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德弗札克最深情浪漫的小品之一: Four Romantic Pieces, Op. 75, I. Allegro moderato

這首只有三分半鐘的小品, 是我聽過德弗札克最深情的一首曲子之一。
是德弗札克為小提琴和鋼琴而寫的四首浪漫小品作品75裡面的第一首。
雲淡風輕,浪漫雋永。聽了心會沉澱, 徝得一聽。
Spotify上面有幾個版本, 略舉三個如下:
德弗札克最深情浪漫的小品之一: Four Romantic Pieces, Op. 75, I. Allegro moderato
德弗札克最深情浪漫的小品之一: Four Romantic Pieces, Op. 75, I. Allegro moderato
德弗札克最深情浪漫的小品之一: Four Romantic Pieces, Op. 75, I. Allegro moderato

作品小故事(以下摘自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江佳穎小提琴獨奏會》):

這部作品原來是為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演出的弦樂三重奏, 經過作曲家的改寫, 才變成現在經常聽到的版本。這當中的轉折為, 當時的德弗札克除了作曲之外, 也擔任捷克國家劇院的中提琴首席。同時間, 有一位化學系的學生, 和他住在同一棟公寓, 同時他還向德弗札克在國家歌劇院的一位同事學小提琴。於是, 德弗札克就想要寫一首, 讓他們三個人可以一起合作演出的曲子, 而那首為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演出的弦樂三重奏, 也就順利地誕生了。當德弗札克完成了為兩把小提琴、以及一把中提琴的弦樂三重奏之後, 他才發現, 他可能太過高估那位學小提琴的化學系學生。那首弦樂三重奏對他來說實在是不容易, 於是, 德弗札克就把第二小提琴的部分簡化, 改寫成為鋼琴和小提琴的二重奏。不久以後, 這部作品就由德弗札克本人演奏鋼琴, 小提琴家翁里契克擔任首演, 也就是「四首浪漫小品」。豐富動聽的旋律,兼具優美和熱情的風格,讓這部作品十分受到小提琴家以及愛樂者的喜歡。

第一曲 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降B 大調,4/4 拍,三段體。附標題為<抒情短歌>,小提琴把抒情婉轉的旋律,表現得十分動人, 一聽就會感受到一股浪漫的氣氛。音樂起始的樂句, 以捷克或斯拉夫民族音樂特徵的音型-上行3 度, 作為開始。

第二曲 莊嚴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d 小調,2/4 拍,迴旋曲式。附標題為<奇想曲>, 是一首舞曲風格小品, 音樂的強弱戲劇性變化和第一首柔美抒情形成強烈對比, 具有變幻莫測的感覺。整首樂曲都用斷音表現, 直到尾奏時才有連音出現。


第三曲 熱情的快板(Allegro appassionato), 降B 大調, 4/4 拍, 迴旋曲式。附標題為<浪漫曲>,和第一首一樣,是發揮小提琴浪漫歌唱性質的樂曲, 但具有更熱情的色彩, 小提琴奏出如歌似的熱情旋律與鋼琴之間流動交織吟唱著。


第四曲 甚緩板(Larghetto), g 小調, 9/8 拍, 二段體。附標題為<悲歌>, 小提琴奏出充滿哀愁的曲調, 鋼琴聲部也在樸素的對位法上奏出纖細的琶音音型隨著豐富的和聲進行變化, 流暢的貫穿全曲。小提琴如同嘆息般的與鋼琴纏綿娓娓道出哀愁曲調。本曲是四首小品中藝術性最強的樂曲, 小提琴的下行音型, 具有嘆息的意味, 具足了「悲歌」的風格。此曲式四曲中的壓軸之曲, 雖然演奏時間最長, 但卻沒有冗長的感覺。
2020-08-20 23:46 發佈

這是我買的第一張古典CD,當初並沒有聽古典音樂的習慣,只是去唱片行沒有買張CD很無趣,naxos又是低價位,到現在可能有30年了!偶爾還是會拿出來聽,古典音樂真是不會退流行
Celibidache88 wrote:
這首只有三分半鐘的小(恕刪)


真的很好聽, 可惜短了一點...

另外也很喜歡Du Pre 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盪氣迴腸,每次聽感動不已...
Elliot3925 wrote:
真的很好聽, 可惜短(恕刪)


