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花12萬買了一台三星的垃圾(QA65)


臉書廣告 剛剛看到的、台灣公司貨保固
直接買吧 反正能撐3年 就夠本了、便宜就好了
你也才買一台而已
我買兩台,花了16萬。
用到現在只有一台在過保後換主機版而已,也不需要7千,5千多就夠了~

我覺得買奢侈品期待要用好幾年,本來就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因為奢侈品的價值是炫富用的。

10萬以上的電視稱為奢侈品不過分的。
就像很多名牌包與衣服鞋子那些,比12萬的電視貴的有一大堆...
請問買這些的人,誰的腦袋裡是為了耐用而買?
都是為了炫富與收藏而買。
多數的人買10幾萬以上的名牌,一輩子都是放在家裡而已。

回過頭來說,如果你可以買10幾萬的電視,你真的會因為想要耐用而回頭買2,3萬的入門電視嗎?
這就像一個人買一個名牌包,然後因為名牌包壞了,就說以後都去買幾百元的地攤包,壞了就丟掉也不會心痛...
你信嗎?
stainyu

說真的...才7萬的包發霉了,以後就不敢再買了,那真的是普通人的消費而已。[sorry]

2023-10-07 10:08
stainyu

奢侈品真正的客群,是要放到忘記了所以發霉了,然後發現了就丟掉繼續買[笑]

2023-10-07 10:12
還是早期的電視比較耐!
早期買正日本製的SONY 40 吋液晶電視,有夠貴的23萬…
但操了快20年沒壞,但覺得影幕小,換笨Q的.也是被小朋友們狂操了4年多後,又覺得55吋太小…
趁好市多飛利浦65吋特價,含運費與安裝2萬有找,又有保固3年.
買回來狂操到現在4年了吧?!
現在覺得電視換換病又發作…
已觀看75吋的…
但發現75吋電視耗電量,一天開機12~14小時似乎也挺可觀的…

覺得除非對電視觀看時色彩變化敏銳度很高,也對電視原廠喇叭聲音有要求.
不然買台有3年全機保固、2線品牌來觀看.
如上面有大大說的,得當成是消秏品來看待,心情上就會好很多.

個人是覺得 TCL 這牌子75吋電視,有您的3年全機保固.
已蠻符合一般民眾在看電視上的需求了~
ra1xp

現在LCD電視很省電了,我家那65"古早電漿....耗電約500W冬天站電視前很溫暖根本電暖爐。

2023-10-08 9:53
一直都很忙

人總是貪心的~當然是希望越省電越好.目前75吋電視還得要耗電近650W~750W.

2023-10-08 10:35
我在2007年也是買正日本製的SONY 40 吋液晶電視, 無奈一直看不壞.
2021年在Costco黑五時趁特價花38500買了65吋TCL C825.
現在電視我把它當成跟手機一樣的東西, 已經不是耐用的東西, 不需要買太貴的, 夠用就好.
我今年買電視時也做了一堆功課爬了一堆文
從電腦家到蝦皮到海運對岸小米大尺寸到FB海外訂購三星TV大尺寸
說真的 我最後硬是因為保固 選擇了在台灣買
然後為了不想遇到萬一 而選擇了日廠的SONY
那時也在考慮OLED 畢竟那時剛出 我也正要買 所以一直想要不要捏
但後來想想 這些都是消耗品 再加上原本的42吋舊電視只有720P畫質也沒有內建安卓系統
最後選擇75X90J 我選擇我要大尺寸螢幕 對於畫質 我當然相信OLED會很棒 但好棒跟好棒棒 也僅只是差在多一個棒字 但會讓你捏到痛的不只一個痛字
剛開始買 被一堆親友嫌太大了 幹嘛買那麼大....但對於畫質跟畫面倒是沒有說啥
過了不到三個月 所有親友包含家人 每個都對這台電視非常滿意 覺得畫面又大又清晰 顏色又漂亮
我個人是認為這台電視有達到我當初預期的回饋了 畢竟我選SONY 就是要為了它的畫質跟顏色
現在它的表現已經是我所有的親友都很羨慕了
我沒有買到最好 但是大畫面真的是第一優先考量 再來是品牌畫質顏色的選擇 最後就是維修服務考量
時至今日 我也常跟家人灌輸 再來下一台電視 可能會換成畫布直接上投影機上150吋了 主要是要看未來的科技走向拉
現在我看飛利浦系列的75吋也很心動 有再想買一台給岳父岳母家 不過他們好像因為不看電視...被打槍了
現在的75吋 不上OLED那些的價錢 真的很實惠 即便壞了也不會那麼心疼 而且都有支援杜比V跟杜比A 4K畫質都有達到基本標準 也內建了很大眾的安卓TV系統 真心覺得 如果想捏緊去衝也是可以拉 但是真的還是多考慮一下買回來的後續

最後補充
當然如果你觀看電視的距離是2米以內 我會建議你不要買太大的電視
但超過2米後 我真心認為 習慣這件事不需要三個星期 你就會覺得還好阿
然後其他親友的電視在你眼中就會變得.......你懂得
2019年11月買國際牌日本原裝65'OLED 也沒那麼貴

三星 LG 自己以為很厲害 自抬身價
SONY 品牌溢價

買產品還是多做功課 上網也是要多看
便宜的就不用想太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