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大家來談香港-台港人民友好

咖喱農夫包

只要過年期間有開,必會過去嘗嘗

中國冰室

讓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鄭伊健演的九紋龍開的九龍冰室
小弟也是個港片迷,必定要過去看看的

九龍城寨公園

看旅遊書知道早期的城寨已經拆掉了
但小弟也喜歡攝影,聽說裡面有清朝時期的衙門

如果版大不嫌麻煩
還請再幫我多介紹幾個去香港你認為必去的景點
讓我參考

購物的話
因為帶著女朋友、媽媽、還有個妹妹
逛逛商場是避不了的
但是旅遊書上,香港到處都是購物中心
總也不可能每間都逛
版大有推介幾間購物中心
讓女人可以逛的開心的

再次感謝

香港政府真的把觀光服務業做到極致呀 , 光交通導引部分 就贏台灣一大截 .




Davmak wrote:
我就是想台灣的朋友了...(恕刪)
版大

雖然小弟是住在九龍區的旺角

但是應該會安排一天去港角

在中上環、灣仔、銅鑼灣附近

有推介嗎?

和昌大押值得去嗎?
demonFZR wrote:
咖喱農夫包只要過年期...(恕刪)


讓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鄭伊健演的九紋龍開的九龍冰室


真實中沒有的, 不用找XD

但小弟也喜歡攝影,聽說裡面有清朝時期的衙門
衙門就是這個模樣, 真的很吸引嗎?


雖然九龍城的泰國菜很好吃XD

如果版大不嫌麻煩
還請再幫我多介紹幾個去香港你認為必去的景點
讓我參考


如果喜外古蹟的話可去元朗屏山
http://www.amo.gov.hk/b5/monuments_73.php

然後在元朗座小巴到下白泥影日落 (我個人覺得比淡水的更好看, 可惜在冬天香港西北部的空氣污染物會較多)

交通方面可參看這裡



但是應該會安排一天去港角
在中上環、灣仔、銅鑼灣附近
有推介嗎?
和昌大押值得去嗎?


和昌大押已更新成很貴的餐廳

不過也在灣仔的動漫基地有興趣去嗎?

中上環很值得去, 我自己中已有數條路線, 但一家大小因需步行甚多就不太適合


購物的話
因為帶著女朋友、媽媽、還有個妹妹
逛逛商場是避不了的
但是旅遊書上,香港到處都是購物中心
總也不可能每間都逛
版大有推介幾間購物中心
讓女人可以逛的開心的


銅鑼灣的時代廣場吧, 男女貨品都有選擇 (然後可到維多利亞公園走走, 再到天后或大坑別東西), 喜歡家庭一點的貨品可到太古城 (然後可去筲箕灣的海防博物館, 另外西灣河的恆河咖哩屋 )
不過買相機還是旺角的"星際城市"最好, 現金價比百x匯便宜約10%。


再次感謝

不用謝, 俺來台灣時也會找你的XD

CYqwe wrote:
香港政府真的把觀光服...(恕刪)


不是的, 我在台灣花NT300就能開張電話卡, 靠Google Map就能解決所有交通問題

香港的小巴資料不在Google資料內, 找小巴要靠網民的自製app
還想請問版大一個問題

常常看到香港一些頗高級的餐廳

動不動就500元港幣以上

在台灣,台幣1000元就算是很不錯的餐廳了

所以

想請問版大

香港人真的可以接受這樣的價位嗎?

還是台灣的水平真的比較低?

又或是我孤陋寡聞
demonFZR wrote:
還想請問版大一個問題...(恕刪)


香港大學生畢生月薪約13000港元,這比台灣的高不少,所以消費能力是有的
在香港,$50-100(一個人計)能吃好吃,但環境一般的餐廳;$100-200是中檔水平的set dinner了;$400以上能吃好吃的大餐或酒店自助餐;酒店級數則$800以上


但我去過台北的La Cocotte吃了很好吃的法國菜,最貴的晚餐也是NT2600,味道是香港頂級酒店質素的,然後我以後也不在香港吃大餐了

demonFZR wrote:
香港人真的可以接受這樣的價位嗎?

還是台灣的水平真的比較低?