看到E大提到 Du Pré 演奏張德弗札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巴倫波音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那張唱片我剛好有。但晚上特別想和太太觀賞了一部之前電視上介紹Du Pré 的節目中,講到一部她的傳記電影——無情荒地有琴天《Hilary and Jackie》——,Hilary是Du Pré的姐姐的小名,Jackie是Du Pré的小名。倆姐妹出生在音樂家庭(媽媽是鋼琴教師),從小的感情就特別好,姐姐從小就是個長笛天才,妹妹是個小跟班,後來為了想和姐姐可以一起上台表演,而努力學大提琴,兩個人也常常一同獲獎,拍照時,記者問:「有個天才長笛姐姐有什麼感想?」 Du Pré 勤練大提琴,後來獲獎拍照時,也和姐姐一起拍,換記者問姐姐:「有個天才大提琴妹妹有什麼感想?」Du Pré之後跟名家——英國知名大提琴家和教育家普利斯(William Pleeth)——學琴,琴藝功力大增後開始登臺表演便一炮而紅,週遊各國。反觀姐姐的長笛沒有很大的進步,考音樂學院失利,但遇到了一個愛他的先生,便結婚到鄉下過著幸福的日子。Du Pré後來也跟巴倫波音共結連理,這對樂壇的金童玉女到處演奏,後來因Du Pré覺得巴倫波因是因大提琴而愛她,而跑回英國鄉下跟姐姐住,精神狀況便不太正常,甚至企圖自傷來讓姐姐答應出借丈夫跟Du Pré睡覺。姐姐最後還是不忍,而答應了。因此姐妹的感情生變,姐姐把Du Pré趕走。Du Pré還是過著到處演奏的日子,直到她最後患了多發情硬化症,丈夫也離她而去。最後奄奄一息在病榻上,在姐姐的懷裡去世,得年42歲。

這部電影的主旋律是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85(Elgar: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 85)。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艾爾加最後的管弦樂鉅著,結構簡約,音調深邃、響亮而感人肺腑,加上莊嚴且充滿哀思的獨奏旋律,觸動無數樂迷,是有史以來最負盛名的大提琴樂曲之一。艾爾加在1919年創作這首作品的時候,歐洲大陸剛飽受大戰的蹂躪,使他變得相當焦慮。他在德國有許多朋友,兩國因戰爭交惡令他甚爲傷感。在此情緒下,他開始撰寫大提琴協奏曲,首演在同年10月27日舉行,由他本人親自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出,薩蒙德(Felix Salmond)擔任獨奏。

劇中的Du Pré演奏這曲時,感人肺腑、盪氣迴腸,加以電影結局,太太說:「真是令人揪心。」
推廌聆聽版本:巴畢羅里指揮倫敦愛樂交響樂團演出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由Du Pré大提琴演出(原本1965年的唱片封面不是這個)


註:是這個封面,抱歉有點小。
du Pre錄製有名的大提琴協奏曲有不少, Haydn, Schumann, Saint Saens, Dvorak, Elgar等都有,但若讓大眾票選,應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Elgar這首,尤其是曲中情緒轉折的部分, du Pre處理得讓人如癡如醉!

Dvorak的大提琴協奏曲有名的錄音實在太多了,幾乎你能夠列出名子出來的大提琴家幾乎都錄製過,很難選最佳版本. 不過如果真的要選最具代表的大師演奏,我選Rostropovich跟卡拉揚與柏林愛樂合作的那一張,這個版本最具大師們的風範!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也是名盤不少, 我個人會選傅尼葉與馬友友的錄音. 馬友友本人就錄製三次,我個人最喜歡第一次的錄音.

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錄製的名家也是如雲,一般人也都喜好傅尼葉與馬友友的錄音. 不過我個人喜歡Menses與Pressler的錄音. 很有代表性,只是這個版本比較不容易找.

海頓的兩首大提琴協奏曲真的很不容易選,各個大提琴家各有專長. 不過在梅紐因指揮用Stradivari小提琴拉奏韋瓦第四季的名盤當中有收錄一首海頓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是由Robert Cohen拉的,這是我聽過最有精神,最虎虎生風的海頓大提琴,而聽眾也給予如雷的掌聲!

至於舒伯特的Arpeggione奏鳴曲我已經不管誰演奏的了,因為舒伯特的旋律實在是太美,誰拉的都讓人陶醉!
Monte920 wrote:
du Pre錄製有名(恕刪)

