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接下來這篇要分享這次廣州行的下半部Day 3-4的行程,除了美食之外,還參觀了廣州極富盛名,具有多項重大歷史文物的南越王博物館以及前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府的廣州中山紀念堂!!
Day 3



第三天的早上我們來吃一間我心心念念的早茶畢德寮!!畢德寮是廣州知名茶樓點都德的高級版,畢德寮目前在廣州只有一間分店,就是這間位在富力盈通大厦的店,自從17年我吃過後就一直念念不忘,也是我這次來特別排在行程裡的店!!

可以看到整體的裝潢非常高級~用餐環境非常舒適!!

用餐器具也很有質感~

來粵式茶樓一點要點上一壺熱茶,今天點的是菊普(菊花+普洱),菊花香茶味濃,暖胃好喝~

紫金葡萄 使用葡萄做的開胃小點,我在台灣好像還沒看過,冰冰涼涼,酸酸甜甜,好吃~

招牌靚油條 比較特別是這次在廣州餐廳點的油條都比較粗,不像台灣是瘦長型的,廣州是矮胖型的XD,畢德寮的油條沒有油耗味,很乾爽酥脆~

荔灣艇仔粥 原為荔灣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艇(廣東話稱艇仔)在河面上泛舟,故被稱爲荔灣艇仔粥,粥裡的料通常有海蜇、豬皮、土魷、魚片、豬肚、油炸鬼、花生、蔥花,粥真的非常綿密,感覺像沒有米粒一樣,裡面的料又新鮮,大推!!

避風塘蝦餃 將蝦餃用炸的後裹上避風塘口味的蒜酥,外皮酥脆鹹香,內裡的蝦仁大顆Q彈,這也是畢德寮的獨門招牌,一定要點!!

香煎蘿蔔糕 一樣也是做避風塘口味的,同樣在台灣沒吃過的口味,很特別~

金莎紅米腸 也是有名的粵式點心,跟一般腸粉不同,是用紅米來製成腸粉皮,裡面放酥脆的麵衣跟Q彈蝦仁,搭配特製的醬汁,好吃必點!

泡菜炒陳村粉 類似河粉,陳村粉比河粉較爽滑,呈片狀,吸取食材味道和掛汁的能力高,畢德寮的炒陳村粉鑊氣十足,充滿醬香,吸附泡菜的酸與辣,是比較重口的菜,但我個人覺得泡菜吃到後面有點膩,感覺原味的會比較好吃~

百合醬蒸鳳爪 鳳爪蒸到非常軟爛,入口即化,充滿膠質,我媽非常愛~

沙爹蒸金錢肚 牛肚很有嚼勁且入味,沙爹醬不會過鹹,是大陸食評大眾點評上廣州牛肚排名第一!!

特色蒸排骨 排骨入口即化,充滿蒜香,因為有加芋頭,所以吃起來還帶有芋頭的甜味~

灌湯薑汁小籠包 充滿湯汁,但味道上我覺得一般,個人比較喜歡鼎泰豐的~

福鼠糯米糍 畢德寮的招牌,也是大眾點評上廣州排名第一的糯米糍,外型非常精緻可愛,很像三隻在偷吃白米的小老鼠,內餡是椰蓉花生的,椰香味十足,必點!!
我覺得畢德寮算是比較新式的粵式飲茶,傳統味道配上精緻的餐點及裝潢,雖然可能比較沒有復古情懷,但味道一級棒!!


吃完畢德寮後,就來附近喝杯咖啡,這次選的是廣州當地的名店store by .jpg,創立於2017年,特殊的店名命名來源於:希望你在此享受咖啡的同時,拍照存儲 (store) 一張圖片格式 (.jpg) 的咖啡,因此有了slogan:take a .jpg when you pass by

店裡的特色就是主打三種口味的咖啡:美式、拿鐵跟小白(馥芮白)

除了口味外,還能依照咖啡豆烘焙的程度,分別選擇淺焙、中焙跟深焙來做搭配~

這兩杯是熱咖啡,就算內用,也是提供外帶的紙杯,可能這也是他們的特色之一,紙杯的設計非常簡潔~

冰咖啡則是塑膠外帶杯,以冰拿鐵來說,我選深焙的豆子,咖啡香氣十足,不會太苦,搭配牛奶很順口,我滿推薦大家可以來嚐一嚐~



吃飽喝足後,我們就來到這天第一個景點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南越王博物院總共有兩個展區:王墓及王宮展區,如果第一次來,時間沒有很充裕的人,推薦來王墓展區,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如其名,展示西漢時期南越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及文物!博物館的紅色外牆是廣州番禺地區特有的紅砂岩石~

