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園與琉璃廠齊名,都是民國初年古玩字畫集散市場。琉璃廠在清朝時全國各地的會館也都建在附近,官員、趕考的舉子也常聚集於此逛書市,各地的書商也都在這裡設攤出售大量藏書,形成了筆墨紙硯古玩書畫的買賣市場。琉璃廠比較偏字畫類古玩,而潘家園就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這兩個古玩舊貨市場因為前幾年大陸像盜墓筆記、鬼吹燈等盜墓類型的小說興起而廣被提及,也一直是我想去看看的景點,趁著假日跟朋友一起來晃晃,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潘家園囉。

接近潘家園舊貨市場周圍就可以看到有一整排的三輪車,上面也都堆滿了貨,隨時要拉近潘家園裡頭補貨。這也可以看出這邊一天吞吐的貨物量到底有多大。當然這邊現在要淘到真正的古玩文物已經是少之有少,不過如果價位合理,買些回家擺其實也頗有情趣啊!

潘家園舊貨市場,這是大門入口,由於潘家園這個舊貨市場真的相當大,查了一下資料佔地4.85萬平方公尺。市場分為地攤區、古建房區、古典家具區、現代收藏區、石雕石刻區、餐飲服務區等六個區域,入口也有許多個,大門入口才會看到這個內牆,當然標準的觀光客就要拍一下紀念照囉。

開市時間,週一到週五是早上八點半,因為平日大家都要上班比較沒空來逛。六日假日的話就早上四點半開市,維持以前鬼市的開市時間。這也可以看出來潘家園這邊交易熱絡的程度,當然除了外國觀光客來遊玩外,一些仿製的擺飾也很受中國民眾的歡迎,或是來這淘一些老東西收藏、看看各種文物打發時間。

前面提什麼區什麼區這些分類,當然是在入口的導覽牌子上看來的。其實我覺得要搞清楚潘家園舊貨市場這麼大片的賣場也真的不難,首先就是這個有單獨隔間的高級店面,這個應該就是分類中的古建房區吧?


在這區內的每家除了有自己的招牌跟店名之外,特色當然就是東西比較精緻、有系統性,比如賣字畫的、賣石頭刻印章、賣瓷器花瓶這類。當然有時候也會在這邊看到一些比較特殊有趣的東西,但是就比較不會像是大鍋炒,什麼都有的那種店面。

接著是戶外的場所,不過就算是戶外,也有幾排是有獨立隔開的空間,就像是一般資訊展那種小攤位一樣。這樣的小展區通常賣的就是字畫類型,對字畫比較有興趣的話可以在這邊慢慢逛。

再來的攤位就沒有獨立的空間,沒有隔間了。我開玩笑戲稱這個是開放式的專櫃,跟百貨公司差不多,只差別在室外,哈哈。


這種開放式的專櫃還是一樣,每個攤位販賣的東西都比較有系列,例如專門賣玉石的、專門賣錫器銀器的專門賣印章原石這類。不過每個攤位的價差就真的不小,要好好的比較一下。另外這些攤位由於賣的還是比較專一的東西,因此老闆也都比較熟悉些,不會一問三不知,如果客人少一點的話跟老闆聊聊還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最後就是擺地攤了,這種攤位連櫃子都沒有,就是直接在地上放幾個盒子,或是鋪上一塊布,就把所有的貨品直接放在上面。


這類的攤位販賣的產品就很雜亂了,一個攤位中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產品,書籍、茶壺、保溫瓶可能跟蛇腹式相機放在一起賣,當然也可能在佛像、木雕、銀飾旁找到第一代的黑金剛大哥大手機。東西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在這樣的攤位中要淘到寶物,除了多看,還得要會談價錢,但也可以享受到淘寶與殺價的樂趣。

一些地攤貨還會打出均一價的招牌,問了一下有些他還是會拉高價位,尤其像我們這種一聽就是外地人的口音。以往潘家園還能有些古玩藏在其中,現在要真的淘到古董,少之又少。打定主意,就是買個紀念品擺在家裡觀賞,價錢覺得合適,這樣購買的心態會比較正確些。


也有不少攤位是專門賣些宗教文物,例如佛像或是掛畫之類的。不過這些不知道是真的還是仿製品。我倒希望是仿製品啦,至少不要是在什麼佛窟或是寺廟直接砍下來的。


有時也會看到一些很有趣讓我感到心動想購買的產品,例如這對流星錘以及鐵手、鐵槍頭這些兵器。本來流星錘真的要入手了,後來想到我等等還要搭地鐵回去,而這個一定過不了地鐵的安檢所以作罷。朋友一看到那隻鐵手還驚叫到:『好大支的不求人啊!』拿這個來抓背一定會皮破血流的好嗎!



在潘家園舊貨市場還有一條巷子是專門賣書籍畫冊的,這邊一直都聚集相當多的民眾。各種書籍包羅萬象,其中還不乏許多是精裝版的整套書籍,喜歡看書的朋友別錯過這邊,想找一些老書,或是已經絕版的書籍,都可以來這邊找找看,也許會有收貨。
潘家園舊貨市場這邊真的還蠻值得來逛逛的,尤其地方很大,貨物也相當多,來這邊隨便晃一下半天就過去了。也可以看到有許多外國遊客來這邊挨宰....來淘寶啦!當然潘家園的東西這麼多,仿製品自然是佔絕大多數,別存著要投資賺錢的心態,找到喜歡的東西,覺得合理的價格再買。而在潘家園的外圍會有很多中東人士拿著iPhone或是一些數位產品極低價出售,這些就絕對別買,肯定都是假的囉。交通方面由於潘家園附近沒有地鐵站,最近的是坐到十號線的終點站勁松再打車過去。如果有來北京自由行,不妨也安排時間到潘家園來看看,可以稍微回味一下當時多少寶物在這邊交易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