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1月4日出發至香港~~順便去了羅湖..1月7日到香港上水車站時...身上已經山窮水凈了...只剩100元港幣還有幾元的硬幣..要搭巴士去機場.到機場要(31.9元港幣).想把身上的100元鈔票換成零錢..在上水車站旁有間賣炒栗子的老伯伯..我很客氣的對他說~~不好意思.可以跟你換10元零錢嗎.他竟然兇八八的對我說..100元換80元要不.我很尷尬的說.沒事.不用了..他還大吼大叫的..一付瞧不起中國人的樣子.後來我在離他10公尺的地方抽煙(有吸菸區)抽了2根煙(一位說廣東話的中年婦女.也是要把錢打成散錢.他卻換錢給他了).每次去香港.好像說普通話的人都很受香港人瞧不起..難道一定要說白話(廣東話)才可以嗎.打死我以後再也不跟他買栗子.(以前去還每次跟他買)
港鐵月台分貨 奶粉水客仍猖獗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10518/00407_055.html
太陽民調:水貨客加劇中港矛盾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20924/00410_020.html
光復上水衝突 便衣警捱拳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0106/00407_061.html
next time, you can first say "i am from taiwan" and i am sure that the attitude will be very different
standox77 wrote:
undefined1...(恕刪)
因為在上水站(或是鐵路沿線),水貨客(專門把平行進口貨從香港帶到內地的人)長期霸佔了公共地方去從事一些擾民的水貨(平行進口貨)活動,引起本地居民的不滿,所以在上水站或附近的鐵路站範圍,只要你是說國語的話,香港市民都會認為你是內地人,所以對待你們也會不太客氣。如果你表明你是來自台灣的話,本地市民應該會客氣一點,香港人對內地人跟台灣人的態度一般來說是不一樣的,只是一般台灣的旅客不會特意說自己是來自台灣,所以只要是說國語的話,本地人通常就不會太友善.......
本人是十分歡迎遊客來香港旅遊的,亦十分樂意解答他們的問題,因為本人的意念是,人在異地,得到當地人的協助,倍感窩心,所以即使問路的人說國語,我亦不理會他/她究竟是來自哪裡,都盡量滿足他/她們的提問就是了~!
希望閣下是次不愉快的經驗不會影響往後來香港的意欲吧~

不會吧!
其實香港人的中國人認同雖然自1997回歸後逐年下降,
但其實還相當高,
香港中文大學2012年的調查,
自認「是中國人」、「是中國人,但也是香港人」、「是香港人,但也是中國人」三者合計仍達7成5以上,
從數字看來,身份的認同似乎與他們待人的態度無關。
我覺得主因在於過多的陸客造成他們生活上的困擾、資源的排擠才是主因,
比較一下香港和台灣,
香港人口大約700萬人,土地約為1,104平方公里(約台北市的4倍大),
2012年香港入境遊客人數4,861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3,491萬人次,
台灣人口約2,400萬,土地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
2012年台灣入境遊客人數731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223萬人次,
從數字不難看出陸客帶給香港的影響有多大,
台灣的陸客人數遠遠不及香港,
但已有許多台灣人因為陸客的因素而不想去故宮、日月潭、阿里山,
如果台灣的陸客人數也多到和香港一樣多會是什麼樣的情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