又或是我孤陋寡聞


香港一個大學畢業生港幣13000起薪
台灣一個非頂級大學生約台幣22000~30000起薪

台灣大學生收入是香港大學生的一半,那消費的話台灣比香港低一半是很合理的吧
並不是台灣水平比較低

你如果去日本.歐洲跟澳州的話,消費又更高了,但是他們的所得也更高
以德國來說,一個大學畢業生薪水約台幣10~12萬起跳,歐洲很多國家大學生薪水也都台幣8萬~12萬之間

唉~~~離題了
一個經常來往深圳/香港超過15年的台灣人
不只是收入問題
在台灣基本工資是NT109一小時,這收入夠吃一頓不錯的午餐
在香港,最低工資為30元每小時,但在香港一個午飯現在起碼要$35了

也就香港人工作一小時也不夠吃一頓午飯。

另外,我在台北的小六食堂,點了七個菜,吃得很飽很滿意那隻,總收費才NT1000,要是在香港要吃同一水平,起碼要花多一倍以上價錢了。

在台灣,有農業和漁業,食物方面消費自然比要靠外來入口的香港便宜。
Davmak wrote:
不只是收入問題在台灣...(恕刪)


香港人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薪資可算是不斷的上升,但自從97年回歸後,生活水平卻持續下降,這不單是香港人的悲哀,也是來港遊客的悲哀。

還記得小時候,教科書記載香港是一個購物天堂,價廉物美。能享購物天堂美譽,原因之一,乃香港實行低稅政策,並且是一個免稅港口;於是,從商的交稅少,不用在定價上想盡方法,便已經有合理利潤;升斗小民交稅少,便有閒錢外出消費,支持市面零售,商販亦樂於減價促銷;商品入口免關稅,更令貨品比周邊地區便宜。

97年回歸後,大陸自由行不斷擴大,但這些自由行遊客消費模式單調,主要集中在名牌衣飾,金器珠寶,醫療藥物,而且他們不會花時間到熱門景點以外跑。於是,在自由行的帶動下,遊客區的店舖生意十分好,生意好,地主便要求加租。近幾年,不少店舖的月租是一倍,兩倍的水平加上去。加租後,便只有邊際利潤率高的行業可以留下,例如名牌衣飾,金器珠寶一類。食店和生活百貨,便被排擠往二線地段,或是需要將貨就價,或是調高價格,才能生存。

十年前,銅鑼灣有很多粥店和麵店,都是三四十年或更久的老店,可是,自由行效應帶動下,租金可以由三十萬港元一個月,跳至八十萬港元一個月。電視報章訪問這些結業東主,通常都有這一句:別人賣一隻名錶的利潤,已等如我們食店一個星期的營業額,我們根本沒有抗爭的能力,加租之下,只好結業了。

不結業,依然留守的,多是將貨就價,橫豎遊客多的是,不回頭也不打緊,況且,遊客缺乏資訊,不懂到外區找吃的,要跑也跑不了。舉例來說,很多台灣或大陸遊客會去的位於尖沙呾的澳門xxx,那個茶餐廳食物,現在的用料完全不合格。我跟女友上年去過一次(當時已經有五年左右沒有光顧),其中叫了一個蕃茄湯牛柳粒通粉,蕃茄湯稀稀的,味道明顯是茄膏煮成,牛柳只有數粒小小的,通粉軟綿綿缺乏彈性,完全令人失望。當然,自此而後,已經列入黑名單,不再光顧。

所以,現在香港人的薪資雖然高了,但留在本地的生活水平,卻是不升反降。唯一好處,是到其他地方玩時,吃喝才可以爽一點。要吃烤肉,我會等去台灣或日本時才吃過痛快,刺身和夀司也是;吃海鮮,等去泰國時才能盡情。對我而言,台灣和日本才是美食天堂。

買東西現時香港也不便宜,又是租金帶動價格上漲的問題;買威士忌,台灣小店比香港機場的免稅店更便宜;買那些包包袋袋,也可以留待歐遊或日本遊時再想,反正都比香港更多款式和便宜。

不過,香港本地消費,其實比歐洲很多地方便宜,進店內吃一份早餐,巴黎要80-100港元,倫敦大約60-70,愛丁堡和都柏林大約50-60,柏林和慕尼黑大約70.... 到了歐洲,我和女友忽然覺得咱們非常貧窮。(以最低工資計算,香港是30港元,法國約96,英國約80,日本約65;但法國和英國現時經濟不景,他們很多人的生活在高物價情形下,其實是挺苦的。




  • 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