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大家分享那篇文章後沒多久,我突然接到一封私人訊息,是一位也是在北京奮鬥的台灣朋友PM給我的,告知在台北西門町的老店阿宗麵線也進軍大陸市場,在北京開了一家分店。聽到這消息真的是讓人振奮啊!台灣小吃麵線、蚵仔煎、米糕、鹹酥雞,終於不再是只能流著口水幻想了。而且該死的是,有個吃好料都不約的朋友,竟然已經去享用過,而且還當場就發MMS簡訊來跟我炫耀....。


趕緊上網查了一下位置,原來在地鐵五號線東四站這邊,比起台灣街離要我近的多了!於是,我就這樣來到了東四站。

從東四站B出口一走出來,台北西門町阿宗麵線的『刊棒』就在眼前了啦!一整個激動。不過說實話,店面的裝潢沒什麼特殊,跟旁邊的其他店家來說並沒有明顯的差異。也許大家會覺得就小吃嘛!要什麼華麗的裝潢?我剛看到的時候也是這樣想,但是走進店裡看到菜單的時候我就覺得沒有好好裝潢真的是太對不起客人了。


來,不多說,直接殺進去品嚐故鄉的味道吧!看到那門口上的台灣料理四個字了嗎?這是在北京生活一年來朝思暮想的味道。

剛進門就看到介紹阿宗麵線的圖文,學生時代常跑西門町,也幾乎每次都會去吃阿宗麵線。印象中便宜、好吃,吃完還會去萬年的美食區去吃天婦羅,百吃不厭。沒想到現在竟然是在大陸北京吃阿宗麵線了,套句羅家英在鹿鼎大帝裡面的名言~世事難預料啊!(笑場)

一進門的櫃檯部分,上方有著各項台灣美食的照片,越看越讓人期待!趕緊找個位置坐下,準備大吃一頓。

在服務員帶領下內走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服務員超多的。這張照片拍到的就有四個,大約目測估計一下在大概兩間房子大小的一樓店鋪中,就有8-10位的外場服務員。為什麼特別強調服務員的部份,其實我覺得這是扣分的。大陸的人工便宜,所以服務員多這個合理,但是他們的服務品質並不像台灣,服務員多半都是臭著一張臉的,至少臉上都不太會掛著笑容。那麼一堆服務員在你面前,但是臉上都沒有笑容的時候,我覺得對我的用餐心情是很有影響的,這部份台灣的服務業品質真的就好很多,值得給個讚!

店內的用餐環境,真的就是很一般的小吃店。還算乾淨啦,但是怎麼說,就跟菜單上的數字不搭,哈哈。阿宗麵線進軍北京是要走高價市場的,二樓還是特別區,需要三天前預約才可以上去。而且沒有菜單,是看當天的食材有啥師父就料理啥。聽說二樓的用餐費用人均從500~2000人民幣,一碗麵線上面放上一片魚翅就要價100人民幣。看到這樣的價位(一樓的小吃價位也真的不便宜),我本來期待外觀跟內裝應該跟台灣的台南擔仔麵差不多的,怎麼知道會是這種小吃等級,跟心中期許的真的有些落差。這邊有阿宗麵線進軍北京高價餐飲市場的新聞連結。


兩個店面左右的用餐環境,估計大約有40-50個座位左右(一樓)。中午用餐時間人真的不少,一下子就客滿了。才剛開幕而已,看來台灣美食料理在這邊應該有不錯的前景喔!

店內的用餐環境我也提供一下全景合成照,由三星的S8500來拍攝合成,大家可以先看看。

點選連結觀看原圖
菜單,這個就做的很有質感了!

看一下我心愛的蚵仔麵線.....17元人民幣,換算台幣大約是85元台幣,阿娘威!翻了一倍的價位啊!同胞,拿出台胞證有沒有打折啦!怎麼台灣人想體會一下台灣故鄉味,還要被自家人敲盤子啊!薑母鴨麵線要20元人民幣,也就是100元台幣耶...

除了麵線,也還有其他麵類的餐點,像是牛肉麵、海鮮麵等等。還有一些套餐類就是飯了,這個價位也都在25-30元人民幣之間。

小吃類,蚵仔煎也要20元人民幣啦!想不到家鄉的味道是這麼的昂貴,怎麼四川人到北京賣四川菜也沒比較貴,湖南人到北京賣湖南菜也算便宜,台灣人到北京賣台灣小吃就這麼貴?


