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城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卻又熟悉的地方。因為出差的緣故,來到檳城已經超過三次。但是由於時間緊湊,一直沒有機會逛逛。這次在出差後請了假,規劃一天半的喬治市速寫散步之旅,總算能夠好好的品嚐一下這個世界級歷史古城。
檳城又稱檳榔嶼,這也就是英文名Penang (檳榔)的由來。此地理名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永樂年間成書的《鄭和航海圖》中。18世紀時,由統治當地的吉打蘇丹割讓給英國東印度公司作為海軍基地,是英國在東南亞的第一個殖民據點。為了開發檳榔嶼,發展貿易,英國當局鼓勵華人及其他移民進入,使得檳城經濟日益繁榮 ,也因而造就了檳城多元的民族現況 。
1826年,英殖民將檳城、新加坡、馬六甲三港口整合為海峽殖民地。而檳城就是當時海峽殖民地的首府,檳城裡的喬治市更是海峽總督府的所在。因此,喬治市可說是整個檳城裡最古色古香的地區。裡頭保留了大量的英式建築, 從政府建築、博物館、公園到一般民房處處可見英風。此外,各個族裔的傳統建築也構成了喬治市的美麗風景。像是華人的傳統住宅與廟宇,回教的清真寺,印度教廟宇還有天主教堂等等,無處不讓人驚艷。而讓我最驚訝的是,整個喬治市大部分的舊房舍都保存的很好,漫步其中好像走進時光隧道一般,個人覺得這裡真是個寫生的好地方。因此這一天半的旅遊我安排全程步行,以感受古城的風采。
因為文章太長,請到下面原文連結觀賞
http://nonolin.blogspot.tw/2014/01/2014011617.html#more
速寫作品
http://www.flickr.com/photos/nonolin/sets/72157639961519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