這次來的時候剛好有在票選南越王的鎮院之寶,這也是南越王博物館最有名的五件歷史文物,從左到右分別為:角形玉杯、文帝行璽金印、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銅承盤高足玉杯與虎頭金鈎扣龍形玉佩
經過好幾次來大陸參觀博物館的經驗,我強力推薦大家一定要請導遊!!!首先是大陸的博物館都很大,裡面的文物也很多,如果自己一個人可能會漫無目的亂逛,再加上有時候對這些歷史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參觀時也不會有什麼體會跟印象,難得來一次這樣就很可惜...這次我們來就請了導遊,就我跟我爸一起,一個人是$ 50 人民幣(約台幣$ 225)一小時,我覺得還滿值得的!!

導遊把我們集合完畢後就帶我們來正式參觀,首先帶我們到南越王墓室,南越王墓為南越國第二代君主趙眜的陵墓。趙眜是南越國第一代君王趙佗之孫,於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
秦朝末年(公元前203年)南海郡尉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以番禺為都城(今廣州市),在嶺南地區建立南越國;公元前196年,趙佗臣服於已建立西漢政權的漢高祖劉邦,成為漢朝的藩屬國。

1983年6月的一天,原先是要在廣州越秀區象崗山建立宿舍,沒想到施工時意外發現了山腹之中的龐大墓葬,也讓南越王墓因此而出土現蹤!

南越王墓形狀為士字形,墓室长10.85公尺,寬12.5公尺,按前朝後寢來布局,共有七個室,功能各不相同,前半部有前室、東耳室跟西耳室,後半部有主棺室、東側室、西側室跟後藏室!

下方好像是還在做整理,所以導遊並沒有帶我們去實際參觀墓室裡的樣子~
南越王墓是中國大陸嶺南地區迄今發現規模最大、陪葬品最豐富、墓主人等級最高的漢代彩繪石室墓,並且保存完好,未受盜擾!

參觀完墓室後,導遊接著帶我們來參觀文物~

展場裡有放當時南越國的位置圖~

也有南越國的歷代君主介紹


文帝行璽金印 是南越王墓裡最重要的一件歷史文物,除了是世界上首枚皇帝印璽外,也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一枚西漢金印,印長3.1公分、寬3公分、高1.8公分、重148.5克,含金量98%;呈方形,田字方格,陰刻文帝行璽4字,小篆體;龍形花紋,形態逼真,利用龍身拱起的橫穿以系組綬,也可作捉手





絲縷玉衣 南越王墓另一件重要的文物,與文帝行璽跟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可以說是南越王博物館的鎮院之寶,絲縷玉衣是南越國文帝趙眜的殮服,為中國目前出土完整的西漢玉衣中唯一的一套絲縷玉衣,玉衣由2291塊玉片組成,分有頭套、上身衣、兩袖筒、兩褲筒和雙鞋共10個部分組合成,用絲線和絲帶編綴而成,全長1.73公尺


博物館還展示了南越國文帝趙眜的牙齒及顱骨


2000多年前的珍珠,依然保存良好~
- 後宮金印
- 右夫人璽-龜紐金印
- 泰夫人&口夫人-鎏金銅印
- 夫人無字印
- 殉人無字印
除了皇帝有印外,連後宮的妃子也有印~


銅承盤高足玉杯(承露杯) 除了金印外,南越王墓藏的玉器也是西漢時期的巔峰之作,按史記記載,此杯應是夜間承接露水之物,顧也被稱為承露杯,杯高通高17公分,由高足青玉杯、托架及承盤三部分組成,以金、銀、銅、木、玉五種質材製作,整個容器以玉杯為主,以三條金首銀身的龍銜著三瓣之器為杯托,置於銅盤上,突出了群龍拱托玉杯的氣勢是南越王國金屬細工與制玉工藝相結合的精絕之作!



