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驗貨 OR 不能驗貨 兩種可能性都是並存的。
想當然貨運公司會先主張不能驗貨啊,這樣最符合貨運公司利益。
如果收件人一定要求驗貨,則不符合貨運公司利益,貨運公司策略上會讓收件人機會成本增加,例如樓主去讀條文、求助、錄影、打電話都是增加自己的成本。
收件人如果走法律,根據我個人經驗,貨運公司會轉移到配合的法律部門或法務外包單位處理。
即使到這一步也沒有絕對對錯,還是看金額利弊。例如某月結寄件人拖欠款,快遞公司催繳不成到底是要走法律途徑追回或是乾脆列呆帳。金額小則呆帳成本較低符合公司利益;金額大打官司損失較小符合公司利益。
我覺得樓主應該有機會驗貨啦,但是一定是在付出相對多的成本(電話溝通、奔波、時間拉長...等等)之下才能完成。
看來您是在對岸購買的電視吧,對岸的物流確實有先驗貨再收貨的機制
但這應該只限大陸國內,難道您也把台灣當作大陸國內??
您如果怕摔破,大陸的集貨商其實都有驗貨的服務,而且有明訂價格
這麼嬌貴的商品,您不使用這服務,若真要出了事,卻要台灣物流商負責,這不合理吧!!
再說了,這項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經過不曉得幾手的物流商,又要如何證明就是大榮弄破的?
國際網購本來就有風險,對方就算寄磚頭給您,物流商也只負責運送,難道還要物流商負責?自己完全不用承擔風險?
這樣您也把人生想得太過美妙了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