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愛樂人..,邀您鑑賞歌劇美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PET4RAe6y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JfR8qxXL8g
Shirley Verrett as Dalila "Mon coeur s'ouvre a ta voix"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110513x112010110700286,00.html
美國聲樂家薇瑞特(Shirley Varrett),女高音、次女高音「雙棲」唱出歌劇舞台一頁傳奇,但因黑人的身份出道時在樂界闖蕩隔外艱苦,也隔外受到矚目。這位曾被義大利樂評譽為「黑卡拉絲」的聲樂家,五日因心臟衰竭在美國密西根州安那堡去世享年七十九歲。
 薇瑞特一九三一年五月三十一日生於美國爵士之都紐奧良,她天生音質佳、外型出眾,但是生涯之初,在種族歧視的氛圍下,發展並不容易。
 她在自傳中記載,一九五九年指揮史托科夫斯基邀請她與休士頓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荀白克的《古勒之歌》,結果樂團董事會下令不準讓黑人歌手上台。史托科夫斯基不放棄,最後成功帶著她與費城管絃樂團合作法雅《愛情魔法師》。
 薇瑞特畢業於茱麗亞音樂學院,以次女高音出道,一九六二年她在美國史波雷多音樂節演唱比才歌劇《卡門》大放異彩。一九七○年代,在次女高音的角色外,開始擴充女高音的劇碼。
 一九七三年她在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演出白遼士《特洛伊人》,劇中一人飾兩角,上半場飾演特洛伊女先知卡珊德拉,下半場頂替生病的次女高音路德薇希演出迦太基皇后迪登。一九七六年,她在大都會歌劇院演出貝里尼《諾瑪》中的次女高音角色,六周後,轉任女高音參與大都會在美國的巡演,擔崗劇中女主角諾瑪。
 薇瑞特扮演的著名角色,還包括威爾第《馬克白》中的馬克白夫人。一九七五年她在米蘭史卡拉歌劇院飾演馬克白夫人,演出大獲成功,贏得樂評稱其「黑卡拉絲」。她與指揮阿巴多、男低音賈洛夫合作《馬克白》錄音被視為歷史名盤
今年適逢 Mahler 馬勒逝世100周年,音樂廳將有數場演奏會

愛樂人邀您聆賞~ Mahler Symphony 3 首交響曲
古斯塔夫.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 出生於奧地利
一生創作了11首交響曲,包含未完的第10號與" 大地之歌"交響曲
在古典音樂史上.,肯定是..浪漫後期...最偉大的交響曲作曲家之一

二.~ 最欣賞Concertgebouw Amsterdam音樂廳場景
阿姆斯特丹大會堂管弦樂團 ,這支“古董樂團”位列世界十大管弦樂團之一。在現任
首席指揮馬里斯•楊頌斯(1943生,拉脫維亞人)之前,樂團已經走過了四位大師的時代

1. Mahler symphony No.3 M.Janson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2. Mahler Symphony No.2 'Auferstehung' M.Janson..RCO
3. Beethoven Symphony No.9 M.Jansons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2005

Mahler: Das Lied von der Erde 大地之歌
馬勒 晚年的傑作.,亦是作曲家個人心境的寫照..
這首是給女中音..男高音及大型交響樂團的交響曲
歌詞擷取自貝德格 (Hans Bethge) 的仿作詩
《中國笛》(Die chinesische Floete, 1907),共有六大樂章
..0:50起播送..

一、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 嘆世飲酒歌 (出自:李白「悲歌行」)
悲來乎 悲來乎,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
天雖長 地雖久..,金玉滿堂應不守,...富貴百年能幾何
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須一盡杯中酒.

二、 Der Einsame im Herbst 秋日孤人 ( 錢起)
三、Von der Jugend 關於 青春 (李白) .....大地の歌
四、Von der Schönheit 關於 美 (出自 李白「採蓮曲」)
五、 Der Trunkene im Frühling 醉在春天 (李白)
六、Der Abschied 告別 (出自 孟浩然 及 王維 詩)

Conducted by Leonard Bernstein/Christa Ludwig, contralto
René Kollo, tenor / 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1972

「大地之歌」引含著作曲家本人濃厚的訣別意味,事實上,
1907年馬勒喪失愛女,自己又罹患心臟病,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死亡..
在1911年11月20日這首作品初演時,馬勒已撒手人寰了..
在他有生之年,竟無緣一聽,...令人不勝唏噓啊~!...

Mahler: Symphony No.4
馬勒: 第四號交響曲
Gustav Mahler - Symphony No. 4 - 1st Movement (1/2)

performed by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iener Philharmoniker)
conducted by Leonard Bernstein

Mahler: Symphony No.1, D-dur "Der Titan"
馬勒: 第一號交響曲 " 巨人"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Dirigent: Riccardo Chailly....2009

感謝shang4538大分享! 小弟完全沒注意到今年是馬勒逝世百年~~

馬勒的管弦樂技法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對於人聲的運用也非常有特色,個人非常喜愛他幾部結合管弦樂的連篇歌曲集;其中"兒童的奇異魔號"和他的交響曲也頗有關聯。

以前聽說過馬勒寫"大地之歌"時剛好是他的第九部交響曲(也同時進行"真正第九號"的作曲),為了避開"九"的魔咒故意不用編號... 結果還是在寫了第九號之後難逃一劫,此說不知真假,呵呵~

另一位個人很喜歡的奧地利作曲家是布魯克納,喜歡馬勒的朋友有時也會著迷於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小弟就是),馬勒的第三號和布魯克納的第八號都是小弟百聽不厭的經典之作。

話說布魯克納也過不了"九"的魔咒,就算有"0"和"00"號交響曲在前頭擋著....

自貝多芬以來同樣被"九"纏身的交響曲作曲家還真不少... Schubert, Dvorak, Vaughan Williams..... 抱歉離題了...
---Grusfaux yui Chu, 2007--- *嗯... 小弟既不姓俞也不姓朱,而世上也沒有鶴頸蛙這種生物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