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次要分享之前看到還頗有興趣的調音包

已經作者同意轉貼自PTT

在什麼器材都不想動的情況下,只剩下這樣的小東西能給我驚喜了:P

-------------------------------
系統

器材:381IG--ASGARD--GRADO PS500
排插 --U2--谷津AC--PC--1723

線材:萬隆銀同軸 -U2-綠FUSE
自製純銀RCA -U2>ASGARD
ATL9500 -PC
三口藍水管 -U2

墊材:忘記叫什麼的黑豆干

------------------------------
測試曲

1.syatten-Dahlia (Original Mix)(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o0aGkgsB-k (圖與音樂不符)

2.Hakumei (Original Mix)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KdoQf2XMuE

此張CD封面圖網址及CD試聽
http://www.planetoid.biz/post/77556018062/release-title-spherepolis-release-da
te-12

2.KPP -FASHION MONS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ivkxpAVVC4

3.Perfume-Hurly burly、Spending all my tim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1i7EB0Vjg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I0x5vA7fLo (巴黎發表會Perfume受邀)

4.capsule-PRIME TIME、The Musi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Zz6pxId5fQ
(中田製作曲人的音樂太難找了...)

5.Rasmus Faber-Born 192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g9Ha8oP9-k (圖與音樂不符)

6.PURE 7.喵叉Master 8.U.C OST 9.久石讓-極簡旋律
---------------------------------

首先最能感受到的有幾個地方

1.氛圍的營造

應該是因為音場的緣故,初放調音包下去之後沒幾分鐘再回去聽一次
自己是有覺得"音場"有變化,縱深的分離度變好了之後,發現聲音傳來的位置
有由正前方5公尺到正前方1公尺的聲音傳遞感。個人最有感的是聲音包覆性。

測試曲當中曲1.2.4最有感

2.音樂性

讓聲音聽起來更舒服,聲音有點恰巧似的從耳朵向外拉的那種感覺還挺其妙的
聲音會變得很自然,原本有侵略性的調教下,照顧得更全面,
這幾天聽下來GRADO的夾耳都忽略了ww

測試曲當中曲6.7聽到都忘記要讓耳朵休息OTL(註:記得要讓耳朵休息哦:))

3.縱深

其實GRADO PS500的縱深沒有很深,而且看過板上的心得文是也都有說過,
耳機的縱深比較難營造,但確實有能感受到前方的聲音前後感的差距,
不過這裡有個地方比較不解,一般來說以現場樂團配置應該是。

樂 樂
樂主樂 >>>>>>>變成 樂主樂
樂(低頻在人聲前面)
聽者
聽者

更扯的是...調音包拿掉後位置又會回復成原本的樣子...電子音樂最為明顯。

4.凝聚感與能量感

人聲、音效、樂器的表現較為豐厚,也不粗曠,但反覆幾次聽比較像是因為
聲音變乾淨而變得更有凝聚感的增加感,Double BASS震幅更明顯,
整個聲音會有更大的動態但事實上為什麼我也不知理論。

---------------------------------------------------------

在我系統上因為短時間不想去做大變動,所以特別喜好這種小道具,
測試過幾天後我覺得不能取做"調音包",因為聲底還是一樣的啊ww

但是有幾個地方要注意!

1.厚度會增加
2.凝聚(密度?)變得比較好,低頻太強的音樂反而會讓演唱者被放到後面的感覺。
3.不太能當墊材...聲音會衰,至少我的聲音會這樣反映啦...
4.配在GRADO上的感覺會讓聲音變更有濃郁有味

---------------------------------------------------------
差異感大小分別為:音場(寬度與深度)
>充沛的能量感
>凝聚力(全頻都有感低頻為測試最明顯)
>細節的位置改變

擺放的位置其實也頗重要的,我拼了4包回來大致上測試了幾個位置

1.DAC下方(沒與墊材間接觸) 5.靠近CPU晶片位置
2.谷津AC上方 6.POWER正上方(我主機正上方是塑膠殼)
3.排插下方 7.音效卡及顯卡側方
4.音效卡正下方
#部份照片:https://www.flickr.com/photos/58634065@N04/
效果顯著的位置:

發現整體向上幅度最高的兩個點為:DAC下方、排插下方
而且排插改變的聲音超妙的,有用調音包的一定要玩這個地方!

但也有幾個地方我測試起來是效果並不明顯的:
1.如果是疊疊樂的器材,放在每台的正下方
(我最下面機器是U2 DAC,DAC上面是ASGARD,聲音好像被拉扯似的)

2.有用主機殼的PCI位置正下方
(有顯卡跟音效卡,平常待機溫度約40度左右,
如果不打開機殼溫度無法控制在50下聲音會糊掉)

3.CPU應該是電腦散熱效果不佳,這天氣風扇拔掉後不裸奔反而效果不好,
期待有裸奔機的心得!

4.硬碟,最主要是散熱變差,聲音會衰,
但實際上用東西墊高到硬碟正下方,也是有很微妙變化

----------------------------------------------------------
整體上第一包的感覺最強大,放在DAC下方幅度大概在10%左右,
第二包開始效果有更多的改變,聽的習慣也不失改變後的樂趣,
如果調音包可以讓器材有更多的散熱空間似乎可以更棒,
而且都是滿正向的發展,或許有其他版友可以提供自己的測試位置來看哪邊CP值高!

大致上是這樣,不過還是要說,這是在我系統下的情形,每個人的狀況或許不同
喜歡小道具又不想動器材有CP值,還滿不錯玩的道具!
2014-07-10 18: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興趣 調音包

yuugen wrote:
已經作者同意轉貼自P...(恕刪)


跟大家報告一個消息

今天8月8日是優惠期的最後一天了

感謝各位的支持

目前買家絕大多數給予正面評價

目前買家心得回報 統計並做出排名

最有效的器材位置前3名

1.DAC下方

2.耳機擴大機

3.筆電下方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