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做"只見美景線"的只見線,在四季各有不同的美貌。加上班次很少,一般遊客要安排旅遊還有些困難。但是只見線一直是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尤其是在冬季暴雪公路不同時。麻糬這次安排了兩天時間走完只見線。雖然季節有些不對(夏秋交替),加上会津川口-只見之間被沖毀的路線依然不通。但是只見線的美不會因為這樣就有所打折。
只見線的月台在会津若松駅的4番線。06:01發車的423D是每天往会津川口的第一班車,麻糬兩天都坐第一班車前往只見線。
這時候天才剛亮,列車就已在月台待機。等著乘客上車。只見線使用キハ40系気動車兩輛編成,車廂塗裝是東北地域本社色。
キハ40系車廂內的樣式,座位採長條椅及人非字椅混和式排列。
方便開關的小窗。麻糬在列車進站後開啟這小窗拍照,可以減少玻璃反光。但是行駛中不可將頭手伸出車外,那是非常危險的。
第一站來到七日町駅,是個無人站但有售票機。但是站房內有車站咖啡(駅Cafe),而且站前有觀光巴士停靠。來到這裡還可以到野口英世青春通り,瞭解日幣千元鈔上的偉大人物。
今天的天氣是陰天,但是偶而還是有些藍天。
將相機伸出窗外才拍出車站的景色,但是列車行進時請勿這樣做。
行駛在稻田中的只見線,麻糬在網路上也看過不少這樣的照片。但是今天麻糬是反過來拍。
稻田中的神社。
只見線的車站站房內或旁邊都有儲藏室,應該是收藏除雪設備吧?
右邊是会津高田的側線。原先是條貨運用側線,但現在廢除貨運功能。改為工程車輛停留的側線,其道岔為跨越式道岔。
車窗風景。
月台上的停車標示,與遠方山上的白雪。
会津坂下駅,只見線上可會車的直營站之一。有みどりの窓口,夠大了吧。
下車的學生們與驗票的車掌。這站有許多學生上下車。
会津坂下的站房,也是木造站房。站房還獲選為東北の駅百選之一。
等車的人都上車後,才發現站房前有電氣路牌的閉塞機展示。
山上開始積雪了。
列車過了会津坂下後,就離開平原地形。開始爬坡了。
爬坡中。
當天的霧真的很大。
被濃霧包圍中。
開始擔心今天會不會都在霧裡看花?
好像貨車車廂的待合室。
解釋一下月台上藍色的旗幟,那是日本鐵道攝影家中井精也在只見線所辦的活動宣傳旗幟。
下一站,会津桧原駅。
由於在這裡下車可以前往拍到低角度的第一只見川鐵橋,所以這也是鐵道攝影愛好者重要站之一。
列車離站會進入山洞,出了山洞就是第一只見川鐵橋。
麻糬等一下拍照的芭樂點就深藏在霧中。
再過一個山洞就要下車了。
這兩天遇到這位年輕的車掌好幾次。
車掌正在做開車確認。
列車開往第二只見川鐵橋。
麻糬下車的站是会津西方駅,單線岸式月台無人站,有待合室無廁所。現在的月台原先是一島式月台,原先草叢位置是木造站房及貨運側線。
接下來要前往兩座鐵橋拍照了。
在会津西方下車後,麻糬依據班表先到較近的第二只見川鐵橋。拍完照後再前往道の駅尾瀬街道みしま宿,再看大霧的情形。做下一步的動作。
順著会津宮下方向走大約五分鐘,就可以看到第二只見川鐵橋。麻糬是往下坡走,前方踏切右手邊有一上坡小路。上去可以俯拍鐵橋。
踏切再過去就是鐵橋了,俯拍鐵橋的小路在照片右手邊。
07:39往会津西方的424D。
帶鐵橋全景。
麻糬後來發現,在前面一點的點角度更好。剛剛跑太過去了。
往回走,接下來要到第一只見川鐵橋拍攝點了。
居民的信仰。
路邊引出供人飲用的山泉水。可惜沒膽子嘗試,怕萬一落賽就慘了。
終於到了公路休息站,從会津西方走來大約40分鐘。
道の駅尾瀬街道みしま宿。
山上的濃霧正在快速的退散中。
樹林中看見紫色的鐵橋身影。
沒想到大霧在計畫的最後10分鐘前快速散去,那就往第一只見川鐵橋拍攝點衝吧。隧道出口的橋樑正在施工,連帶拍攝點步道入口A也改了方向。
最容易到達的B拍攝點。這裡能拍攝的空間其實不大,大約只能擺三支腳架。還好麻糬到時只有一位日本人在,簡單打招呼後就各自就定位等列車通過。
B點的廣角拍攝角度,旁邊的樹木枝葉很多。
425D通過鐵橋。
而等一下09:15的426D往会津若松的方向就可以加入較多的景,反正尾燈也看不太到。
直構圖這樣取會比較好,可惜現在是枯水期。
還可以見人的兩張。
