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南鑼鼓巷 & 鑼鼓洞天

進了北京城,你會發現到城裡可以看到很多胡同,好像是進入到時光隧道裡一般。比起為了辦奧運,拆掉了許多胡同,建了一堆新式的大樓和商辦,我更愛這種古老的感覺!有歷史的氣味才是北京吸引人的地方!

"南鑼鼓巷"是我的好友特別推薦的地方。這邊有 PUB,但卻沒有后海的喧鬧。這邊也有胡同,但卻比后海多了一種書卷味。這邊有販賣紀念品,但是比后海便宜了些。

"鼓樓東大街"以北稱為"北鑼鼓巷",以南稱為"南鑼鼓巷"。這邊古代是元朝首都的南北通道,因為是北京的胡同保留區,所以胡同的格局非常的很完整。但是,這次去的時候看到很多舊的房舍都在整修,希望整修過後的胡同仍然保留著歷史的氣味!

南鑼鼓巷這邊的特色除了胡同以外,一些小PUB和小店鋪也相當特別。像是這邊有很多奶酪店,聽說比較好吃的是文字奶酪店,我們當天吃的是省略號,其實味道感覺差不多!

這邊的 PUB不算大,但每一間卻都相當的有特色。每個人在 PUB裡喝著啤酒,但卻不喧鬧,都是小聲的聊天談事情。反倒像是在咖啡屋喝咖啡的感覺,這一點我覺得挺有趣的!或許是因為鄰近中央戲劇學院,所以,走在路上感覺特別有文化氣息!這種感覺很像在故鄉台南的成功大學成功校區周圍閒逛的感覺。

這一天到南鑼鼓巷逛街是目的之一,另一個目的是到"鑼鼓洞天"用餐。這家餐廳的老闆是法國人,因為喜歡中國菜,所以在這邊開店。店裡的擺設都滿有味道的,如果天氣不錯,可以上屋頂坐在陽台用餐。這邊的食物價位約在25~60元人民幣,消費不貴,份量滿多的,我們兩個大男生用餐,點了三菜一湯就很飽了!另外,這邊的菜口味不重,很適合台灣人的胃。

用餐完畢後,由於吃得太飽了,所以就步行到鬼街逛逛。其實,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到后海去看看也不錯。

如果要看照片可以前往 "克里歐@網路記事本" ,欣賞網誌圖文版!

本文同步刊登於 "背包客論壇" 與 "克里歐@網路記事本",如要引用,請註明出處及連結!
2010-10-19 21:41 發佈
鬼街,實為“簋街”,因該字生僻很多人誤作鬼
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圓口,雙耳。自商代開始出現,延續到戰國時期。《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寫作簋,而銅器自銘則常為“皀殳”。青銅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樣,變化複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後來才出現雙耳、三耳或四耳簋。據《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現而知,簋常以偶數出現,如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
確實,南鑼鼓巷這邊的胡同跟其它地方的胡同相比,多了一股書香氣,跟琉璃廠那邊的感覺很像。以前上高中的時候,學校離這裡很近,經常來這邊逛。

daxuwei wrote:
鬼街,實為“簋街”,...(恕刪)


其實就是鬼街,古時候這裡是北京的城門,城中死人的棺材抬出城外,就停放在這裡。後來在民國時期這裡有了夜市,之後逐漸發展至今日的樣子。這時才覺“鬼”字不吉,恰好有一同音的“簋”字跟吃有關,便換了這個字。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