層的中心區建築模型,
比例為1:400,尺寸為 11 公尺 x 10 公尺。
透過這2座模型與搭配的聲光展演,
可以在小空間裡快速了解新加坡各個區域的特色。
對於停留不久的訪客而言,是很棒的在地知識來源。
另一個重點是這裡有空調,又提供免費飲用水,而且免費參觀。
對於遊客而言可說是一處免費的休息空間。
如果在市區裡走累了,不妨進來吹吹冷氣順便了解新加坡,休息一下再出發…

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的外觀,和附近的牛車水與直落亞逸街道有著很大的落差。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門口的石雕,象徵19世紀末年辛勤工作的華人移民。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大樓下方有騎樓,這是新加坡建築物必備的設計。
騎樓牆上的海報簡單說明新加坡如何由一個遍布泥灘的小島變身為現今的世界級大都會。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鏡頭轉一下,看看對面的老建物。
這在百年前可以稱為大廈,現在是懷舊老街屋。
城市規劃展覽館座落的街區,四週圍都是老建築。
就是遊客常造訪的牛車水,以及直落亞逸與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等舊街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大門入口旁的大型西洋棋,不知道做什麼的?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大門旁的樓層簡介。
一樓大部分空間是有展期的特展,包圍著島嶼模型。
二、三樓則是常設展,其中的二樓有一部分是中區的模型。
在老狗看過整個場區或,心得是如果沒有時間的話,至少把那2組模型看一看。
這對新加坡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大門外及一樓的展區大部分屬特展,老狗帶著Ace Pro走馬看花的走過,不求甚解。
如果想多知道一些的話,看看這段影片吧!


一樓中間的中庭,走累了可以坐下來歇會兒。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坐了一會兒後往裡面走,立馬就被這座新加坡國土的大型模型所吸引。
而且,這不是一座靜態的模型,而是搭配燈光及影片做解說的動態模型。
這個角度大約是由北向南看,沒有建築物的地方大約是實里達機場(Seletar Airport)附近。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個角度大約是由東向西看,眼前沒有建築物的那一片就是樟宜機場。
而且機場這一大塊土地,很大一部分是填海造陸而來。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個角度是由南向北看,眼前的島嶼是聖淘沙,老狗二十多年前去過一次。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剛剛提到這座模型是動態的,利用燈光和影音效果來做國土規劃的解說。
解說到那一區或那一項規劃時,不同顏色的光線就會投射到有關的區域,挺精彩的。
新加坡河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政府大廈大草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牛車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新加坡河沿岸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政府大廈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裕廊島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新興社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水資源滯留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儲水河流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老狗錄了一段介紹影片,裡面介紹國土分區介紹的很清楚。
很可惜的是沒有從頭開始錄。


旁邊是有關新加坡國土各區的簡介。
A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B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C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走到二樓的常設展區,這裡介紹新加坡國土,以及國土上建築與景物的變化。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其實,新加坡是個一直在長大的國家。
國土面積在剛獨立的1960年代時為581.5平方公里,現在約為728平方公里。
這還在陸續增加中,預計至2030年以前,再增加100平方公里。
從不同時期的地圖可以看出新加坡「長大」的歷程。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國土規劃及發展的計畫。
如果臺灣能有像這樣長遠的計畫,幾十年下來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組模型較小,主要是市中心區的萊佛士坊與發展中的濱海灣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全區都是在介紹政府對國土的發展與規劃。
所以,我們在這座展館遇見很多學生,應該是被要求來這裡參觀、學習、做功課的。
國土面積才1000平方公里不到,如果還不了解,那學校教育是在做什麼的?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另一個空間是城市畫廊,收集了新加坡各地的景觀樣貌。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裡有好多穿制服的學生正在操作多媒體展示器,看看國內各地的景觀。
雖然新加坡不大,但要每個地方都造訪,應該不太容易,特別是在汽車管制之下。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走過城市畫廊,來到了新加坡中央區的大模型。
在這裡,新加坡市市中心區的摩天大樓群歷歷在目,連金沙酒店都可以近距離看個清楚。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轉個方向見到一大片紅色屋頂的矮房子,就是牛車水這一帶的歷史保留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新加坡河的中游。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模型中的高地是福康寧公園,原本是座砲台。
老狗原本打算去走走,可是時間和體力不夠…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裡約莫是烏節路商圈一帶。
愛逛街的朋友一定不會錯過這裡。
至於老狗怕口袋破洞,把這區給忽略掉了。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個角度是濱海灣北側的濱海東(Marina East)。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個角度應該很容易認出來吧? 金沙酒店很好認呀!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裡應該認的出來吧? You are here…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老婆問老狗說那些黃色的大樓在那裡?
老狗回答:未定之天,想像的啦…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錄了一段繞著城市模型一圈的影片,有興趣可以看一看。


看看時間,冷氣也吹夠了,該走出城市規劃展覽館,到牛車水市街去繞繞。
眼前這棟建築物造型很特殊,於是隨手拍下來。
回家之後一查才知道是人力車站。
該建築由市議會於1903 年建造,作為人力車的管理中心。
建築物為愛德華時代的風格,裸露的磚牆與白色的石膏造型形成鮮明對比。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牛車水(Chinatown Singapore)街道之巴剎壁畫

