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與韓國的經濟在近幾年在規模與成長浪頭方面都已趕上日本, 但是個人GDP與國民日常生活水準距離日本仍有一段差距仍也是事實, 所以中國與韓國的年輕留學生或打工族在日本服務業打工的情況仍有一定的比例存在,
中國與韓國在日本打工應該集中在幾個行業, 會讓我們去日本商務或觀光旅行時接觸到,
1. 便利商店
便利商店應該是有較高的比例會遇到, 這類型的工作所需要的日文程度最輕, 與客戶的對話時間與效率最短最快, 相對地在便利商店打工的中國或韓國人最會出現年輕, 訓練不足, 以及受日本社會化影響最淺的情形, 也就最容易讓人覺得服務差
且有些時間是單獨一人在看店, 沒有老闆或日本主管在旁, 這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沒有服務規矩的情形
2. 超市
比便利商店好一點, 也是收銀員的打工形態, 但是狀況較便利商店少 (不容易有要微波食物或是詢問問題的case), 你不容易有機會覺得他們服務差, 且跟便利商店比起來, 不會出現一個人單獨handle的場面, 日本超市的收銀員仍以有點年紀的歐巴桑為主, 一個或兩個中國或韓國的打工年輕人不會造次, 自然不會逾矩
3. 飯店櫃台 (中小型商務旅館為主)
在五星級飯店出現中國或韓國員工的機會不大, 除了日文程度要好, 另一方面也比較要求受日本社會化較深的人 (在日本待較久是一項指標, 在日本待久了, 會自然而然思想與行為會融入日本社會那種高度團體同儕約束的模式), 在高檔飯店的服務沒有受影響
但是在中小型商務旅館則有不少的中國或韓國打工人員, 態度上與處理事情的內容反應上也是可以分辨地出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 若你提出想要高一點的樓層或不面馬路較為安靜的房間有無時, 這時候飯店已客滿, 若是日本人的話, 會覺得很對不起你, 很不好意思無法滿足你的需求, 但若是中國或韓國人在櫃台當值, 則不會覺得很對不起你, 會較容易認為飯店房間已經滿了不是飯店的問題, 是外在因素, "那是reality, 就這樣", 觀念的差異是造成服務態度與內容的感受差異
4. 餐廳 (高級餐廳除外)
除了高級餐廳(每人消費額在日幣4,000~5,000以上)之外, 有些餐廳也會雇用中國或韓國年輕人打工當waiter, 但是畢竟日本的餐廳數量與外來打工族人數不成比例, 中國或韓國年輕人仍是集中在小餐廳或小食堂為主, 就個人觀察, 拉麵與定食店最多, 中華餐館也是大宗, 燒肉小店也常見, 一些連鎖餐廳也是不少; 但是在餐廳與超市一樣, 一個或兩個外國打工人員不會沒規矩對客人不禮貌或怠忽服務態度, 因為那會被老闆糾正的, 自然出現服務不佳的機會不大
alanlin95701 wrote:
4. 餐廳 (高級餐廳除外)
除了高級餐廳(每人消費額在日幣4,000~5,000以上)之外, 有些餐廳也會雇用中國或韓國年輕人打工當waiter, 但是畢竟日本的餐廳數量與外來打工族人數不成比例, 中國或韓國年輕人仍是集中在小餐廳或小食堂為主, 就個人觀察, 拉麵與定食店最多, 中華餐館也是大宗, 燒肉小店也常見, 一些連鎖餐廳也是不少; 但是在餐廳與超市一樣, 一個或兩個外國打工人員不會沒規矩對客人不禮貌或怠忽服務態度, 因為那會被老闆糾正的, 自然出現服務不佳的機會不大(恕刪)
關於這一點我補充一下
我分別在道頓堀的螃蟹道樂及神戶的Moriya有遇過中國服務生
服務態度非常好
不過這跟樓上提的case不能相提並論
1.這兩家已經可以算高級餐廳了 (就是那個"以上"的消費額), 人家當然要顧一下招牌,人都是挑過的
和服上身,不管是大陸妹還是日本妹都很正啊~~

2.不同於樓上所說"填補人力"的需求,這兩家餐廳雇用華人應該是開拓客源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進到店裡都是講日文,也沒提需要中文服務,掌櫃還是主動安排了
apatiz66 wrote:
小弟去日本都是用日文...(恕刪)
你用日文講,對方用英文回,除非這家飯店標榜的是全英文旅店(像tour club),不然就是你的日文讓他們聽不懂
我是覺得倒也不用一味的去指責別人的服務態度不好,感覺就像花錢的是大爺的心態。
人家只是打工,不需要太去刻責,而且這也是另一個經驗不是。
你把自己遇到這樣的事就擴大為整個日本都是這樣子,下這樣的標題會讓人覺得你的視野實在太小了
那我能說就是有你這種台灣旅客害我在日本得拼命說日文嗎~~這樣也不好吧~
更何況日本人吃御飯團本來就很少在微波。別忘了他們是一個很習慣吃冷食的民族,你硬要拿你在台灣的消費經驗
去套用在別人身上,未免也太自我了一點。
你總不會在JR上買個便當也要小姐幫你微波吧…
hua_dog wrote:
你用日文講,...(恕刪)
我從來都沒有認為花錢的是大爺...