犀角型玉杯 南越王墓重要文物之一,也是中國國家文物局2002年公佈的第一批禁止出境展出的64件文物之一!玉杯通長18.4公分,由一整塊和田青玉雕而成,微透明,局部有紅褐色沁色;外形呈犀牛角形,因當時人以為犀牛角有溶解毒物的作用;杯身刻一尖嘴夔龍,龍頭為淺浮雕,龍身逐漸突起為高浮雕,杯底為圓雕,多種雕刻技法集於一身,堪稱絕品玉器!


虎頭金鈎扣龍形玉佩 南越王墓重要文物之一,也是南越王博物館最有名的歷史文物,這是南越文王的一只皮帶扣,原先是一條青玉雕刻的玉龍,後來因龍裂開,工匠打造了一只金質的虎頭金鈎,套住了龍身上的斷裂處,虎頭上有一陰刻王字,更顯尊貴



八節鐵芯龍虎玉带勾 帶長19.5公分,此鉤由八塊青玉組成,中間穿插一根鐵芯連為一體成鉤形,並在自鉤首起的第1、4、8塊的玉孔中嵌入鐵榫將八塊玉固定;鉤的鉤首為龍頭,鉤尾為虎頭,鉤身為龍虎合體;此鉤的組成複雜,工藝考究,在秦漢玉帶鉤中並不多見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 南越王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直徑10.6公分,推測用和田玉雕成,土沁成黃白色,這一件玉珮分為內外環,內環透雕一條遊龍,龍爪伸出內環外,外環則透雕一條鳳,站在龍爪之上,構圖非常精緻,是漢玉中登峰造極的藝術精品,其圖案被選為南越王博物院的院徽,還經常作為廣州市的標誌出現在各種場合!

這是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的放大圖,也是南越王博物院的院徽

南越王組玉珮 組玉佩是古代貴族彰顯身分品味的貴重佩飾,趙眜的組玉佩由玉、金、煤精、玻璃等質料的32件飾件組成,非常精美~


圓雕長袖玉舞人 高3.5公分,寬3.5公分,為玉黃白色,整體雕工精細,姿態生動,為漢代出土玉舞人中首見的圓雕作品,漢代玉舞人多為扁平狀鏤雕,以細陰線表現人物衣飾、體態、五官輪廓、面部表情細緻入微~

因為不大,所以要用放大鏡來看,真的是非常精緻,敬佩古代工匠的技藝!


西漢鐵劍 雖然都已生鏽,但仍可看出當時的輪廓~


西漢鐵鎧甲及復原圖 是嶺南地區出土的唯一一件漢代鎧甲,重9700克,共用甲片709塊;鎧甲出土時已嚴重鏽蝕,上方的鎧甲則是利用技術復原當時的樣貌

錯金銘文銅虎節 節是古代用於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的信物,虎節正面有錯金銘文"王命二車徒"字樣,鑲嵌27片彎葉形金箔為虎紋斑;背面無文字。但貼上33片彎葉形金箔;專家推斷此虎節應是戰國楚器,但在出土的節當中,通體以錯金製造法鑄成的,僅此一件,所以非常珍貴!

在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中,從船紋銅提桶、波斯凸瓣紋銀、非洲象牙跟阿拉伯半島乳香可以驗證當時南越國已與遠洋國家進行海上貿易,國際貿易非常發達!!

船紋銅提桶 這件銅提桶上刻有四組船紋,描繪一支大型作戰船隊凱旋的場景,也是目前考古發現中規模最大、最為完善的一組海船圖形,證明當時嶺南地區已经擁有了較為發達的水上交通

提桶上刻劃的船紋圖案

凸瓣紋銀盒 銀盒的特色在於環繞器身和器蓋的對向交錯蒜頭型凸紋,這些花紋使用錘揲法壓印而得,與古代西亞(波斯)的裂瓣紋金銀器非常相近,歷史學家推論這隻銀盒應為海外舶來品
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造型各異的生活器具,其中以以銅器和陶器為主,這些出土文物充分反映了西漢時期的手工藝水平~

漆木屏風 考古學家根據銅構件的位置還原出了屏風的復原件,屏風正面寬3公尺,高約為1.8公尺,整體結構為正面等分3間,中間有兩扇屏門,可向後開啟;這件屏風最具特色之處為其鎏金銅構件,分為頂飾與托座,此件漆木屏風是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西漢實用屏風,其尺寸之龐大、結構之精巧、裝飾之華麗充分反映了西漢時期先進的屏風製作水平,是非常有歷史價值的珍品!