.
賈桂林杜普蕾 的 全部錄音演奏 CD 我幾乎 全收藏了(含電影專輯 狂戀大提琴 , 杜普蕾之無情荒地有情天 . Hilary and Jackie) . 不管是 單片發行 , 或 整套 17片套裝 . 或 大師遺音琴韻 4 片套裝 都在架列 .
杜普雷 最最有名 被美國 發燒音響 TAS列榜 你一定要收藏 艾爾加 大提琴協奏曲 . EMI CDC747329-2 巴畢羅里 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1965/8/19錄音 . 杜普蕾因這片錄音唱片的發行 而 名震江湖 .
https://www.amazon.com/Elgar-Cello-Concerto-Sea-Pictures/dp/B000002RX7/ref=sr_1_23?dchild=1&keywords=Elgar+%3A+Cello+concerto+in+e+minor+op.85+DUPRE&qid=1598343131&sr=8-23
.
而 德弗札克 大提琴協奏曲 最有名 你必收藏的是 美國 發燒音響 TAS 列榜 :
史塔克Starker 演奏大提琴 杜拉第 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美國 Mercury唱片 432001-2 .
論演奏 傅尼葉版 與 羅斯卓波維奇版 皆佔有重要地位 . 不過 論起錄音 則非Starker版莫屬. 這版本 大提琴的凝聚而又真實的擦弦質感令人著迷 , 另外伴奏樂團的層次亦非常清晰 .
日本唱片藝術名曲名片300 就推薦 傅尼葉版 DG 423881-2 賽爾指揮 柏林愛樂 . 傅立葉演奏 強而有力黏度又夠的大提琴 , 貫穿整曲的是透徹 , 洗鍊的聲音 .
英國 企鵝 則給了 三星帶花的推薦 羅斯托波維奇 大提琴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 的版本 . DG 447413-2 . 二者都是名人大師不能說是合作無間 , 而是有點形成對抗的局面 , 然而 無論是卡拉揚刻意展現宏大的張力 , 或 羅斯托波維奇 表現 名人技藝的面貌 , 都是列入珍藏級之列 .
.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日本唱片藝術名曲名片300 就推薦 卡薩爾斯 大提琴 的演奏 EMI CHS 760127-2
而 英國 企鵝 則給了 三星帶花的推薦 羅斯托波維奇 大提琴 EMI CDS5 55363-2 .
.
海頓的兩首大提琴協奏曲真的很好聽 .
.
世界三大大提琴協奏曲
1.德弗札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Dvorzak :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 op.104
2.海頓第二號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Haydn : Cello concerto no.2 in D major HobVIIb-2
3.舒曼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Schumann :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29
再加上
4. 艾爾加 E小調 大提琴協奏曲 Elgar :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
5. 海頓第一號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Haydn : Cello concerto no.1 in C major HobVIIb-1
.
我全收藏 數版本 .
Benpli wrote:
史塔克Starker 演奏大提琴 杜拉第 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美國 Mercury唱片 432001-2


史塔克這張我有,1962年用電影原聲帶錄製,錄音雖然老,但電影原聲帶的磁帶寬,對類比錄音而言很重要,因此音效佳. 不過近幾年有不少近起之秀,用的是最新的DSD所錄製的SACD, 音效更棒! 只是他們錄製的歷史經典性還有待考驗.

另外不要忘記了Vivaldi做了27首大提琴協奏曲(還沒有把雙大提琴協奏曲等算進去), 有好多首都非常棒. 雖然很多是音樂學生時期拉的,但真正要拉得好很難. Fracesco Galligioni錄過全集,但我嫌它的錄音有點尖(2015新錄音). 其他人的錄音則是選集, 各有所長, 連馬友友都用巴洛克大提琴錄過一張Vivaldi, 也還算不錯.
Monte920 wrote:
Vivaldi做了27首大提琴協奏曲

.
沒錯 . 韋瓦第 獨奏 大提琴協奏曲 共有 27曲 .
而 二重奏 大提琴協奏曲 也只有 一首曲 RV531 g 小調 .
.
一般大家用較多的篇幅 在談論 韋瓦第的 小提琴協奏曲 .
韋瓦第 獨奏 小提琴協奏曲 共 創作了 220 曲 .
二重奏小提琴協奏曲 創作了 25 首曲 .
.
其他樂器 創作較多的 獨奏協奏曲 是
長笛協奏曲 13首曲
雙簧管協奏曲 19首曲
低音管 協奏曲 37首曲
.
曼陀林 , 魯特琴 協奏曲 都非常好聽 .
韋瓦第 的 聲樂曲 也很棒 . 大家熟知的 光榮頌 D大調 RV589 .
.
我非常喜愛 收藏 韋瓦第的 作品演奏錄音 光 "四季" 我收藏近100個版本 .
DECCA 有出 "韋瓦第作品集 Vivaldi masterworks" . 28CDs 片 .
.
有一陣子 台北愛樂電台 多位 主持人 很喜愛 播放
Recomposed by Max Richter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馬克斯.李希特 : 重譜韋瓦第 "四季" 也很特殊蠻好聽 . 很瘋迷 .
youtube 搜就有 影音 .
DG 0289 481004 46
DG 有二個發行版本 . 我都收藏了(佳佳唱片 購得) . youtube 也有 .
還有韋瓦第的歌劇, 據聞總共有94部歌劇, 但大多失傳,到目前為止總共恢復了約40部,還不到一半.

我個人有他的六部歌劇. 在聽多了威爾第,普契尼的浪漫時期歌劇之後, 回頭過來聽這些巴洛克時期的歌劇也是挺有意思的. 他的樂器規模當然小很多,但這更考驗演唱者的功力, 同時小型樂隊的演奏功力也因此不能馬虎混過. 而浪漫時期的義大利歌劇喜歡花腔女高音,但巴洛克時期的主角反而是比較偏重女中音,這也是很有意思的差別.
Monte920 wrote:
巴洛克時期的主角反而是比較偏重女中音

.
那你就 不能不 想到 巴托莉 Cecilia Bartoli . 那花腔的唱腔 真妙絕了 .
我收集了 10來片 她的 CD .
youtube 搜 看了 她的唱腔 表情 , 真是 .....
DECCA 483 4475 "Cecilia Bartoli Antonio Vivaldi"
這片 真太棒了 好聽無比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