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導遊陳大哥口述,原本甘川洞是荒地,但在韓戰時,因南韓軍隊與聯合國軍不敵北韓軍的攻勢,節節敗退至最後的據點-釜山。
而從韓國各處湧入釜山的難民因無處可落腳,於是找到了甘川洞,在這裡搭起臨時住屋,就這樣住了下來。
這裡每棟房子的空間不僅狹小,房屋間的距離也相當緊密,屋與屋之間的通道,常常僅能容納2人錯身而過。
又因為依山而建,許多通道都是階梯,居民的進出也相當不便。
而且,還因為戰事結束後人口爆增,每棟房子都住了很多人。
甘川洞也因為是難民的集中地,到現在都還是釜山廣域市中最貧窮的地區。
2009年,當地政府試圖改變現況,開始計劃「活化」甘川洞。
隨著「夢想釜山馬丘比丘」活動的推展,由藝術團體為緊密相疊的房子塗上不同的鮮艷色彩,並把空屋變身藝術展場,甚至定期舉辦藝術活動。
搭配當地政府的強力廣宣行銷,甘川洞果然變身成藝術觀光據點,現在是造訪釜山的旅人必到之處。
絡繹不絕的旅人,為當地帶來無窮的商機。

整個甘川洞聚落面積不算小。
因為是參加旅行團的緣故,我們這一團人在甘川洞停留1小時多,只夠走走甘川洞的上半部。
看看天空之巔(村內最高點)、大魚、小王子、燈塔等,時間就用完了。
而下半部的特色景點,例如黃土鹽商會(雜貨店)、甘內交流中心(公共浴室)就沒時間造訪了。
整體而言,甘川洞有點像是放大版的寶藏巖,也有點像是九份,更像是放大版的東引。
但,不論甘川洞像臺灣的那裡,這個聚落形成的背景是獨一無二,不是其他地方可比擬的。
照片中這裡是甘川洞的主要入口,也是公車站的位置。要進村參觀的遊客,大多數都從這裡下車。

在巴士站的對面有旅遊諮詢中心,旁邊的街道是甘川洞裡少數可通行車輛的。

旅遊諮詢中心,裡面有賣集章地圖,一份2000韓元。
有了地圖,方便在村裡四處亂亂逛,否則窄窄小小的通道,走的進去不見得走的出來。

導遊要我們整團人先在這裡拍個團體照。
這裡有2個裝置藝術作品,其中一個叫"與甘川融為一體",是3個人型立牌,有找到它嗎?

入口旁的襪子店。導遊陳大哥說老闆一定腦袋壞掉,在這個著名觀光景點,襪子賣1雙1000韓元。

女兒背後是甘川洞小博物館,裡面介紹甘川洞民眾的生活狀況。

小博物館中展覽品不多,但都是展示韓戰與戰後時期,居民的艱苦生活情形。

順著入口的這條大馬路走,一旁都是特色咖啡館。來甘川洞的遊客,如果不想上下爬階梯,找家景觀不錯的咖啡館,單純看看五顏六色的房子,也是很不錯的。

這條大魚是甘川洞主要的裝置藝術之一,也可以說是地標了。大魚真的很大,大到老狗的超廣魚鏡裝不下它。

換個角度,終於把大魚裝進相機裡,但也附帶了好幾位路人。
對了,這條大魚有個名字--穿梭於胡同的魚。

終於找到可以正面拍下大魚的位置,但要等到完全沒人的時候,實在很困難,於是就把韓妹一起帶回來了!

高高的屋頂上有一群鳥?這些全是裝置藝術。

從這條小樓梯往上走,就會到達甘川洞的最佳拍照點之一-天空之巔。

這裡就是天空之巔,因為是制高點,所以可以拍到甘川洞的全景。

甘川洞的房子,由於許多是韓戰時期臨時搭建,因此只能沿山勢而建。

這樣一層一層往上、往下蓋,然後又在屋頂及牆面上,塗上繽紛的色彩,讓山凹的小聚落活潑了起來。

天空之巔是個自拍的好地方,方位對了還可以拍到海景。老婆的後方就是甘川港。

這個角度自拍就可拍到海景了。

走回甘川洞主要道路,發現路上竟然有人穿韓服。這天天氣非常熱,韓服怎能穿的住呀??

繼續沿著街道向前走,路旁有些賣紀念品的小店。

這家飲食店的裝潢非常有特色。

從另一個角度看甘川洞的房子。從這個角度看,跟東引有點神似。

這是民宿嗎?

在路旁發現這幾位,正在忙著看海。背景有沒有很面熟?

叫兒子跑到前面去當model,看著路人看海。

我們走到小王子和狐狸的下方。從這個角度看過去,甘川洞的房子還真多呀!!

網路上很少人拍到小王子和狐狸的正面。我們把他們拍回來了,不過附帶了一位正妹。

要和小王子拍照的遊客真是絡繹不絕,怎麼等也等不到只有小王子的畫面,只好再順便帶幾個妹回來。

這座燈塔也是拍照場景,在這裡遇上同團的人。

從燈塔外往裡拍,應該頗具特色,不過我不想花時間排隊,甘川洞值得拍照的地方很多。

近看這色彩鮮豔的屋頂,是花人工粉刷的。

在路旁,老狗見到曾擁有的Matiz,不過這輛是第一代,大約1997~8年上市,排氣量僅有0.8L。
導遊說甘川洞是釜山最貧窮的一區,應該是正確的,因為連最便宜的車種,都開了接近20年,還依然使用中。

這裡的山壁上有一大排房子,也是裝置藝術--我們社區-甘川。

這也是一處裝置藝術,名字忘了。

在山壁上的裝置藝術--甘川斑斕魚。


因為時間有限,從這裡我們走進房子間的小路,往巴士站方向移動。
在五顏六色的矮房子裡,看到一棟高樓,感覺是很奇怪的。

這是一條上下連通的垂直樓梯,共有148階,一旁的告示牌說往下走可以看星星。
但老狗倒是覺得走下去再走上來,肯定會看到滿天星星。。。


老狗現在步行的這條小路,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間。
所以,把居民的物品也融入場景中,可以算做裝置藝術嗎?

個人認為這曬衣桿其實很有型的。

這條小小的通路,真的只能容2人擦身而過。在這裡看到的甘川洞,又和上頭大馬路看到的完全不同,一點都不像東方國家的場景。

在房子與房子之間,轉身就會發現驚喜,因為風景迷人,但老狗和兒子發現走不出去了。。。


在當地居民的指點迷津下,我們往這棟綠色房子的騎樓下走,才走到正確,往巴士站的方向。這綠色房子的騎樓下方完全不像是一條可以通往別人家的小路。

牆面彩繪了那麼多箭號,是指向那邊呀??

經過彩繪的房子、牆面和階梯,帶來些許異國風。不過,韓國不就是異國嗎??

在往回走的路上,發現幾戶空屋內有也有裝置藝術。這是移動的房間。

另一棟空屋內的裝置藝術--光之家。

所幸在當地人的指點下,我們回到了"與甘川融為一體"附近。
這五顏六色的房子看多了,真的會迷路,差點真的"與甘川洞融為一體"呀~~~

回到甘川洞文化村的主入口,巴士站外,準備上車去吃午餐了。

老狗在甘川洞聚落中走了一個多小時,最大的心得是房子好漂亮、風景好美麗,但好容易迷路、好熱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