漆木屏風雙面獸首鎏金銅頂飾 共3件,寬58.5厘米,其獸眼圓睜,鼻高而寬,鬍鬚外卷,張口露齒,形似人面。兩種頂飾頂部皆有一管狀結構,其中發現了羽毛殘跡,由此可推斷原本插有雉羽作為點綴

漆木屏風朱雀鎏金銅頂飾 有2件,高26.4公分,整體造型為展翅朱雀,身刻鱗片狀細羽,腳下踩火焰紋方座

漆木屏風人操蛇鎏金銅托座 位於屏風轉角處,形態為一男子跪坐,口銜一條雙頭蛇,雙手雙腳又各夾一蛇,整體為一人五蛇的組合
以上三種銅屏風構件因極具價值,故於2002年成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之一!


藍色平板玻璃 過去考古學界一直認為中國的平板玻璃出現較晚,直至南越王墓中共出土了玻璃牌飾11對22件,化學檢測顯示牌飾上的玻璃是國產的鉛鋇玻璃;這批玻璃厚薄一致、色澤晶瑩、氣泡極少,是迄今為止中國年代最早的平板玻璃!


此外,在南越王墓裡也發現了五石散!篤信方術的古代帝王認為,服用五石散等藥石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南越王室也受到當時神仙思想的影響,生前服用丹藥以圖延年;南越王墓的五色藥石也為漢墓中首見!


銅烤爐 南越王墓裡也出土了許多當時的生活器具,其中最讓我驚訝的是在2000多年前竟然就有烤爐了!!烤爐四壁有鋪首環,四個角微微翹起,可以防止食物滑落,底部微凹,便於放炭;這些精巧設計表明當時對燒烤的形式已經頗有講究


還有釣魚用的銅掛勾~

蕃禺銘文銅鼎 蕃禺銅鼎為漢式鼎,特色是矮蹄足,其中有9件帶有蕃禺等銘文,蕃禺即為廣州在秦漢時期的古名,蕃禺銅鼎也就成為了古代廣州城市建設的見證!


除了生活品外,當然還少不了宮廷樂器,南越王出土了非常精緻的瑟及鎏金銅瑟枘



銅句鑃 句鑃是一種古吳越族的樂器,使用時口部朝上進行敲擊;南越王墓中出土了一套八件的銅勾鑃,重191公斤,每件皆陰刻篆文文帝九年樂府工造,表明其製造年份為趙眜在位第九年,即公元前129年,這是嶺南地區第一次發現青銅勾鑃!!



銅甬鍾 為古代祭祀或王室宴會重要的青銅打擊樂器,最早發現於西周,共有兩種,斜掛的為甬鍾,直掛的為鈕鐘,兩者統稱為編鐘~
宮廷樂器區為南越王博物館的最後一區,雖然還有很多很多的文物,但因為實在太多了,所以我就選了幾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來分享給大家~


博物館此時還有另一個展覽賀·歲—大漢海昏侯劉賀的人生歲月,是在介紹西漢海昏侯劉賀,漢武帝劉徹之孫,曾任昌邑王(位處山東)、西漢第九任皇帝(前74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在位),原先繼承父親劉髆的昌邑王王位,後於漢昭帝突然死亡後,被霍光主政的朝廷指定繼承皇位,但僅在位約27日就被廢黜,這次展覽透過127套,210件的出土文物,重新介紹海昏侯劉賀榮耀與悲劇交織的一生!

褭蹏金(馬蹄金) 褭蹏金為西漢時皇帝賞賜諸侯王或諸侯王向皇帝進貢之用,劉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的海昏侯墓里共發現了50枚的褭蹏金!


餅形金 俗稱金餅,劉賀墓共出土385枚金餅,每枚約250克,即漢制一斤;經檢測,金餅純度在99%以上,可以顯示漢代煉金技術的發達!

根據展覽介紹,劉賀墓出土的金幣總重約115公斤,也遠超之前出土漢代金幣的總和,顯見劉賀真的是富可敵國!

