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哈爾濱旅遊,當然要嘗試一下地道的東北佳餚。前一陣子有機會到哈爾濱一趟,打的也是這個主意,於是詢問了一下下榻飯店的服務員。服務員推薦了兩家餐廳,一家是著名的連鎖麻辣鍋專賣店皇城老媽,記得這家店在台北也有,不曉得只是同名還是真的系出同門?另外一家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吳記醬骨燉菜館。
拿出i9000用Google Maps查詢了一下,離我們下榻飯店最近的就是吳記醬骨燉菜館的大直街店,二話不說上了出租車就殺過去。額外一提,冬天在哈爾濱這邊搭出租車有點可怕,因為降雪與低溫的關係,路面都有積雪壓成的薄冰。每每在加速或是煞車的時候,輪胎都有打滑的感覺。套句出租車師父說的話,在這邊開車,不只要技術,更重要的還是要有勇氣。還好,平安無事的度過了這次的旅程,哈哈。

來到位於大直街的吳記醬骨燉菜館,這三四樓高的金字招牌,遠遠就可以看到,絕對顯眼,想找錯地方都難,呵呵。

由於這次的行程時間適逢年底,聖誕街與元旦將近,店家也在門口特別佈置。


店內有蠻大的空間,可以容納不少的客人,而且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接近晚上八點,應該是錯過用餐的尖峰時間了,不過店內還是近乎滿座,由此可見生意真的很火。而且剛走進館子中,那撲鼻而來的香味,真的是令人垂涎三尺啊!

照例,就做後點餐完,又是餓肚子的漫長等待,只好拍拍餐具,調整一下白平衡等待上菜的時間啦!黑龍江風味酒家老字號吳記,且讓我嚐嚐看是不是名符其實啊!補充提醒一下,在大陸這邊一般館子提供餐具都是另外收費的,所以眼前看到的筷子、吸管、紙巾、手套(內容物共有這些),得要另外加價2元人民幣每份。

明天還有行程,所以雖然說喝酒可以暖身,咱們還是乖乖的喝果汁就好,省的誤了正事。

上菜囉,第一道菜是吳記醬湯乾豆腐,味道有點像是我們的滷豆干。不過這名字真的很有趣,乾豆腐,很像在念魔戒裡面那個甘道夫啊!

這一口咬下,真的是第一道菜就讓人驚艷!好吃!像是滷出來的好味道,稍微偏嫌,但是口感真的很棒,這個應該算是豆干了吧?但是咬起來卻是相當軟嫩,介於豆腐跟豆干之間的口感。加上散佈在當間的滷肉增添肉味,這道真的很好吃!幾個朋友都讚不絕口,不愧是他們的招牌菜之一。

接下來上來的更是招牌中的招牌~骨棒!這道可是網路上一致推薦的名菜,到吳記醬骨燉菜館一定要嘗試看看的,我們當然也不會錯過。

每段骨棒上頭都有碎肉跟筋,嚼起來特別有嚼勁,也特別的香。味道鮮美,讓人一支一支的停不下手。帶上手套,拿著大骨邊啃邊聊,真的是很有東北人豪邁的那種感覺啊!到了這邊,就別顧啥形象了,放口大嚼吧!

當然骨棒的美味絕對不會只有上頭的碎肉與肉筋,骨頭中間的骨髓才是真正的精隨啊!相信老饕們絕對都不會放過是吧!這時候餐具中的吸管就派上用場了。

請朋友示範了一下,插上吸管,用力大口吸允著骨頭中的骨髓,濃醇甘美的味道瞬間充滿口中,濃郁滑嫩的口感,想起來現在還口水直流。骨棒這道菜,絕對是吳記醬骨燉菜館必點的招牌佳餚!

主食類,北方人愛吃麵食,雖然說東北產的稻米也相當有名氣,但是我們還是點了幾樣麵食來品嚐。首先是手抓餅,應該就是我們說的蔥油餅吧。這個好吃,尤其熱騰騰的手抓餅,香而有嚼勁。而且這邊的手抓餅還有個特點,帶點奶油香,有點介於正統的蔥油餅跟法式可麗餅間的味道了,真的蠻有特色的。

牛肉餡餅,這個味道更棒!!也是推薦的菜色之一。這道牛肉餡餅作法跟北京這邊的京醬肉餅很像,都是把剁碎調味過後的碎肉末揉近麵皮裡去煎製而成。不只有嚼勁,味道也鮮美多汁,大推。

這道菜名字聽起來就比較可怕了些,叫沙豬燴菜,也是吳記醬骨燉菜館著名的料理之一。上面紅色的食材是血腸,據說是用鴨血製成。這個就是比較道地的農村菜,我覺得酸菜為主的調味是可以去油膩沒錯,不過大概是我比較不耐酸,覺得這道菜稍微偏酸了,就比較不合我的胃口。雖然說周邊的客人我看了一下幾乎每張桌上都有這麼一盆殺豬燴菜,但是我還是比較沒那麼推薦,喜歡重口味的酸菜白肉鍋的朋友是可以嘗試看看。

最後這一道菜是山東酥肉,這道也相當不錯。豬肉裹粉後先去炸過,然後再丟進湯汁中滷煮。這樣肉片外面的麵衣軟化後除了帶有炸過的香氣,還可以吸收湯汁增加味道,有點像是台灣這邊的排骨酥湯的作法。湯汁也是稍微酸,感覺就是沙豬燴菜的清淡口味版,這是我比較可以接受的酸度,哈哈。
吳記醬骨燉菜館真的是很推薦的餐廳,價位適中,份量更是絕對讓人滿足,每到料理都是份量滿點,吃的我們幾個朋友直喊撐。而且味道來說也是道地東北菜,在網路上的點評是全面性的好評。有機會來哈爾濱遊玩,別忘了安排行程來這邊嚐嚐東北菜色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