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豬旅遊肚子餓餓回憶文之七_北京砂鍋居

今天來跟大家介紹的是北京的老店:
砂鍋居
砂鍋居是賣啥的啊?俗話說的好,砂鍋般大的拳頭,砂鍋居是賣拳頭的?

當然不是啦

傳說中,砂鍋居是清朝的老店,當時清宮廷和各王府中都有祭祖制度,祭品多用上等全豬製成。

祭祀吃哪邊就取哪邊…


在定王府,祭祖用過的豬肉都賞給更房食用,有的更夫便拿豬肉到府外換錢。
但是因為清代中葉市井蕭條,這條街上有不少存放缸瓦的舊房子。
於是更夫們租了幾間空房子,從王府里弄來一口據說是明代朝皇奉神煮食祭品,直徑四尺,深三尺,一次能煮一頭整豬的「神鍋」,

http://i585.photobucket.com/albums/ss294/qwqw1122/FUNNY/513835373eec843c21d630b00c838563_zpsec35f447.jpeg

厄,應該沒這七星鍋這麼神




當然啦,現在這鼎早已非當年的那貨,想像下就行


日後便用這口神鍋做起了煮白肉的買賣。
原料幾乎是無償而得的,略加炸煮,並不費工,所以售價極廉,來此吃白肉的多是庶民布衣、販夫走卒。這個吃白肉的地兒,人們稱之:「下水棚子」。

恩禧是禮親王府專做「白活兒」的名庖。
一日,恩禧偶然路過這家專營煮白肉的小館,心生好奇: 「白活兒是宮裡、府裡禦廚的專項,這民間小店豈有能人?」

於是駐足觀望,見小店裡人多挺熱鬧,即推門而入。
只見小店一口碩大砂鍋正在燉煮白肉、下水,雖操作手法簡單,但也香氣滿屋。
恩禧坐下來跟店掌櫃的攀談起來。
砂鍋居的掌櫃是有心人,見恩禧如此在行猜想定是廚行高手,便心生想法。

不幾日砂鍋居掌櫃輾轉托人說情,欲求恩禧指點、賜教手藝。最終,恩禧抹不開面子,將正宗的「白活兒手藝」獨傳砂鍋居,自此,燒燎白煮成了砂鍋居獨家絕活兒。

根據恩師傅的傳授,砂鍋居將煮肉分為兩類。
一類是不經燒烤,直接將肉用白水煮,稱為白肉。
一類是先將肉用炭火微烤,然後入水煮,煮成的肉稱為糊肉,肘子稱為糊肘。
將白肉或糊肉切成薄片,不加任何調料,涼著吃。燒燎白煮是滿族祭肉的正宗吃法,燒,指的是油炸、紅燒一類;燎,指的是烘、烤一類;再就是白煮肉了,所以叫「燒、燎、白煮」。

砂鍋白肉既是白煮肉也是白肉片,即用大沙鍋白水煮肉。
湯內只放大料、花椒等香料。白肉出鍋,晾涼後,切片,而後碼盤上,蘸調料吃。
後來白煮肉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把煮好的白肉、下貨再加工成特色菜餚,稱為「小燒」。
因菜盛裝在六寸的淺盤中因此叫「燒碟」。最早的燒碟僅有8種,有炸排骨、炸腰花、炸脂油卷、炸裡脊、炸肥腸、炸肝尖、燒子蓋、燒臉子等。後經發展到24、 32、48、64個燒碟。全盛時期,燒碟品種多達130個之多。
賣法有整桌,半桌、一角(即1/4),每桌的小燒碟隨撤隨上可多至72色、48色,一般則多為32色、24色,這種席面是典型的滿式餚饌,最終形成白肉席。清代詩人袁枚稱燒燎白煮:「此是北人擅長之菜,南人效之終不能」。

在缸瓦市附近的定王府更房牆外正式開店經營起砂鍋煮白肉,並取名和順居,後又遷至缸瓦市路東。因店裡使用號稱神鍋的砂鍋煮肉,人們習慣稱為砂鍋居,久而久之,和順居不為人知,砂鍋居成為店名了。