除了金幣外,當然不可少漢代的貨幣五銖錢~劉賀墓共發現了兩百萬枚五銖錢,總重量超過10噸!

除了金錢外,也有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物,像是竹簡,此為刻有禮記的竹簡!



孔子復原圖取自於澎湃新聞
孔子像漆衣鏡 這是至今發現年代最早的孔子像,這孔子像長了鬍子,身穿衣袍,體態比較清瘦,與現今流傳的孔子像有明顯差異,由衣鏡主屏和衣鏡賦輔屏共同構成,主屏的背面有一面銅鏡,它的正面漆上紅油及畫上孔子及其弟子畫像和他們的傳記。畫像分為三部分,最上部分是孔子與顔回像,孔子在左,顔回在右,他雙手合抱,向孔子鞠躬行禮;中間部分是子路和子貢像;最底部分是子夏和子羽像
以上為這次南越王博物館的參觀心得,我覺得南越王博物館館藏豐富,極具歷史價值,如果來廣州旅遊,一定要排一天來參觀!!

參觀完博物館,接著我們要去旁邊的中山紀念堂~路上剛好看到自動販售牛奶的販賣機!想到前陣子新聞在報台北提供鮮奶給小學生,如果有這種站感覺會方便不少XD


南越王博物館跟中山紀念堂都位在廣州越秀區,因區內的越秀山而得名!越秀區是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自秦朝在越秀區境內設南海郡治起,西漢南越王趙陀建南越國宮署,南漢國劉龔建廣營宮室。自東吳設廣州起,歷朝所設軍事、行政中心均在越秀區域內;越秀區是廣東省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市轄區之一!

越秀區裡有許多名勝古蹟,如果大家來到廣州,一定要來越秀區這邊走走!

路上剛好經過三元宮,是廣州非常有名的一座道教宮觀,已有1600多年歷史,古代的就稱為北廟,主奉三官大帝

抵達中山紀念堂了~



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是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所在地為1921年國父任職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時的廣州中華民國政府所在地,由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和結構師李鏗、馮寶齡設計,1929年動工,1931年落成;中山紀念堂屬於八角形宮殿式建築,紀念堂及庭園用地面積為62,000平方米。



在中山紀念堂的大堂入口處有擺放總理遺囑(國父遺囑)的壇


大堂正門掛有國父遺像,沒有國父就沒有中華民國

中山紀念堂的整個園區是免費進場的,但如果要進大堂裡的話,一個人是$ 人民幣10元(約 $45 台幣),大堂一進來便是大會堂,分上下兩層,共有座位4,700多個,目前常有演唱會或活動在此進行

大會堂的天花板,非常漂亮~



大堂裡有詳細介紹國父的生平及中山紀念堂的介紹~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之印 大元帥印長約10公分,上面刻有篆書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之印,根據資料,這是1923年國父第三次在廣州建立大元帥府时所使用的帥印,在戰亂時被國父夫人宋慶齡保留了下來,於1992年後才重新現世

還有展示國父的遺墨,這份為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感謝國父一生為中華民國及國民的奉獻,願中華民國會越來越好

除了國父外,也有展示中山紀念堂的興建資料,中山紀念堂由知名設計師呂彥直設計,生於天津,曾設計南京中山陵、廣州中山紀念堂及中山紀念碑等建築;與劉敦楨、童寯、梁思成、楊廷寶合稱建築五宗師

當時由呂彥直手繪的紀念堂草圖

中山紀念堂建築主體的剖析圖

紀念堂堂前的匾額天下為公出自於國父的親筆題寫!

屋頂採取八角形暗含三民五權之意!


裡頭放有中山紀念堂的設計藍圖,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我還跟我爸開玩笑說,原來藍圖真的是藍色的,因為我爸是建築師,他就回我,不然為什麼叫藍圖XD

中山紀念堂設計藍圖 可以被稱為鎮堂之寶的設計藍圖,因呂彥直先生得到肝癌,不幸於1929年逝世,當時中山紀念堂正準備動工,逝世前,呂彥直先生因擔憂中山紀念堂的興建,便將此重任託付給至交好友黃檀甫先生,在他的盡力維護下,這些珍貴的藍圖及照片才能經過戰亂及文革後被保留下來!!


