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一詞出現於1933年英國小說家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線"當中,
述說一座世外桃源的小村莊,這裡由藏傳佛教僧院統治,
居民皆長生不老,過著快樂的生活,
原本是一個虛構的地名,但後來有許多個地方開始搶奪這個名稱,
如果依照作者曾經到訪過的地方,
這香格里拉理論上應該是位於巴基斯坦北部,近中國大陸邊境的罕薩河谷,
不過實際在哪其實也不重要,反正也是虛構的,除了作者之外也沒人可以證實,
在中國大陸最終由雲南中甸縣率先搶註成功,
官方正式批准此地易名為"香格里拉",
中甸縣古城在藏語地名為尼旺宗,意思為:心中的日月,
所以在此地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這個句子。
當然大家對於香格里拉印象應該是個寧靜安詳的山中小村,
但其實上這裡還滿現代化的,商店林立,遊客絡繹不絕,
總之跟寧靜安詳是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

香格里拉比較著名的景點就是古城區還有松贊林寺,就是上面照片中的地方,
下面隨著小任來看看這座寺院吧。

雖然松贊林寺也不在深山當中,但附近道路比較小條,
為了避免一堆遊客的私家車把道路給擠爆了,
所以在遊客中心買門票就會另外售接駁巴士的車票,得另外多花十元RMB,
但這雲南的太陽相當毒辣,建議這十塊錢也別省了,
等會上寺廟爬樓梯肯定會累到。

搭車就會直接來到寺廟前的停車場,
步行一下就會到寺廟山門前的廣場。
噶丹松贊林寺漢名為歸化寺,為雲南省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
於十七世紀中建成,屬於格魯派的,號稱小布達拉宮,
不過從外觀上來看,這間比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廟更不像拉薩原版的布達拉宮,
(冬遊普陀宗乘之廟請點我)
噶丹松贊林寺原本建築毀於文革期間,
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才又在原址重建,所以這座建築看起來還滿新的,
建築內壁畫也都頗為鮮豔,這座寺廟目前除了觀光還有保有宗教上的功能。

山門中天花板上的壁畫,這是壇城的樣式。


牆壁上這很明顯畫的就是噶丹松贊林寺的大體外觀。

要上到主要寺廟還得要爬一段階梯,有146級~


噶丹松贊林寺有六個主要的建築,兩個在山腳處,
這是其中一個,叫做陽糖康參,
所謂的康參就是藏傳佛教僧團的意思,位於扎倉(僧舍)之下,
我猜應該就是大小廟的關係吧~


這是很傳統的藏傳佛教寺廟樣式。

這邊所有的寺廟內部都不準拍照,所以就想像一下吧,
格式都差不多,寺廟內部就是一個方形,
中央是給僧侶打坐念經的坐椅,四面牆上都有壁畫,最前方會擺放佛像。

開始爬梯~~別看這一百多級好像沒甚麼,
如果在平地就是小CASE,但這邊海拔三千三百多米,
一般平地人想一口氣走完這段是非常不容易的。
寺院外會有載人上山的司機,可以再花十塊錢省去走這段路,
直達最頂端的大廣場。

回望來時路。

最頂端是一個大平台廣場,平台上有三座主要寺廟,
這面黃色牆壁就是平台廣場的外牆。

往寺外遠眺。

終於來到大廣場了,這邊三座寺廟從左到右分別為宗喀巴大殿、扎倉大殿、釋迦牟尼大殿。

其中最大的扎倉大殿可以上頂樓拍照喔~
當然所有寺廟內部通通不準拍照,畢竟有些壁畫挺兒童不宜的,
雙身佛像和唐卡還不少,就是明王與明妃交媾的姿勢,
雕像的話還有用塊布擋著,壁畫就沒啥遮了,連蛋蛋都有畫出來


扎倉大殿頂樓滿值得上來一看的,
可以看到金碧輝煌的屋頂,也能夠遠眺,
當然前提你得再爬個四層樓的階梯。




廣場後方還有一個獨克康森~

不過我對這邊印象不太好,這廟裡有個和尚就坐在門口附近要人點香,
我本身就是無神論想繞過去,結果那和尚把我叫住要我點香,
我就問他一句:一定要點啊?
他就斬釘截鐵說要,還提甚麼功德隨緣,我點完香就往裡頭走,
他又把我叫住:大哥,功德隨緣,幾塊都好。表情還不大高興,
你不高興我也很不爽,念著:啊不是隨緣?就扔了五塊錢到他前面那個盤子裡,
我還在找哪個地方可以投訴,想好好參他一筆,
因為這些廟格式都差不多,沒太大興趣的可以不用看也無妨。
畢竟門票也不算便宜,還跟我死要錢


釋迦牟尼大殿這綁的彩帶還挺好看的~


才3300M就叫做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那叫拉薩、日喀則還有珠峰下的寺廟面子往哪擱~

雖然有些不愉快的體驗,但整體來說這寺廟還是挺值得一看的,
個人是比較帶著參觀(or 批判)的視角來看這些寺廟還有其裝飾,
不過要是有人想帶著宗教信仰來的話‧‧‧
嗯嗯,個人強烈建議藏傳佛教還是少接觸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