而且也不會有這個心態,只是覺得受到不重視
去日本的次數多到都不想數...
只是這幾年去下來真的覺得日本的服務沒有以前來的好~
去日本旅遊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也常常坐新幹線跑來跑去,也在上面買過便當,當然知道新幹線的便當不可微波,因為他們的便當幾乎是常溫的!不過很好吃~
因為是在御飯團看到上面有寫也可以溫的吃,所以請店員微波有何錯誤?!
依照日文的指示也有錯...
那幾天的氣溫超冷的,所以想吃點溫的商品,我覺得問題點不在御飯團很少人吃溫的,而是那個店員的心態問題...
原本好好的旅遊氣氛遇到這種鳥事,你會覺得開心嗎?!
另外,被你說成"你硬要拿你在台灣的消費經驗去套用在別人身上,未免也太自我了一點。"
這一點未免有點將你的想法套用在我身上了吧...
或許你在日本的旅遊經驗都是愉快的,而我只是把我遇到的狀況拿出來分享給大家,不過雖然是這樣,我還是不減去日本玩的興致~
apatiz66 wrote:
我從來都沒有認為花錢...(恕刪)
你的標題如果是寫「我去日本ooo的便利商店遇到服務態度很差的店員」,那可能就不是太大問題
但你寫的是大大的「日本的服務越來越差~」,不是就指全日本嗎,還是有那個地名也叫日本的,不是自我是什麼
因為我也可以說我遇到的都沒這樣,那要一直這樣鬼打牆的自說自話下去嗎
我不知道你在那裡買的新幹線便當會是常溫的,而且你應該很感謝吃了肚子沒事。
不然在常溫的狀態下,便當發酵的速度快到會嚇死你,以注重品質和安全衛生為首要的新幹線便當來說
這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
尤其常常是各種便當都放在一個小推車上的車內販售,熱便當的溫度就足以讓一旁可能有生魚片的便當發臭
前年為了公司的小吃街要準備車站便當時,曾經吃了不知道多少個JR各站的特色便當
而公司某個自以為聰明的主管提出在午間時段提供100個熱便當,讓撘高鐵和台鐵的乘客不需花時間等待
還自大的說「日本人做不到提供熱便當的,我們台灣人一定做得到」
差點沒被承包的餐飲業者笑死,業者私下跟我說「你們公司想出名也不是這樣」、「萬一生菌數過高不關我的事」
我是沒注意過日本便利商店裡的御飯團後面的標示,但日本人吃御飯團很少在微波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台灣御飯團會微波也是因為台灣人習慣吃熱食,而且台式早餐也有熱的糯米飯團所至
但也很多是直接吃而不會熱,主要是因為熱了之後的水氣會造成外包的海苔口感不佳
或許你是照著說明去做,但你的行為真的就是台灣的消費經驗,我的日本朋友說他覺得濕軟軟的海苔非常的噁心
去批評別人之前先試著去了解別人的習慣和文化會比較好,用自己的眼光去評斷自己不熟的事物是很危險的
就像台灣人愛臭豆腐吃田鼠,日本人愛納豆吃熊肉一樣,都是不同文化長時間演化下的美食
但在先見(偏見)的錯覺下,覺得很恐佈的錯覺。
你的例子讓我想到某個也用自為中心為思考,號稱達人的部落客出的書
裡面某篇寫到在京大後山某間小有名氣咖啡館裡,想要拍照卻被店家制止而不高興的事
作者還提到說他是個「作家」,是要報導這家咖啡館給台灣人知道,還拿了之前出的另一本旅遊書給店家看
然後不斷的報怨店家不準他拍照的理由只是因為他的相機發出的聲音會影響其他客人之類的「小事」
好像店家做錯事了一樣…
那家咖啡館是我去京都有時間一定也會去的店,說實在的,我很高興店家是這樣的處理態度
因為他們有他們的堅持,很多人以為他幫店家拍照是為了店家好,殊不知日本人是非常注重個人隱私的民族
就算是人稱豪氣的大阪人也不喜歡被人探問隱私,更不要說是在沉靜的京都和充滿安靜氣息的咖啡館
萬一拍照的是個狗仔或私家偵探,或是有客人不喜歡被拍照怎麼辦,這就是店家的想法
但很多自以為是的人只會想「拍個照又沒什麼了不起的」
就像樓主想的,微波一下會怎麼樣
說不定他是個新人,沒遇過被要求御飯團要微波的,所以一時不知道可以微波,或是根本不知道御飯團要怎麼微波
何必去跟人爭這個呢,你一昧的說日本的服務愈來愈差,但卻提這種不足道的小事,不覺得真的是太用自己的想法想事情了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