目前的雕像為國父誕辰90週年(1956年),由雕刻家尹積昌等人創作的,銅像樣板為國父1924年在中山大學演講時的造型,基座上刻的是國父所著的建國大綱

中山紀念堂的大門到正堂間有一片非常廣大的草地~

中山紀念堂的大門~

最後獻上中山紀念堂的正面照!身為中華民國的國民,能夠在廣州看到有關國父跟中華民國的一切,真的是挺讓人熱淚盈匡的!

參觀完中山紀念堂,下一個行程就是前往北京路步行街逛逛~在走天橋時發現中間的坡道被各位高手拿來當機車道XD

從天橋上拍的景色,有點像台北敦化南路XD



繼續往北京路前進,因為這週遭都是老城區,所以可以看到這些房子都非常舊,在大陸也俗稱這些房子為老破小XD


其中還看到一個老社區叫都府社區,感覺很有小時候眷村的感覺~

後來看到旁邊有牌子解釋說叫都府社區是因為這塊地以前是廣州都督府!

剛好經過一間7-11,順便開箱大陸的7-11給大家看看~

櫃檯的部分感覺跟台灣差不多~
- 零食
- 飲料-1
- 飲料-2
- 飲料-3
- 熟食-1
- 熟食-2
零食的話我覺得大同小異,就是以大陸自有品牌為主,飲料也差不多,但好像茶飲大陸稍微多一些,但熟食的部分,真的是大陸的7-11大勝,除了平常的包子、熱狗跟關東煮外,還有炸類的,跟日本一樣!!

看到有炸雞腿造型的雪糕,原本想說晚上買來吃,但吃太飽就忘了...

廣東省財政廳大樓 看到這棟大樓就知道北京路到了,財政廳大樓位於北京路北端,大樓為仿西方古典折衷主義風格,建成於1919年,在隋初則為廣州刺史署所在地~

北京路 是廣州市的中軸線,也是廣州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日均人流量約35萬人次,1244年建雙門樓,至此被稱作雙門底,中華民國九年(1920年),廣州拆城牆開路,將此路改名為永漢路,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當局改名為北京路


北京路古道遺跡 因為北京路歷經多個朝代,所以在這裡可以依序由上而下看到屬於民國、清、明、宋元、南漢、唐等歷史時期的道路,長約44公尺,寬約3.8公尺,跨越了1000多年


元代銅壺滴漏 北京路上的元代銅壺滴漏,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仿製銅壺滴漏(原件在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內),元代銅壺滴漏是元朝延佑三年(1316年),由廣州冶鑄工人冼運行和他的同行們,一起共同研製鑄造的;銅壺滴漏由上至下分別為:日壺、月壺、星壺和受水壺,日、月、星壺都裝有滴水籠頭,水依次滴入受水壺,受水壺中央插有一把有刻度的銅尺,銅尺就是刻度表,上面刻有十二時辰,自上而下由子時到亥時,銅尺前裝有一木制浮標,下面有一浮舟相托,隨著水位的升高,浮舟逐漸上升來顯示時間,所以又稱其為刻漏


太平館 成立於1860年,首間店設於廣州太平沙,是廣州最早出現的西餐廳,也是大中華第一間華人經營的西餐館;這間店則是中華民國成立後,另一位徐家後人徐寶泉所開設的

新華書店 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國有連鎖書店品牌,被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書店品牌,是中國教材的唯一經銷商




北京路這邊非常熱鬧,所以有很多品牌的旗艦店,這邊剛好有華為旗艦店,我們就進來逛了一下,裡面從手機、生活家電到汽車,應有盡有,雖然我是蘋果粉,但也不得不說華為的東西真的越來越有質感!
之後我也會額外分享一篇這次在大陸參觀各品牌汽車的文章~

接著逛一逛來到李寧的旗艦店,身爲目前中國最有名的運動品牌,肯定要來看一下的,目前李寧也是CBA(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的官方合作夥伴

這幾年大陸在航天研究上投入了滿多的資源,最近李寧也宣布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合作推出一系列用在航天技術上的服飾產品~看起來真的滿厲害的,原本想帶一件回來XD

除了籃球外,李寧也贊助了很多國家隊明星選手,像是去年來台的馬龍,桌球史上首位集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亞運會、亞錦賽、亞洲杯、巡迴賽總決賽、中國全運會及全錦賽單打冠軍於一身的超級全滿貫男子選手

上面有提到李寧是CBA的合作夥伴,所以球衣球鞋不能少~廣州自己就有一隊廣州龍獅,店內就販售當地球隊的球衣~

籃球鞋也有許多款式,從幾百人民幣到幾千都有!

