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dwig van Beethoven Klavierquartett C-Dur, WoO 36, Nr 3啟程前的練習,貝多芬14歲的作品,省吃儉用,素材又拆到有正式編號的op2, 1號和3號鋼琴奏鳴曲。這種和海頓相似節省素材的個性,也成了個人音樂風格,就是發展,發展,發展。莫札特素材使用方式偏向無限揮灑。
突然想到友站有幾個類似主題串都累積了相當多的篇數內容,應有參考的價值...信手拈來盡是好音樂,繼續再聽10年、20年,甚至更 ... .... 久!買買買! 你買了什麼唱片,為什麼買?那一天不小心買到一箱黑膠唱片以上三串停更一段時間了, 以下這串仍存活每日一點歌
海頓作品編號系統實在很惱人,一下子hob(Hoboken), 一下子FHE, 一下子op, 交響曲通常又是直接幾號。鋼琴奏鳴曲如naxos的Jenö Jandó 版就出現和別人同號不同曲的狀況,還好,海頓弦樂四重奏世人多數用op編號,溝通較不易出錯。獻給俄羅斯大公(後來俄皇保羅一世)的op 33, 共六首。 op20確立後世弦樂四重奏格局(各聲部各有表現,不再只是第一小提琴與和聲聲部,bonus是海頓少見的賦格)之後十年,再一力作,莫札特非常喜歡,為此也寫下獻給海頓的六首四重奏。scherzo取代menuet從這組作品開始。雖然世稱俄羅斯四重奏,內容是維也納的,不像貝多芬的真的用上俄羅斯素材。Joseph Haydn - The String Quartets (Aeolian String Quartet) op 33 Nr 1- 6 'Russische', Nr 2 (Decca – 478 1267)joke指末章尾巴幾次斷音,玩弄聽覺心理學的遊戲。
Haydn Piano Sonata No. 59 in E flat major, Hob. XVI:49海頓後期的鋼琴奏鳴曲,最初聽到的是顧爾德的版本(Hob. XVI:49是顧爾德少數錄了兩次的曲子),好怪,不過手邊沒譜可對照,多聽幾個版本後,確定怪的不是顧爾德
最近在聽坂本龍一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基本上有演奏板與演唱板(歌名叫Forbidden Colours),為1983年上映的電影"俘虜"中的主題曲(該片台灣當年未上映)。演唱版本的原唱為David Sylvian,但歌聲我不喜歡,Sarah Brightman唱的比較合我感覺。鋼琴獨奏版本交響樂團現場演奏早期版本Sarah Brightman演唱版本(Forbidden Colours)
樓上朋友的提醒,今天聽這張,老一點的發燒友可能人手一張,當年算發燒片吧。Premiere - The Movie Music Collection (by virgin),virgin倒了,cd rip完不知丟哪去,還好,檔案乖乖在硬碟內。滿滿的回憶,關於電影的,或者說是年代(電影內容多數已模糊)。那個沒有網路,沒有第四台,錄影機已出現但算奢侈品不是家家有的年代,進戲院看電影是很普及的娛樂。cd中的電影多數都看過,除了homeboy完全沒印象,Les Modernes有印象但沒看過,其他都看了。
最早聽完整部的莫札特歌劇是 COSI' FAN TUTTE(女人皆如此),服役時在高雄火車站對面的玫瑰(?)買的。蕭提版,沒有特別的理由,包括為什麼是女人皆如此都沒有特別理由,那個資訊不太豐富的年代,只是剛好看到就拿下來結帳,內容會是什麼根本像摸彩。雖然不像費加洛婚禮那麼常聽,從開頭的三重唱就讓人驚豔,一直到結束全無冷場的好聽。無法太常聽,因為劇情太恐怖(結局要改成悲劇太容易了)。費加洛婚禮被修理的是貴族,是他人,旁觀有莫名快感;女人皆如此人人有機會碰得到美到讓人心痛的Un' aura amor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