走出城市規劃展覽館,沿著麥士威熟食中心的外圍前行。
幾分鐘後就見到這棟像是寺廟的建築物。
這棟建築真的是寺廟,是新加坡佛牙寺龍華院,興建於2007年。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佛牙寺的正門。
老狗對於現代寺廟建築沒太大興趣,所以幫老婆拍張到此一遊照,就不進門參觀了。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佛牙寺的對面是一大片中葡式建築,也就是安祥山一帶。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牛車水市街和安祥山市街在外觀上差異不大,都是所謂中葡式建築。
這裡的街屋幾乎都變成了餐飲店和賣觀光客紀念品的賣店。
因為我們2人對這類型的商家沒太大興趣,所以走過、錯過,不耗時間在這裡…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牛車水街道中最具中葡式建築代表性的一段,上方加上了遮風蔽雨的屋頂。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因為時間有限,這次就交給隨身帶著的Ace Pro來紀錄。
走著走著,就到了老狗想要欣賞的壁畫區了。


這些壁畫畫工精緻,栩栩如生,連學美術的老婆都稱讚畫的好。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只可惜道路寬度不夠,不能把它們全部拍進相機中。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轉個彎,看到遠方這棟大樓「珍珠坊」,凸出於牛車水的舊建築之外。
為什麼總覺得地震一來它會倒?
「珍珠坊」在 1970 年代期間建成,佔地 1 公頃,樓高 31 層。
分為商業區及住宅區。商業部分建於 1970 年,住宅區建於 1973 年。
循「空中街道」的城市建築理念,集住宅、辦公室、旅行社和零售商店於一身。
在70 年代期間屬於風靡一時的地標。
這在臺灣大概被都更掉了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轉個彎又看到另外幾幅大型壁畫。
說實在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第一眼真以為是攤商。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另一個主題的壁畫。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針對這一部分的壁畫,另外錄了一小段影片。


一方面旅館辦理入住的時間快到,二方面天氣又熱。
老婆不想走到馬里安曼廟和詹美回教堂外,於是直接朝向牛車水地鐵站移動。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這家「八道館魚蝦蟹」據說相當有名,特別是辣螃蟹。
但是我們已經吃飽了,而且某人不愛吃螃蟹,所以省了一餐,荷包破洞小了一點…
據說隨便吃一餐辣螃蟹可能花上SGD200,這代價實在高了點…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整修中的牛車水原貌館。原本有打算參觀的。
現在門口拍拍照,當作到此一遊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雖然沒能參觀,但兩側的街屋立面很有可看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美珍香」應該不陌生吧?
基於我們之後要進入禁止攜帶豬肉入境的國度,就算了,不買…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在地鐵站出入口兩側都是賣紀念品的店家,賣的東西實在引不起興趣。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所以走過、逛過,然後錯過,進地鐵站,回旅館辦理入住吧!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來到地鐵牛車水站,一般遊客好像是從這裡開始逛牛車水的。
別人的行程起點卻是我們的行程終點,這是老狗安排行程的特色。
反其道而行,挺有趣的,而且會在接下來的好幾天行程中看到…
牛車水(Chinatown)市街之巴剎壁畫、粵海清廟、福德祠、天福宮、城市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以及麥士威熟食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中之天天海南雞飯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一回 牛車水(Chinatown) 與直落亞逸(Telok Ayer)

老狗順手錄了地鐵站出口,寶塔街這一段的街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滿街的外國遊客,令老狗不想久留…



那麼,下一段的行程是什麼呢?
在新加坡的住宿地點嗎? 這個留到最後再分享,因為值得特別推薦。
回旅館辦理入住、休息個一個小時後,我們又出門了,來到市中心的市政大廈一帶。
為什麼會到那裡? 因為吹冷氣兼參觀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及亞洲文明博物館。
這2座博物館是新加坡四大博物館中的其中2座,一般臺灣遊客不愛造訪的…
等到太陽下山後再搭新加坡河遊船來欣賞夜景與金沙酒店外的燈光秀《幻彩生輝》
欲知詳情,請點選下方連結。。。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亞洲文明博物館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聖安德烈座堂 (St Andrew's Cathedral)、克拉碼頭 (Clarke Quay)、新加坡河遊船,還有發傳人肉骨茶 (Legendary Bak Kut Teh At South Bridge) — 赤道三國文化休閒行旅 之 新加坡篇 第二回 政府大廈 (City Hall)、新加坡河北岸與克拉碼頭 (Clarke Quay)

2024-08-25 23:52 發佈
感謝樓主詳盡分享新加坡遊記...
謝謝分享

中西式廟宇
感謝分享,這是我看過介紹新加坡最棒的一篇文章。
老狗5550
老狗5550 樓主

感謝賞文! 後面還有要分享的,努力製造中!

2024-08-29 8:06
所得高物價高的城市
老狗5550
老狗5550 樓主

這句話千真萬確。新加坡物價超高,第一天晚上進了超市空手而出。

2024-08-29 8:07
wilddog

要空手而回,可想而知..

2024-08-29 8:08
新加坡的宮廟外觀設計
跟台灣的宮廟外觀造型簡直一模一樣
老狗5550
老狗5550 樓主

本是同根生,當然一模一樣。

2024-08-29 8:07
感謝分享,非常詳實搭配照片,簡直成了立體的旅遊手冊了!
老狗5550
老狗5550 樓主

感謝賞文! 後面還有。

2024-08-29 8:08
感謝詳盡又細心的分享。
好多具有特色的建築,但看到其中宮廟的外型,第一時間誤以為是台灣的建築XDD
老狗5550
老狗5550 樓主

本是同根生,當然很像。

2024-08-29 8:08
感謝分享,真是超詳細介紹~收藏
老狗5550
老狗5550 樓主

感謝賞文! 後面還有。

2024-08-29 8:08
來加分了,老狗哥果然進行的都是文化之旅,在下佩服
老狗5550
老狗5550 樓主

tenderlover 是呀!互相學習才會進步。老狗這趟行程的後半段是海島度假,很適合愛好住宿與美食的T大,煩請耐心等待老狗分享!

2024-08-31 12:35
tenderlover

老狗5550那小弟就搬板凳卡位先啦!

2024-08-31 12:43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