現在中國籃球鞋的細節其實都做得不錯了,如果沒有品牌迷思的話,真的考以考慮看看~

除了籃球外,李寧也有涉足各項不同運動,例如戶外運動

跑步

羽毛球

網球

除了運動服飾外,也有一些休閒款式與聯名款,像是與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的聯名款~


偏潮流,比較休閒的款式~
我自己以前對李寧的印象就是很便宜的運動品牌,材質可能也很一般,跟Nike、Adidas的國際大牌比起來差上不少,但這次來逛後發現李寧真的進步非常多,我也帶了不少東西回去,現在的品質真的一點都不輸那些國際大牌了!!

北京路除了古蹟跟各式品牌旗艦店外,還有許多美食餐廳,看樹上掛的燈籠就知道XD

接著我們來吃北京路這邊滿有名的阿姨牛雜,於1988年開業,已開業30多年,我們大概是下午3點多到的,雖然已過用餐時間,但店門口還是大排長龍!!

阿姨牛雜從中午12點開賣~

販賣的品項在牆壁上,種類滿多的,價格也很透明~

可以內用但位置不多,幾乎都有坐人...

我們運氣還不錯,輪到我們點餐時剛好有一桌吃完,我們就立馬承接了座位XD

魚蛋&大白菜 魚蛋非常Q彈,白菜超甜,搭配超香的牛雜滷汁,有夠好吃!

麵筋 網路上很多食評都說必點,充分的吸附滷汁,咬下去湯汁會爆出來!!

蘿蔔 蘿蔔也很讚,看顏色就知道滷的超透,搭配旁邊店家自製的辣椒,又辣又香~

牛雜 最後就是店家的招牌牛雜,非常新鮮乾淨沒有腥味,入口即化,又香又嫩,不愧是北京路有名的,雖然未再稍微隱密的巷子裡,但有時候就是這種小店才好吃!!

因為我爸的海馬錶帶壞掉,他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推薦來廣州時,可以來鐘錶城這邊掏寶看看,所以吃完牛雜後在他的強力要求下,我們就從北京路搭車來站西鐘錶城這邊~



這一代就充斥著各式鐘錶城及所謂的A貨中心,如果想買仿冒的奢侈品或是手錶,來這邊就對了!這次我爸的目標就是來這邊買一條錶帶~





可以看到有非常多店家,除了錶帶外,各式手錶零件跟錶盒等等都有,但問題就在於對於生人他們都不會賣,因為最近大陸對於仿冒品抓很嚴,所以一定要透過所謂的導遊來帶路,導遊一般會在鐘錶城的入口拉人,一定要被他們帶,店家才會接客!

最後在導遊的帶領下,終於找到一間專賣Omega錶帶的店家,老闆人還不錯,錶帶也滿真的,如果有需要錶帶的人可以私訊我XD



選完錶帶,付完款項後,老闆開始換錶帶,先將原廠舊的尼龍錶帶拆除~

這次我爸選的是新式鋼帶,我爸是老海馬,我則是新海馬,換完後跟我的對比下,不拿正品比較幾乎以假亂真,只有非常些微的差別,但一條仿鋼帶的價格卻是原廠的1/20吧QQ
老闆也跟我們透露有很多人會來買仿的錶帶,平常戴的時候用仿的,等到要賣的時候再把原廠的換上去,這樣手錶又幾乎變回9成新以上,這個方式確實不錯XD

太艮堡毋米粥 換完錶帶後就來吃晚餐,今天跟我的廣州好友一起吃飯,來吃我一直心心念念的毋米粥!!太艮是廣州順德大良镇的古稱,所谓毋也就是取其意「有米不見米,只取米精華」;2011年毋米粥的製作技藝被錄入順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榮獲CCA中國火鍋50強!

