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台灣的超商密度是世界第一的. 這幾天在日本自助 我發覺日本的超商密度應該比台灣還高 7-11; Family Mart; Lawson; Heart-In; Ministop; OK Cercles. 你7-11開一間 我Family Mart就在你隔一條街開一間 我Lawson就在對面也開一間 3,4間互打 甚至我7-11在一條街內就直接開2間通吃. 很懷疑加盟主這麼敢開? 應該都是直營店吧 在台灣的話 加盟主不罵死才怪 客源都互相瓜分光了. 日本的超商比台灣的 還要競爭多了.
再來日本的超商也都不設座位 買了東西都沒得坐下休息食用 便當買了還要拿回旅館吃 路邊和電車站的能座的地方又少得可憐除非去公園,奇怪車站人那麼多 老人更多 怎麼不多弄一些座位? 實在是不方便啊. 每個人都是一直走動著 除非花錢進餐廳或coffee shop, 這點還是在台灣方便多了.
日本的各家超商今年起也學起台灣 開始賣起現煮咖啡了 (去年以前還沒有賣現煮的) 約五,六十元台幣一杯的價位 只是種類很少,7-11甚至沒賣拿鐵咖啡 只有hot&cold美式加奶精. 他們超商賣咖啡都是付錢後給你紙杯自己來 不像在台灣的超商是店員弄給客人的 店員算是比較辛苦. 不過日本的超商裏賣的鮮食種類比較多 看起來都好好吃 台灣超商賣的鮮食種類比較少.
當然禮貌性的話 還是日本的超商比教訓練有素 問候語一次都不會漏喊,這方面台灣的超商 有些加盟店因為員工的汰換率高 喊口號常偷懶 感覺不夠敬業.
NYC5618 wrote:
很多人都說台灣的超商...(恕刪)
其實樓主列的這些都是民族性的問題
比如說設座位這件事,如果常看日劇的話可以發現,光是買便利商店被同事或是鄰居看到就會被投以可憐又異樣的眼光,要是大剌剌的坐在裡面吃便當,甚至配著啤酒的話…那隔天上班應該是會很想找個地洞鑽進去,有時候上班族女性就連去像莎莉亞之類的連鎖家庭餐廳都會是種壓力了…會被認為是剩女或是偷懶不開伙
咖啡的部份也是,去逛一下超商的罐裝飲料區會發現,光是咖啡一種商品就跟台灣只有伯朗咖啡一種可以選擇的狀況差很多,從黑咖啡到調味咖啡,有糖、無糖等等~~或是跟偶像結合的限定,會看到眼花撩亂…不愧是罐裝咖啡的起源國
而且日本人泡咖啡館的風氣很盛,普通咖啡館一杯黑咖啡約180~250日幣,跟超商的價位沒差多少,還可以偷閒抽根煙聊聊天,在這種習慣下才會覺得在商內賣咖啡是件多餘的事吧
我覺得日本超商最好逛的幾個區域是:
1、書區~可不是因為有色情漫畫!!(而且現在很多多綁起來或封起來了),而是他們的選書水準很高,尤其是旅行旺季的時候,超商裡賣的旅遊書質和量都很高,可以感覺到他們在選書上的用心(台灣很多書店賣的書我都在日本的超商買過,價位也很便宜)
2、酒區:有些超商會不定時推出地方或季節限定地酒,價位便宜且多為小瓶裝,不論是買回旅館小酌或是帶回台灣都很方便
3、熟食區: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在日本,總有個晚上會特別想吃超商的便當和炸雞,有時候回台灣吃超商便當的時候都會覺得為什麼台灣的超商便當可以這麼難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