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先父返鄉探親,拍了幾冊相本,過世後,家裡因裝潢,相冊全數遺失 忙於工作的宅爸很少回台北市老家,與先父聊天,故對祖籍地非常陌生,何不回去看一下 ?細說從頭 ........2021 宅爸開始有了返鄉祭祖的想法,便問老弟 "可有當年郵件的家鄉地址 ?" "長春堡鎮"尋了大陸內網,剛好看到一個長春堡鎮的視頻,順手側錄下來做為紀念放在 YT 上,方便自己回味
返鄉祭祖容易嗎 ? 說難不難,已知叔叔遷居雲南,育有四女四位堂姊妹算雲南(昆明)人,很少回祖籍地 - 貴州,但有遠親聯絡管道行程規劃如下1)宅爸&女王從桃園機場出發,轉機到昆明2)娃兒從北京出發,先一步到昆明 6 hours earlier3)昆明的四堂妹(簡稱四妹),安排所有祭祖旅遊細節 .....雲南可是旅遊天堂啊 !不同於港/澳/台觀光客,直飛貴陽,再轉搭高鐵去畢節,第一印象是氣派的航廈宅爸從昆明翠湖二環小區出發,九人座小巴開 425Km 去畢節直接見識從偏遠山區駛入貴州 !!!! 想像一下 ! 住在台中七期豪宅區可有高速公路,貫穿南投去東部花蓮旅遊 ?耗大的穿山工程,必嚇退所有資本家 昆明豪宅區 - 畢節山區,N 倍的長度與難度,社會主義辦到了 !
09:00 昆明出發,進入貴州省已是下午,家人們要求就近下交流道,祭五臟廟宅爸第一次親眼看到貴州重山中散布的村落 os : 沒有 Highway 的話,這裡將永遠貧困,沿續清朝農業社會生活,與世界脫節身材嬌小的貴州村姑新開的餐館,熱情地招待宅爸一行人新鮮的蔬菜,豬肉 ...... 產地就在村裡,無須冷鏈/加工/運輸,好吃極了 ! 吃飽上路,繼續行程,15:40 抵達祖厝所在村鎮鄉親們得知台灣來的家族長孫今日到訪,已恭候整天了 上一代凋零殆盡,宅爸輩份最高,平輩鄉親(如堂姊妹)稱宅爸為大哥 & 80后晚輩稱大伯祖厝從滿清末年就是生活大街上的黃金地段,現由三叔看守類比信義商圈的話,祖父相當於 101 的超級地主 ......文革土改時當然被沒收 !三叔 ? 子女相繼離開貴州後,孤單的祖父收家裡長工為義子,留守至今,人稱三叔按 : 大伯(先父),二伯(叔叔),三叔小他們十來歲,現已 80+
大哥出手,幫祖厝編成視頻,分享給大陸家人們家人們驚呆了 ! 沒想到首次來訪的台灣大伯,率先上片,遍及牆內外網路 看倌們 ! 小巴就是從視頻的交流道收費站下來 ...........Enjoy yourself
貴州家人們並非生活在高大上的都會區,高樓林立,地鐵,商圈 ...... 目不暇接它不在畢節市區內 !!!好比信義商圈 ≠ 台北市所有的地貌家人們非常純樸可愛,此行建立的家族微信群組因此改名 - 大哥拍的真好 沒錯 ! 村民就是這麼可愛 祖墳在村外,人跡罕至,雜草叢生,又是斜坡非常難走 ! 前後幾天,祖籍地都在下雨,山間小徑更是難走祖宗顯靈,當天天氣突然極佳,一行人順利到達祖墳 族裡幾歲的小娃兒被告知,祖墳路難走,不要去 ........竟當場大哭 ! 最後還是跟著去了