除了毋米粥外,也有熱炒跟粵式點心~

看到牆上的獎牌就知道太艮堡毋米粥有多厲害了!!目前在廣州應該是有四間分店,我們這次去的是離天河體育中心不遠的東站店(廣州東站)

豉油皇炒陳村粉 陳村粉也是來自順德的米粉,搭配店家特製的豉油快炒,有點像是沒有牛肉的乾炒牛河,鑊氣十足,鹹香夠味!

滷汁大腸 大腸清理得非常乾淨,沒有腥味,帶有嚼勁,非常入味!

炒藕片 藕片本身甜甜的,用大火爆炒後多了焦香味,醬汁微鹹很下飯~

醬爆豆角 豆角口感爽脆,蒜香十足~

太艮堡手工油條 表皮非常酥脆,內裡綿密,一點油耗味都沒有,沾著火鍋吃超讚!



毋米粥 精選上等香米,選用順德古井中富含多種礦物質的天然井水和廣州清遠麻雞精心熬制成高湯,再將用食用油泡制好的香米放入澄清濃香的高湯内,用大瓦煲精心熬制數個小时,待香米完全軟爛后,用網篩去米渣,瀝出粥水,形成色澤乳白透亮、細膩濃滑、米香四溢的上等粥湯~

鮮切牛展 牛展是牛腱肉,肉質厚實且帶筋,口感比較有嚼勁,放入毋米粥煮後,吃起來更爲鮮甜~

清遠雞 是中國十大名雞之一,脂肪含量適中,肉質吃起來滑嫩鮮美,雞皮富含濃郁雞香味,利用毋米粥烹煮更能顯現出清遠雞的香氣,也讓我爸媽讚不絕口!!

肥牛片 就是一般的牛肉片,切的比較厚,這個就一般般


除了肉類外,毋米粥另一個賣點就是加入新鮮的海鮮入鍋熬煮!!

我們點了不少的海鮮,有基國蝦、大連鮑魚、海蛤等等,因為毋米粥沒什麼味道,所以更能顯現出食材本身的香氣~

海蛤每顆都非常飽滿鮮甜~

最後來插播一下我個人認為非常好喝的林里檸檬茶,可以說是我目前喝過前三好喝的檸檬茶,非常消暑解渴,大推~
非常感謝我廣州好朋友的招待~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毋米粥火鍋,一吃後我就愛上,除了特別外,毋米粥本身非常清香,沒有過多的油脂,很清淡,就算加了這些肉及海鮮下去,到最後仍然沒有大雜燴的感覺,而且吃完後也感覺沒有什麼負擔,根據中醫的解說,毋米粥非常健康,有益氣、健脾、養胃、清肺、減肥、滋潤五臟、促進消化、排毒等多種功效,如果大家有機會來廣州旅遊,一定要來吃看看!!
Day 4

第四天我們搭下午1點的飛機,所以早上我就特別早起來找我朋友吃個早餐,他說要帶我來吃老廣州早餐,我們就來到越秀吃西關劉福記!

這間是許多廣州人愛吃的老字號麵店,他們的招牌就是牛三星湯!

我們點了兩個小菜跟兩碗湯~

滷大腸 看這色澤就知道大腸非常入味,燉煮的很軟爛,幾乎是入口即化~

牛腩 牛腩帶有點筋,吃起來帶點嚼勁,肉的部分醬香十足~

牛三星湯 一般有牛心、牛肝跟牛腰,事先用料酒跟姜汁等調料醃製過,等要上桌時再臨上熱湯燙熟,湯頭超級鮮甜,在台灣比較少吃牛三星,是滿特別的口感跟體驗~

魚皮魚皮餃湯 魚皮餃就是我們的魚餃,再加上炸魚皮,魚皮非常脆,泡湯後就變得很有韌性,魚餃則非常Q彈,湯頭也是一樣的鮮甜,如果喜歡吃魚皮的人應該會很愛!!


我真的很喜歡廣州這座城市帶給人的感覺,除了羊城外,廣州另一個綽號是花城,因廣州四季有花,四季常綠;經過多年的發展及政府的支持下,形成「森林圍城、綠道穿城、綠意滿城、四季花城」的綠色都市!
廣州行的下半部遊記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大家的收看~廣州離台灣不到搭飛機不到兩個小時,大家真的不仿趁著個小連假,來廣州走一走、看一看,吃些美食~
2025 探訪美食之都 4天3夜『廣州行』上
- Day 3
- Day 4
- Day 1
- Da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