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郎朗在古典音樂人的心目中評價不高?

一位主修鋼琴演奏的朋友告訴我,郎朗的成功在於誇張的秀味及商業的行銷,音樂的本質內涵在圈內評價不高,各位音樂達人的看法如何?
2010-01-04 1:17 發佈
Behonest wrote:
一位主修鋼琴演奏的朋友告訴我,郎朗的成功在於誇張的秀味及商業的行銷,音樂的本質內涵在圈內評價不高,各位音樂達人的看法如何?

卡拉揚對話錄裡有一段話大概是這樣說的

『如果要聽信世人讚美你的話語

也要欣然接受世人對你的批評』

如果想要跟"卡拉揚"同樣留名
就得準備好跟卡拉揚承受同樣程度的毀譽參半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這年代那個成功的藝人沒被包裝與行銷, 反正老中沒有幫人提皮箱就該死, 這是那些自己為是的人內心的OS

Behonest wrote:
一位主修鋼琴演奏的朋友告訴我,郎朗的成功在於誇張的秀味及商業的行銷,音樂的本質內涵在圈內評價不高


這種話聽聽就好,如果真的沒有實力

能當上駐柏林愛樂的鋼琴家嗎?

不過在臺灣確實評價是不高

感覺他也是蠻有實力的 不過他長得很像nono 看到一整個覺得好笑 有人這樣認為嗎
我就是不喜歡郎朗的人

但是我是幾年前看的

不知道他改了沒

那時候他動作誇張到干擾我對音樂的欣賞

演奏技巧,我覺得我沒資格評論

大陸的樂友有人給他華而不實的評價

我心中是認同的
星期六看了HIHD的慈善演出,彈奏的感覺還不錯,只不過彈奏時的動作有點誇張,誇張到不會聽古典樂的老弟都很期待他有更跨張的演出XD
DG最近推好幾位大陸的鋼琴家,郎朗,李雲迪...
應該是看重大陸市場吧,
當初在上海時,在上海音樂學院附近有盜版古典CD可買,
很多冷門曲目都買得到,
如Ashekanazy談彈Shostakovich 23 preludes/fugues,
意謂大陸確實有市場,
動機不單純是音樂的欣賞,還有其他價值的關聯.
不過技巧是一回事,音樂是一回事,
誰說A.Schnabel來的:
"not just a pianist but a musician".
沒買過這些人的CD, 還是省些時間聽聽Pollini.
我覺得一些演奏家演奏時會有些身體上的律動蠻正常的
像之前去聽麥斯基演奏會時
就會看到他隨著音樂晃來晃去的樣子
還蠻有趣的,也不至於影響他的演出水準

但我之前去看郎朗現場
我總覺得,他的律動真的有點誇張
不知不覺就讓我有種矯情做作的感覺
連帶著我也不覺得他的演奏有多好聽了
其實我覺得郎朗的問題並不在於他誇張的肢體語言或過度商業化,而是他的演奏缺乏內涵及深度.郎朗技

巧精湛無庸置疑,但對一個愛樂者來說,音樂家是作曲家樂念及情感的傳遞者,如何忠實詮釋作品的內涵,

又充分展現個人技巧與風格,讓人從演奏者的詮釋中得到感動才是最重要的.郎朗的琴音乍聽或許美妙,

但細品之下卻無一值得咀嚼回味的音符,只覺華麗卻無味.如同Amazon網站上某位國外網友所說的"好琴

音不足以構成好音樂".或許這與他學琴的背景有關,棒頭下練出來的技巧可能是缺乏情感與內涵的元兇.

個人一直覺得必得熱愛音樂才能演奏出好音樂,作品才有靈魂.......郎朗指下的音符,至今仍無法令我

感動........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