雲南是腦袋放空的觀光之旅While 祭祖卻是宅爸做足功課的行程,心得大大不同大量閱讀與思索,貴州群山中的農業小村鎮 - 尋根家族的歷史清末民初建立的家業在父輩這一代已決定離鄉背井,突破小鎮發展的瓶頸姑姑跟著KMT駕駛兵,先父&叔叔當個文化人,赴外地唸書國共內戰1)KMT駕駛兵投共,留在中國,解放初期,已為人母的姑姑們艱辛挺過飢荒+文革2)叔叔唸地質,學生沒得選擇,但祖父商賈兼地主,黑五類成分不好,兩人文革時吃了不少苦3)先父進了KMT軍校 ? 老蔣打包帶走,開啟家族唯一的海外分支 本以為有個平坦的墓園,可以靜坐冥想 ........... 揣摩先父20歲時的心境結果祖墳在人跡罕至的半山腰,披荊斬棘十分鐘才見到前後幾天,山區皆下雨,小徑濕滑,必須改期當天卻天氣晴朗................. 冥冥中祖宗看到子孫回來了
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曾祖父的大墳,居然有醒目的台灣字樣 !細讀碑文,驚覺它在講述家史,特別是斷訊幾十年的長孫(先父)的海外分支大墳走下去則是祖父母合葬墳,先父 1989 返鄉時所為 前輩凋零,在世的同姓/同輩血親共11位,祖父支6位+叔公支5位,幾乎是60后的大爺大媽祖父支已介紹,台灣宅爸+老弟與雲南的堂姊妹X4叔公支往沿海發展(不少貴州人的宿命),三男在泉州,二女在深圳市11人名字傳承族譜,一看便知 祭祖掃墓後,大夥驅車到畢節七星關區,叔公支老大宴請家族註 : 參考上文的視頻,進城才有像樣的酒店與餐廳 所有家人,均傳承自明初畢節衛良弼公的族譜,宅爸是第18代孫
家人傳來長輩的生辰時地,採中國傳統紀年,經換算西元後曾祖父 1874-1905 ??? 曾祖母 1871-1952 (長壽)祖父 1900-1986 (長壽) 祖母 1896-1966 (文革)五位子女生於 1923-1929,二姑最長壽,歿於 2007參考張忠謀生於 1931 ??? 曾祖父大墳上的碑文冗長,提及被人陷害 .......
宅爸從小知曉的地理名詞,教科書又只提省會Google 介紹畢節市常駐人口 680萬 = 雙北之和 = 繁榮大城市 ?好比台北市=信義商圈,新竹市=科學園區,太膚淺了 !!! 實際走訪一趟,遠比上述名詞 & 數字更讓人驚艷曾經從汙水池資訊認知大陸的 60%還相信數字與名詞嗎 ? 建議實際去參觀旅遊
KMT軍校 & 反共資源大本營都在四川盆地為何先父,一位貴州偏鄉20歲青年能走出去 ? 隻身去四川發展嗎 ? 那裡可沒親人啊 !老弟補齊了最後一塊拼圖 ! 中華民國第一座航空引擎製造廠,於1941年1月在貴州省大定縣之羊場壩正式成立。該廠在首任廠長李柏齡的領導下,成立員工技術訓練班,自行訓練技術人員,並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使該廠能夠迅速的步上正軌,正常營運。更重要的是,大定發製廠在三位廠長及全體同仁通力合作下,製造出的32台引擎均通過美國原廠之檢測。此對國家而言,確屬創舉,也為中國航空工業之發展奠定基礎。在抗戰勝利後,為因應社會之需要,生產製造大批汽車零件,解決市場上的需求。大定引擎製造廠堪稱是戰時中國所成立的最重要且最精密的機器工廠。因此,它有「中國航空工業搖籃」之稱,也促進此後國防科技的發展。1949年,由於國共內戰,迫使大定發製廠遷移到臺灣之清水,終至於解散。1943,3/20-22 老蔣視察大定工廠,親自題字 ......距祖厝 30公里外的天然涵洞,建有飛機引擎兵工廠KMT 徵招知識青年參與 航空引擎 - 造就了畢節市下長春堡鎮家族的海外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