拍完第一鐵橋,麻糬就繼續依照計畫步行到会津宮下駅。這是上一篇由歳時記橋方向走上來的小路出口,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麻糬走252號公路前往会津宮下駅。
分岔點。走右手邊237號公路到会津宮下比較近,但是麻糬還是繼續走252號公路。
麻糬要走252號公路的原因就是為了前方跨越大谷川的新宮下橋。
在橋上可以拍到会津宮下附近村落的風景。
俯拍只見線跨越大谷川的混凝土拱橋。這裡也有不少攝影作品產生,尤其是冬季大雪時。
話說麻糬在252號公路旁發現了一條捷徑,下去就是三島神社。而会津宮下駅也就在旁邊不遠處。
剛剛下來的捷徑。
神社看起來像是拜殿與本殿連接在一起。
鳥居前方就是只見線。參拜前要停看聽,這邊沒有警鈴的。遠方還有一對石柱,刻有三島神社。
三島神社的石鳥居型式是明神鳥居。
三島神社全景。
13:00 428D。
列車進站中。
發現地方鐵道常用的彈簧式轉轍器。
又發現供人取用的泉水,聽說宮下地區的泉水是很有名的。
会津宮下駅。
会津宮下是有站員的直營站,有售票窗口。但是無綠色窗口功能。
站房內的等車區。大門上面還有珍貴的攝影作品。
在車站借完廁所後就到宮下的街道閒晃,這是三島町的觀光交流館。
街上唯一一家便利商店。
這裡每一戶人家都有個方形黑底白色的招牌。經小関先生的解說,原來那是將店家的商標做成統一規格的小招牌。
宮下郵便局,也就是郵局啦。
看看日本的多功能ATM。
有Fingerprint耶,還可以用硬幣交易。鍵盤旁還有方便的單位按鍵。台灣ATM大輸。
三島町役場(鄉公所)入口旁的名水,赤城清水。三格水槽各有用途,第一格式給人飲用的,第二格式洗蔬果食物的,第三格就不知道了。麻糬依據慣例沒喝,出門在外萬一落賽是很麻煩的。對了 有看到路邊的告示牌嗎?鐵道攝影家中井精也先生也有來這舉行攝影會。不過那是下午的事情了。
三島町役場旁的中野屋,著名的料理是地雞親子丼。
街上的雜貨店。
中午的午餐是咖哩炒麵喔,不是咖哩飯。飯是食堂怕客人吃不飽,所以都會加一小碗飯。這份量是很大的。
新宮下橋與只見線拱形橋。
這個點也常看到攝影作品,只是鏡頭要夠長。
回到車站前,冬天溶雪用的噴水孔。
歡迎。麻糬接下來要搭14:32的427D到早戶。
停放除雪車的車庫。
一旁廢棄的轉車台與加煤台,這都是蒸汽機車頭時代的設備。但是加水的水塔沒發現到。
加煤台。
人力轉車台。
427D進站。
在跨線步道上拍427D。接下來麻糬要前往早戶了。麻糬一上車發生一件很意外的事,靠 在車上居然遇到台灣團耶。一坐下來就覺得聽到很熟悉的語言,再來聽到"頌歪歪"三個字就確定是台灣團。整節車廂鬧轟轟的,一點也不像平日的只見線列車。不過麻糬覺得很神奇的是,台灣居然有旅行社會走只見線耶?還是這些人是自行組團的?
以上的問題麻糬沒有問,因為麻糬移動到了車門邊。繼續欣賞只見線的風景。
開車前的指差確認。
跟車上的台灣旅行團揮手道別後,麻糬開始早戸駅的紀錄。
整車只有麻糬兩人下車,其他人繼續前往目的地。
早戸駅的站名牌,一天大約只有五人次利用的小站。附近有個早戸溫泉,步行大約10分鐘可到。
流經早戸駅的只見川。由於前幾天颱風掃過關東地區,所以連帶只見川河水也帶些泥水。
特有的木頭立碑與待合室。
很有感覺的待合室,因為麻糬也喜歡清水混凝土。但是待合室的混凝土表面還不是非常光滑。
今天的河水,像是加了銅葉綠素鈉的抹茶牛奶。
麻糬喜歡這只見川左岸旁的無人小站。
開車來拍照的日本人。
又遇到很多人的列車,原來是中井精也的攝影團與日本的旅行團都在這班車上。
發現中井精也本人。
会津宮下到了。
不論大小,隨時隨地都要拍。
拍完立即閃人。麻糬也結束第一天的只見線行程。
1.晴の只見線列車紀行 会津若松-会津西方 開始只見美景線的旅程。
2.晴の只見線列車紀行 拍攝第二只見川鐵橋 先前往第二只見川鐵橋拍照。
3.晴の只見線列車紀行 拍攝第一只見川鐵橋 前往只見線名景點拍照。
4.晴の只見線列車紀行 会津宮下駅 在宮下地區散步。
5.份量大又美味的双葉食堂 錯過可惜喔。
6.晴の只見線列車紀行 早戸駅 前往無人的美麗小站。
7.晴の只見線列車紀行 歸赴及閒逛 結束晴の只見線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