還有飲料跟甜品類,當然價位都是台灣價格乘於二以上的標示。還好,不是直接把台灣的價位,幣值直接改成人民幣。不過出門前我有先做功課,看了大眾點評大家對阿宗麵線北京店的分享,知道這邊的飲料是甜到暴口味,記得要直接選無糖。至於android手機上查詢大眾點評的方式,可以參考長假自助遊~i9000帶你遊北京這篇文章的應用分享。


嗯,等待上菜的時間真的很難熬,拍拍餐具吧!這邊也可以發現,一個人在北京真的是蠻孤單的,連用餐享受美食都是一個人去,該來徵求女伴陪吃好了,哈哈。

首先上來的是飲料,我點的是檸檬綠,菜單上飲料並沒有大小杯之分,我用我的KX當比例尺分享一下,大約就是一般飲料店的小杯500CC左右的容量。檸檬綠這種基本飲料在台灣小杯價大約是15-20元台幣吧,這邊要12元人民幣,換算台幣大約60元。嗯,翻了三倍。至於味道,還好有看大眾點評才來,我已經點了無糖了,送上來的檸檬綠還是甜的。無糖的檸檬綠應該是酸的吧?還是北京的檸檬是甜的?


來,重點來了,阿宗麵線啦!端上來的時候那個味道真的是讓人感動,一瞬間我就忘記了這碗蚵仔麵線要價17元人民幣了。就是這個味,就是這顏色,就是這畫面,我想那種感覺真的是筆墨難以形容的。旁邊的大陸客人一看到他的麵線還跟服務員抱怨怎麼這麵這麼細啊!阿呆,麵線糊就是這種細麵才對啦!

蚵仔麵線,重點當然還有包括新鮮的蚵仔了。實際品嚐後,蚵仔真的是蠻新鮮的,但是外面那層裹粉裹太厚,所以蚵仔外面也變成有一大層厚厚的透明凍狀物體,有些影響口感,這算是一個小小的缺點。

他的蚵仔麵線還有滷大腸耶,不是大腸麵線才有嗎?滷大腸處理得很乾淨,這算是優點還是缺點?因為處理的太乾淨了點,所以吃起來有點乾,而且也沒有大腸那種特有的味道,感覺有點像在嚼橡皮筋了。不過還不算難吃啦,我想這也比較能讓怕腥味的朋友願意嘗試。

不多說了,趕緊來嚐一口。說實話這第一口送入嘴裡後,我真的覺得17元人民幣花的值得!因為柴魚湯頭搭配醬油底味,真的就是印象中的阿宗麵線啦!軟細的麵線送入口中,滋味與口感真的讓人懷念。就是這個味,這是來自故鄉臺灣的味道。嗑完整碗的麵線後,我一邊嫌貴,一邊還是確定不用多久我應該還是會來報到的。


蚵仔煎,這個就蠻讓人失望的了,跟台灣的蚵仔煎比起來只有價位大勝,味道口感其實有蠻大的差距,我誠摯的期望大陸的朋友們吃過這邊的蚵仔煎,別認為台灣的蚵仔煎就是這味道。


另外青菜部分,台灣多半是用小白菜或是空心菜,這邊用的也是大陸當地的某種青菜(吃不出來啥菜),味道略苦,纖維較粗,也有種土味。嗯,這樣說吧,這東西不難吃,但是口感、味道,就不是我從小吃到大的蚵仔煎。以蚵仔煎的標準來說,隨便一個夜市30元的蚵仔煎,都比這個要價20元人民幣的蚵仔煎來的好吃。我知道我是用台灣的標準來苛求啦,但是以這價位,我想應該可以做的更好些。

鹹酥雞,這個沒話說,就真的是臺灣味了!裹粉、鮮嫩的雞肉與肉汁,還有加香味的九層塔,這個就是我肖想很久的台灣鹹酥雞啦!上次在北京台灣街吃到的味道都沒有這麼道地!好吃,雖然量不多,但是我相當滿意。麵線跟鹹酥雞這兩樣味道都是我印象中的臺灣味,雖然貴些,不過這種滿足感無價。


其實這些量也剛好一個人吃飽啦,一碗蚵仔麵線,一盤蚵仔煎,一份小份的鹹酥雞(量跟台灣30元的鹹酥雞差不多),加上一杯小杯的飲料。這樣的餐點在台灣大約100-150內打死,在這邊呢?61元人民幣,換算台幣約為300塊大洋。雖然價位貴了一倍,不過還好叔叔我有練過,還是面不改色的拿出皮夾付款,哈哈。


ok,雖然說文章內感覺好像多有抱怨,其實應該說是我們知道這些台灣小吃在台灣的售價才會有這些感覺啦,畢竟想要回味一下家鄉的美味小吃,卻要花上兩倍三倍的價位,就覺得有點心疼啊,尤其還是台灣同胞們自己開的店家。不知道拿台胞證能不能打折?優惠自家人囉。
不過抱怨歸抱怨,我想過不了多久我還是會去吃的,畢竟這個味道真的就是自己懷念的家鄉味,花點小錢去享受一下,值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