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踏進紫禁城時,瞬間有一種物換星移的感覺,彷彿自己走進了歷史
看著一幕幕電視劇經常看到的景象,有種不真實感,沒有想到自己竟踏入了劇中場景

電視劇常常說「午門問斬」,午門就是紫禁城(即明清皇宮)的正門,當下來到這有一點毛毛的感覺,心中不禁連想到午門是不是殺死人的地方啊!
但查了一下資訊,實際上,午門是頒發皇帝詔書的地方。每年臘月初一,皇帝要在午門舉行頒布次年曆書的「頒朔」典禮。但凡重大戰爭,大軍凱旋,也都要在午門舉行向皇帝敬獻戰俘的「獻俘禮」。
而民間有「推出午門斬首」之言流傳,主要與明朝的「廷杖」制度有關,而廷杖就在午門執行。廷杖,是指皇帝責罰大臣,犯錯的大臣被扒了褲子打屁股,起初只是象徵性地責打,後來也曾偶爾發展到打死人。
午門是皇宮正門,又擔負著這麼重要的歷史使命,實在不可能在此進行斬首,讓皇宮成為不祥之地。真正犯人斬首的地方則必須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地刑場處決的。

接下來是太和門,從天安門南側向北進紫禁城時經過的第四道門(前三道依次為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前列有銅獅一對、銅鼎四隻,是鑄造於明朝的陳設銅器。這對銅獅子非常高大、雄偉,而且這樣的銅獅子在皇城內只有六對。

故宮內廷裡有非常多宮殿,有些有開放有些則沒有,而裡面的第一座大宮殿「乾清宮」一定不能錯過!裡面的這塊匾額「正大光明」大家一定超有印象的,這個匾額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而原先這四個大字是順治皇帝所寫,而今天懸掛在乾清宮中的是乾隆皇帝的再次臨摹。

「正大光明」是出自於宋代朱熹,其主要的意思是指心懷坦白,言行正派。但諷刺的是,在這塊匾額下,歷代多少皇子為了爭奪這個皇位,經歷了幾番腥風血雨,存在多少複雜的權力鬥爭?實在跟「正大光明」的本義有大大的違背啊~

以前的印象,覺得紫禁城是用雙腳走不完的地方,但實際走完一遭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大(哈,可能是以前想的太誇張了),這裡真的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現在看到大陸宮廷劇,非常的有感覺~
有機會的話,一定要來這裡 走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