開業初期,只是少數官員前來品嘗,後來人們不斷慕名而來,每天一頭豬,不到中午就賣完了,並且在賣完後便摘掉幌子,以示停業,
所以,當時北京有這樣的歇後語,「砂鍋居的幌子,過午不候」。其實,砂鍋居真正是因為它的貨做不出來。
砂鍋居賣的白肉,是頭天晚上宰殺一頭百十斤重的京東鞭豬,拾掇乾淨後,連夜放在一口直徑四尺,深三尺的大鐵鍋中煮,經一夜煮火靠,次日晨正好熟透,八時營業,一上午就賣光了。由於一天只能賣一頭豬,故只能過午不候了。

到清嘉慶年間,砂鍋居已成為北京著名的餐館之一,每天清晨賓客們便紛至遝來,絡繹不絕。當時有人寫了一首詩:「缸瓦市中吃白肉,日頭才出己雲遲」,充分說明瞭砂鍋居買賣興隆的情景。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直接來看圖吧
砂鍋居位於北京的西四,門面可以說是金碧輝煌




芥末墩,一開始上這道菜的時候,還以為芥末會很辣,沒想到這道菜的芥末卻不辣,反倒是有種甜甜的感覺在裡面。用芥末調製的白菜口感就是不一樣,爽口且又不刺鼻,好吃又不辣,可真的是超級老北京涼菜,不管啥時,永遠可以不變的,芥末的嗆味加上微微的甜味,開胃超級好吃的,在北京吃了好幾間,還是砂鍋居的超和味


芥末墩細看,吃的時候不要一次吃一坨,慢慢的咬出嗆甜味


這叫炸兩樣,乾炸丸子跟素肉捲,乾炸小丸子,比較典型的一種北京家常菜。可以試試,跟台灣的丸子完全不同的口感


素肉捲的內餡


水晶肘子,切的特別薄,配上調料吃,雖然是肉卻有很爽口的感覺,一片片切的倍兒整齊


有沒看到,晶瑩剔透清爽適口



紅燒全家福,裡面所有鮑魚、海參、魚肚、蝦仁、草菇等,味道醇厚。這道菜是砂鍋居的招牌菜,來砂鍋居,應該要點這道菜品嘗,但是說真的,趁熱,大陸菜都會偏油,冷了這道會有點....


吃鍋前先看一下調料
調料是醬油蒜泥、韭菜花、辣椒油、豆腐乳、香油調成的



白肉鍋

我們點的那個精品的小鍋,,剛端上來酸菜配著白肉,口水中。。。。上面覆蓋著薄薄的一層肉片,肥瘦相間。夾起來一塊,肉被切得非常薄,放在盤子上都能映出底下盤子的花紋。放入嘴裡,說入口即化有點過但是真的很滑很嫩。看著白肉很多,但是肥而不膩
老實說,我第一次去吃的時候,看到白肉就瘋了,結果拿完才發現底下的酸菜,雖然也很優,但是卻沒有嚐到酸菜白肉一起就口的絕妙感受,直到第二次才學乖了>0<

白肉,我的口水…


總是要點清綠來清下腸胃,來道清炒碗豆片,不過,哀....真的在大陸要有準備的是少油他們真的不會做><



黃橋燒餅,同行的大哥超喜歡的,但是我嫌偏油><


燒餅近看


燒餅餡


豌豆黃,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我的味來說,太麵了,個人的口感對於太麵的東西….不太中我的意啊,但是總要嚐嚐下的囉



老實說,這可以算是道地的北京菜色,如果你有機會到北京一遊,千萬不要去那貴森森又不OK的全聚德,如果真要烤鴨,你又是好野人,那去大董是OK的

不然砂鍋居真心是你的首選,每道菜頂多30多,砂鍋如果兩個人,可以點小份,如果你選最優的黑豬精肉,頂多70多元,加上離故宮近,所以強推首次來北京的,可以列入考慮的囉

對了,甜點三不沾,每次跟我同去的人都不好吃甜食,所以我一直沒拍到,但是真心要點的

地點:
北京西四南大街60號



2014-03-12 18:0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